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主教山配水庫和另外4個被忽略的舊日築跡 原來極多大隱隱於市

社會事

主教山配水庫和另外4個被忽略的舊日築跡 原來極多大隱隱於市
社會事

社會事

主教山配水庫和另外4個被忽略的舊日築跡 原來極多大隱隱於市

2021年01月22日 18:57 最後更新:18:53

過去數月,主教山配水庫、北角皇都戲院等大型歷史建築,再次引起社會對保育古蹟的關注,更掀起一股本地「考古熱」。到底,香港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築跡?它們各自訴說怎樣的故事?

早前,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清拆工程,意外發現一直埋藏地底的百年水庫建築。這個巨型戰前古羅馬式地下蓄水池,在事件曝光後,旋即備受高度關注。

圖: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糅合19世紀的物料結構及現代化混凝土,記載香港土木工程歷史。(資料圖片)

圖: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糅合19世紀的物料結構及現代化混凝土,記載香港土木工程歷史。(資料圖片)

主教山配水庫正名為「深水埗食水減壓缸」,佔地約4,300平方米,為昔日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計劃之一。其主要建造物料以磚石作為支架,砌成圓拱支撐;而水庫的頂部、牆壁和底部則由混凝土建構。

有專家指,目前配水庫石柱大致完好,且糅合19世紀的物料結構及現代化混凝土,具有歷史與美學價值,同時記載昔日香港土木工程的變遷。特別是,配水庫石材使用較特別的毛石砌切割方法,為古典建築技術,相當罕有。

現時主教山配水庫清拆工程已經暫停,現場築起圍欄,避免巿民進入。而古蹟辦派員到場視察,就配水庫保育方向作進一步研究。大眾最關心的,就是這個昔日社會的見證,會如何保留下來?

圖:新世界獲皇都戲院大廈業權後,稱會保育屬一級歷史建築的前戲院部分。(資料圖片)

圖:新世界獲皇都戲院大廈業權後,稱會保育屬一級歷史建築的前戲院部分。(資料圖片)

另一最近備受社會談論的市區古蹟,是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前身是璇宮戲院,1952年建成,它見證北角曾為「小上海」的繁盛歲月。1959年易手後,發展成為住宅及商用建築,璇宮亦改名為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屹立北角逾半世紀,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在五十年代,曾有不少世界頂級大師或組合在皇都戲院演出,包括英國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與男高音Peter Pears、小提琴家 Isaac Stern、 爵士單簧管大師Benny Goodman與樂隊、日本松竹歌舞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著名女高音費明儀、歌后鄧麗君、粵劇組合「大龍鳳劇團」麥炳榮、鳳凰女等。可惜經歷大火及多年失修,最終在1997年結業,其後改建為桌球室。

除了文藝歷史,皇都戲院的建築亦極具特色,作為現代主義建築物,天台的拋物線型桁架,更獲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喻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設計。不過皇都戲院的歷史價值曾不獲認同,曾只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後來經過民間團體「活現香港」、建築界、保育界人士爭取,闡述皇都戲院的歷史價值,才在2017年獲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

皇都戲院至去年10月再有新進展,新世界發展以47.76億元奪得皇都戲院大廈全部業權,集團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宣佈,就屬一級歷史建築的前戲院部分,啟動保育計劃,包括把皇都戲院重塑為一個表演藝術場所,並復修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鄭志剛更稱會研究,令天台桁架日後成為市民「打卡」熱點。

圖:南固臺「紅屋」有逾百年歷史,是灣仔著名古老大宅。(資料圖片)

圖:南固臺「紅屋」有逾百年歷史,是灣仔著名古老大宅。(資料圖片)

跟皇都戲院同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的南固臺,位處灣仔船街,樓高兩層,外牆以紅磚和和花崗石建成,故又名「紅屋」,內裡設有涼亭、池林和西式陽台,建築風格中西合璧。

南固臺原由本地富商杜仲文所建,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是灣仔著名古老大宅,其後杜仲文將南固臺售予胞弟杜澤文。日佔時期,杜澤文離世,南固臺業權輾轉落入日軍手上,並定為慰安所。日軍投降後,由杜氏後人接收南固臺,於1988年售予合和實業。

當時,合和集團曾計劃將南固臺改作酒店規劃,但未獲城規會批准,大宅自此重門深鎖,加上日久失修,建築變得殘破不堪,反而成為靈探熱點,更傳出連串駭人傳聞。至2018年,合和集團計劃將南固臺活化為證婚場地,但遭區內居民反對,令這座古老大宅被圍封,繼續「與世隔絕」。

