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莫斯科伸橄欖枝失敗 拜登上台就動手 普京大帝對示威黑手極其氣憤

博客文章

莫斯科伸橄欖枝失敗  拜登上台就動手 普京大帝對示威黑手極其氣憤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莫斯科伸橄欖枝失敗 拜登上台就動手 普京大帝對示威黑手極其氣憤

2021年01月25日 16:57 最後更新:17:01

不要光把注意力放在南海,以為美國派艘航母到來很大件事,看來中美還在試探階段,但美俄關係,就比較冰凍。

就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時,俄羅斯普京大帝也要吸吸眼球,在零下20度去泡冷水浴,明擺著要顯示,我68歲的普京,就比你78歲的拜登強。

普京零下20度去泡冷水浴。

普京零下20度去泡冷水浴。

普京也不光是為了鬥氣,他的確覺得,白宮換了主人後,美國將主要矛頭對準俄羅斯,事情就遠沒有這麼簡單了,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正在向他招手,俄羅斯的「至暗時刻」即將來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反映官方態度,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23日的報道,近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就爆發了大規模的非法抗議集會,大批示威者集結在普希金廣場,與俄羅斯警方對峙,雙方爆發了激烈衝突。俄國警方試圖驅散示威群眾,而後者則一邊高聲辱罵,一邊向執法人員投擲硬邦邦的雪團和飲料瓶,現場一片混亂,局勢險些失去控制。

莫斯科普希金廣場,爆發了大規模的非法集會。

莫斯科普希金廣場,爆發了大規模的非法集會。

報道指俄國警方感到為難的是,不少中小學生參加了抗議活動,很難以武力對他們進行驅散,戰鬥民族的屬性受到了壓制。

對充滿強人風格的普京來說,發生在俄國心臟地區的這一次規模不大的騷亂,卻是對他權威的嚴重挑釁,也是對他治國能力和政績的嚴重質疑。因此,俄羅斯政府對此非常重視,並很快就對準了「幕後黑手」。據俄衛星通訊同日的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對美國表達了強烈不滿,要求美國駐俄大使館對此事做出解釋,她惡狠狠地警告稱,「美國外交官將被召見,並向俄方解釋。」

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扎哈羅娃之所以將矛頭對準美國,可不是為了「轉移矛盾」,而是因為美國在這次莫斯科騷亂當中,的確扮演了某種關鍵角色。幾乎就在非法抗議活動爆發的同時,美國駐俄大使館就發佈了消息,要求在俄境內的美國公民遠離集會地點,這點原本無可厚非,但美國大使館卻提前公佈了示威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這就有點「此地無銀」了。而更讓俄羅斯惱火的是,美國大使館還「拋出了示威者湧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

俄外交部憤怒地指控,「這是什麼行為?是發出指令還是指南?」,「集會組織者都沒有發佈這種消息」。言下之意,憑啥美國人就知道示威人群的去向,這還不是「幕後黑手」?因此,莫斯科就認定,這是剛剛組建的拜登政府,給普京和俄羅斯的一個下馬威。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莫斯科非法示威之前,美國就已經開始對俄羅斯動刀了,據俄衛星通訊社19日的報道,美國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切斷了俄羅斯駐紐約領事館的通訊線路。

俄羅斯領事阿列克謝·托波利斯基指出,美國切斷的可不是兩三條通訊線路,而是「數十條電話線路」都被切斷了,而且還是同時切斷的。很顯然,美國的這波操作「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顯然就是對俄羅斯的一次「外交侮辱」,聯繫隨後發生的莫斯科非法集會,很明顯可以看出,此前俄羅斯對美國伸橄欖枝行動,事實上已經失敗了,拜登是和特朗普截然不同的領導人,特朗普剛上台就對俄示好,而拜登上台就是一棒子。

普京也不是善男信女,擅長玩軟硬兼施。他明知拜登不是特朗普,不會對他言聽計從。所以在去年12月確認拜登當選後,他展開一系列行動,包括宣布用700億美元造14隻核潛艇,又在去年年底怒射一波洲際彈道導彈。

