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仲源:美台軍售之外其他互動都可能冷卻

兩岸

楊仲源:美台軍售之外其他互動都可能冷卻
兩岸

兩岸

楊仲源:美台軍售之外其他互動都可能冷卻

2021年01月16日 17:02

中評社彰化1月16日電針對即將入主白宮的拜登政府如何處理特朗普遺留的友台法案。建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楊仲源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對亞太地區局勢已主張「維穩」,可能回到奧巴馬時代「亞洲再平衡」策略,仍會制衡中國大陸,但不會刻意刺激,研判未來美官員訪台頻率會降低,但對台軍售會持續,一來是為美國經濟考量,二來則是藉此達到制中效果。 

楊仲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外交部國會聯絡組」聯絡員、亞太司科員、「外交部」中部辦公室、「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專員等職。 

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簽署包括《台北法案》、《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2020台灣保證法》等友台法案,本月9日又加碼宣佈,將取消美國政府各部門長年以來的對台交往限制。一系列做法是否影響繼任的拜登政府施政路線,外界關注。 

楊仲源表示,要判斷拜登政府的態度,可以從目前拜登個人對亞太局勢的主張,以及其所任用的相關人事來分析。有關於南海、台海等潛在衝突區域的問題,拜登先前受訪時公開表示,將以「維穩」為最高原則,透過與中國等各方的折衝,維持區域穩定。拜登的對台政策,可能呈現「奧巴馬以上、特朗普未滿」的局面。 

他說,拜登既然對亞太地區講求「維穩、與中方折衝」,代表新政府對制約中國大陸的目標不會改變,另外,拜登擬任命國務院前亞太助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出任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Coordinator for the Indo-Pacific)一職,該人為奧巴馬時代「亞洲再平衡」策略的推手,可說是特朗普印太戰略的前身,由此可見,美國對亞太區域的戰略作為仍會持續。 

也就是說,楊仲源表示,拜登即便會適度修正對華政策,將過去特朗普極端的反中路線進行調整,美中的合作空間可能增加、關係可望轉圜,但是美中競爭的結構跟趨勢則不可能撼動,所以,拜登政府仍然對中會採取程度上的制衡策略,卻也不會刻意刺激中國。在上述前提之下,拜登對於特朗普任內通過的友台法案,當然不會否決或推翻,同時也不會全面實施,而是會選擇性使用。 

楊仲源說,畢竟特朗普任內通過的友台法案,其實大部分仍建立在美國利益之上,只是特朗普過去是用在打「台灣牌」,獲取政治紅利,拜登則可能用來做務實的美國利益外交行為,其中他認為,拜登最有可能持續推動的就是《2020台灣保證法》,裏面對台軍售常態化的部分。 

他解釋,拜登主張在亞太地區制衡中國,又命「亞洲再平衡」策略的推手擔任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代表拜登並沒有要調整「第一島鏈」的制中方針,而對台軍售常態化,一來可以達到強化島鏈的目標,二來又對美國經濟有好處。事實上,美國對台軍售過去也有很大層面,是為了提振國內經濟做考量,拜登上任後要面對經濟復甦的問題,對台軍售一舉兩得,必然會是拜登延續特朗普法案的動機。 

不過,楊仲源提到,也如同各界判斷的,拜登不會刻意觸怒北京,因此其他諸如美台交往限制的解除,高階美國官員訪台,甚至邀約台灣高階官員訪美等行徑,預料拜登都不會輕易執行,也就是說,未來美台之間除了軍售之外,其他互動都可能冷卻下來。簡單來說,拜登對友台法案的態度就是,務實有利的就沿用,敏感有爭議性的就備而不用,但也不會廢止,因為後續都可能成為拜登制中的籌碼。 

拜登不擔心持續對台軍售常態化,也會激怒北京?楊仲源表示,拜登對台軍售是出於務實的戰略考量,而非如同特朗普的台灣牌意識形態操作,況且美對台軍售的行為都在「一法三公報」的架構範圍內,也不是新鮮事,中方除了表達抗議外,基本上也難以置喙。他認為,拜登此舉不會讓美中關係裂縫加深,畢竟相較於特朗普的行徑,拜登預料會收斂許多,北京應不至於有激烈反應。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