圖:金茂坪戲院丟空近30年,且日久失修,更不時傳出駭人傳聞。(資料圖片)

圖:金茂坪戲院丟空近30年,且日久失修,更不時傳出駭人傳聞。(資料圖片)

其實,在九龍秀茂坪亦有一項舊式建築-金茂坪戲院,這間已經結業的戲院座落觀塘曉光街山坡上,由華懋集團持有業權。

金茂坪戲院於1978年代落成,正好屬於港產片的黃金時代,為當時的觀塘和秀茂坪居民提供電影娛樂,以街坊電影院定位;惟後來秀茂坪進行重建,區內觀眾持續流失,於1990年代結業。

金茂坪戲院丟空近30年,坊間傳聞戲院前身為日軍行刑場,亦有傳早年山泥傾瀉意外惹來冤魂,因此不時傳出鬧鬼、拆卸施工意外等「都市傳說」,亦因為戲院荒廢已久,衍生各樣環境衛生問題。

現時戲院仍然空置,只有小部份被改建為倉庫和住宅大廈,加上戲院鄰近民居,不少秀茂坪居民平日途經該處,不難發現其石屎脫落的外牆。雖然,金茂坪戲院並非評級古蹟之一,但其歷史和民間軼聞,早已深入民心。

2013年,華懋曾以兩億元出售戲院,惟無人問津。直至最近,有傳華懋擬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將金茂坪戲院翻新為「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包括重建各式劇場及綠化工程,且看後續有何重建方案。

往下看更多文章

皇都戲院歷史體驗活動 延續經典重現舊香港情懷

2021年04月01日 18:29 最後更新:20:25

懷舊的電影售票處、經典的電影戲票、70年代的大型電影海報,皇都戲院商場「大變身」,時光倒流重現舊香港風貌。

皇都戲院商場「大變身」,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

皇都戲院商場「大變身」,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

新世界發展去年成功取得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大廈業權後,在進行復修動工前,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帶領入場人士進入「時光隧道」,感受當年經典場景,懷緬皇都昔日的故事。

皇都戲院商場「大變身」,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

皇都戲院商場「大變身」,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

這次體驗之旅,大家可以親睹皇都前世今生,由璇宮戲院、「小上海」到皇都戲院;由國際級表演到中西首輪電影,一幕幕歷史片段都活現眼前。參加者還可回顧皇都戲院大廈樓書,以及由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繪畫的70年代電影海報等。其中更罕有展出1978年已故國際巨星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電影海報及節錄,重塑昔日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人文風貌。

戲院劃位紙

戲院劃位紙

新世界發展企業傳訊部文物項目主管楊頴賢表示,為了籌備保育皇都戲院,集團於3年前開始搜集與皇都相關的舊物,是次活動將展出當中逾百件收藏,包括50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多款不同舊戲票,包括超等位、堂座、午夜場、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

戲院員工制服。

戲院員工制服。

皇都天台的拋物線型拱橋式桁架,以另一型式展現出來。

皇都天台的拋物線型拱橋式桁架,以另一型式展現出來。

今次體驗活動亦連結了新一代年青藝術家參與其中,當中包括90後電影海報畫家「無紙用」林嘉恒,以數碼化技術配合年輕人的幽默觸覺,結合皇都歷史和文化元素,創作了多款電影海報,包括於皇都商場外牆,繪畫了一幅「全院滿座」的海報。而資深音樂人黃志淙亦更受皇都保育計畫啟發,親訂見證香港音樂潮流更替的歌曲清單,在現場播放。

是次活動將展出當中逾百件收藏。

是次活動將展出當中逾百件收藏。

當年皇都的電影廣告。

當年皇都的電影廣告。

落成於1952年的皇都戲院 (前身為璇宮戲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戲院,而天台的拋物線型拱橋式桁架,更是舉世無雙的獨特設計,亦是昔日北角「小上海」的歷史見證。新世界集團聘請了國際及本地建築保育團隊,成立顧問委員會,制定全面保育及發展兼備的方案。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眾可以用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眾可以用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Culture for Tomorrow創辦人鄭志剛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眾可以用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他明言,復修後的皇都戲院,將會締造成一個藝術文化的全新地標。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眾可以用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眾可以用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於4月中起,將透過網上提供虛擬導賞,詳情可留意Culture for Tomorrow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