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現代戰爭離不開制空權,性能先進的戰鬥機是各國幾乎盡全力地追求的。

   輕巧高強的材料,高升阻比的氣動外形,高推重比、耐用和反應靈敏的發動機,探測距離遠的雷達,智能化的數據處理繫統,清晰簡潔的座艙顯示繫統及熨貼的人機工程設計,都是關鍵之處。

    長期以來,蘇俄和美歐相比,人機工程因忽畧而落後,發動機因為材料、加工技術等方面畧有不足而有差距,但在耐用性付出代價後差距不大。在電子技術及數據處理則差距明顯。同樣地,空對空導彈與歐美的相比,亦有所不如。

    按歐洲航空專家的觀點,雷達、數據處理及導彈性能十分關鍵,數字化的關係是四次方。即如果好10%,作戰效果就好46.4%。再加上飛行員的技術和差距,中東幾次戰爭,空戰結果都是用歐美戰鬥機的以色列,戰勝用蘇聯戰鬥機的阿拉伯空軍。

   中國戰鬥機師承蘇聯,與美制飛機空戰佔上風,是飛行員的戰技及作戰意志佔優的結果,具體表現是殲6打下F104、F4幽靈機及高飛1.8萬米的無人機。

   改革開放後,我航空工業與西方有廣泛交流,也引進了一些關鍵技術。尤其是在電子技術、數據處理及人機工程方面,進步神速,時至今日,已與歐美先進技術比肩。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裝機,數據處理及平面顯示技術,智能頭盔等,與西方沒差距,有些方面還領先。材料及加工的進步,使導彈性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唯一尚有明顯差距的,只剩下發動機了。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