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台能有第二家台積電?黃成梁:恐再等30年

兩岸

台能有第二家台積電?黃成梁:恐再等30年
兩岸

兩岸

台能有第二家台積電?黃成梁:恐再等30年

2021年01月16日 17:43

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學系副教授黃成梁認為,台灣目前只有一座「護國神山」台積電,想養出第二座,得再等30年。(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月16日電台積電晶圓製程一路領先,笑傲全球,被稱台灣的「神山」。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學系副教授黃成梁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大家期待出現第二座「神山」,恐怕得再等30年。 

評估台積電1奈米廠可能落腳高雄嗎?黃成梁指出,高雄缺電又缺水,除非市長從現在開始蓋電廠、蓋水庫,且保證電廠、水庫資源,有一半能供台積電使用,否則要落腳高雄的機會很低。 

黃成梁,台北市人,逢甲大學電機系學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博士。黃成梁在美國求學、工作長達25年,過去在MOTOROLA等公司擔任工程師,目前是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副教授。學術領域包括,半導體積體電路和理論、奈米電子和太陽能、測試和元件模擬等。 

台積電近期成為紅炸子雞,連股價也突破新台幣600元大關,支撐台股在疫情肆虐下保持長紅。 

對此,黃成梁說,台灣政府絕對不會讓台積電外移,一旦台積電出走,那台灣就什麼都沒了。他話鋒一轉說,不過台積電也不敢輕易外移,以產業面來講,台灣有足夠、緊密的聚落支撐,台積電若想到其他地方落腳,光把周邊聚落聚集起來,沒有個3、5年是做不到的。因此,台積電也不想大動作換地方;其次除聚落因素之外,半導體製程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教育程度,也足以供應台積電運用。這些人才能夠精準操作最先進、最尖端的製程,加上台灣政府對台積電非常好,因此台積電也願意把根,留在台灣新竹與台南。 

如何評估當前台灣高等教育,對於半導體產業的人才供給、產業需求? 

黃成梁說,「教育部」每年給各大學的經費,一般大學約佔七成、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僅佔三成,基本上科技大學能夠活下來也算是很不錯的。台灣政府每年提供給台積電最先進、最優秀的人才,每年預估也不過500至1千人上下,而這些新鮮人從台大、成大、清大、交大,頂多再加個中山大學也就滿足了,其他如台科大、北科大的畢業生,再找其他科技類別的公司與工作機會。 

因此想進入台積電是學歷決定一切嗎? 

黃成梁說,應該說是「體系決定一切」,台積電之外也還有很多上中下游的科技公司與工作機會,但頂大的學子,確實比較有機會進到台積電服務。台積電能有今天成就,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台積電的設立。最早是在「經濟部長」李國鼎等人在豆漿店內籌劃而出的,如今走過40多個年頭,台灣半導體產業從80年代一路紮根走過來,才有辦法成為全球首一。 

除台積電外,台灣還有明星產業、企業能達到「神山」的境界嗎? 

黃成梁說,今天台積電不是隨隨便便才有今天的成就,這過程沒有個3、50年是不可能做到全球第一的。除非是非常創新的公司,譬如臉書(Facebook)、特斯拉(Tesla)等。 

為何美國發展半導體也輸給台灣? 

黃成梁指出,因為半導體的投資金額太過龐大,美國企業也沒幾家願意拿這麼多錢來投資、這太過冒險。台積電是幾乎每兩年就投資一個新廠,隨便蓋個廠都要新台幣5千億起跳,摺合美金約150億元,普通企業是不容易投資的。而未來的1奈米廠,恐怕連5千億都蓋不起來,起碼得這個數字「起跳」。 

黃成梁說,半導體在一輪輪的競爭之下,美國半導體公司不得不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全球也只剩台積電、韓國三星與美國英特爾等,但台積電掌握最先進位程,且持續擴大領先地位。 

黃成梁還說,台灣聯電本來快喘不過氣來,但受惠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禁令以及對中芯的制裁,很多訂單便轉來聯電,因此聯電這一波賺的是「機會財」。未來拜登上台後,如果放寬對中國半導體、科技產品的限制,中芯訂單就會回春,聯電這邊較低階的訂單,就會被抽走。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