但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擺出了願意與美國改善關係的姿態。比如說,1月17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公開表示,拜登執政之後,「俄羅斯仍然對美國敞開對話大門」,並解釋俄羅斯在此時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只是與特朗普政府做一個了結,而不是為了針對拜登新政府,不是要對美國釋放強硬的對抗信號,希望美國不要誤會。以俄羅斯的標準,這些話已算低聲下氣了。

1月21日,俄駐美國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也對媒體表示,「莫斯科希望恢復與美國的反恐磋商」,更稱美國為「夥伴」;同時安東諾夫還公開邀請美國與俄羅斯一起「聯合研制」治療新冠肺炎的制劑。很明顯,俄羅斯非常希望與美國新政府搞好關係,不希望被拜登政府針對。拜登對普京本人一直抱有濃厚的敵意,甚至在與普京的直接會晤後,稱普京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但現在看來,俄羅斯的示好行動還是失敗了,不能說拜登完全放下中國,全力對付俄羅斯,但一改特朗普的政策,將主要的進攻矛頭對準俄國,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全球化智庫近日就刊文指出,拜登上台之後,美國對華政策將「趨於理性」,拜登「尤其想和中國合作」。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指出,俄美關係未來幾年「可能極度冰冷」。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700

往下看更多文章

韓國G8夢想破滅:依賴與失落的背後

2024年04月23日 13:07 最後更新:13:12

韓國總統尹錫悅推行親美路線,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尊嚴以爭取國際認同,特別是渴望加入G7俱樂部。然而,近期韓國遭受重挫,G7峰會在即,但韓國並未出現在受邀名單上,令其G8夢想化為泡影。

韓聯社報道

韓聯社報道

據韓聯社報道,2023年的G7峰會將在意大利普利亞舉行,儘管韓國外交部多次嘗試協商,但未能改變意大利的決定。回想尹錫悅夫婦去年在日本廣島G7外圍會議上的喜悅表情,如今對比顯得尤為諷刺。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對中國而言,G7並非追求的目標,早在1999年至2008年間,中國連續被邀請加入,卻選擇婉拒。相比之下,韓國視G7為提升國家地位的關鍵,期望借此躍升為全球強國。然而,韓國對G8的執著反而使其陷入尷尬境地,失去尊嚴。

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退出G8後,韓國看到了入會希望,但直至2021年文在寅才得以參加G7+N會議。韓國普遍認為,加入G7的最大障礙是日本。今年5月,日本邀請韓國參加廣島G7峰會,一度讓韓國看到曙光。

韓國媒體和政界過於樂觀,甚至有人宣稱韓國在心理上已是G8成員。然而,現實是,韓國連參加外圍會議的穩定資格都未確保。面對意大利的G7峰會,韓國積極爭取,甚至與意大利比較經濟實力,希望能獲得認可。然而,意大利最終並未邀請韓國,韓國的期待落空。

分析指出,G7成員國的選取並非東道國意大利一言堂,真正的決策權在於美國。尹錫悅政府誤判形勢,過度依賴美國,忽視了自身外交策略的重要性。事實上,2021年文在寅受邀,正是因為其親中立場和與日本的緊張關係,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韓國若繼續追隨美國對抗中國,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G8夢想的破碎,揭示了韓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脆弱性。真正的尊重來自於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依附於他人。韓國應反思其外交戰略,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承擔不必要的代價。G8夢碎,是韓國盲目跟隨美國的代價,也是其外交政策失誤的警示。

韓國的G8夢想破滅,反映出其在國際舞台上的焦慮和定位困惑。韓國政府和民眾對G7的痴迷,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對自我價值的不確信。韓國媒體和政界的過度反應,似乎忘記了國家尊嚴不應僅僅依託於外部的認可,而應源於內在的實力和獨立性。

回顧歷史,韓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成就無疑是值得自豪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文化產業影響力巨大,這些成就本應是其自信的來源。然而,過分追求G8身份,反而讓韓國在國際舞台上顯得過於急切,缺乏從容。

實際上,G7的核心議題和成員國組成反映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利益共識。儘管韓國經濟發達,但在全球治理和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仍有待拓展。韓國應更專注於提升自身在全球體系中的實際影響力,如加強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而不是單純追求G7的身份標籤。

此外,韓國應重新審視與鄰國的關係,尤其是與日本的關係。兩國的歷史糾葛和現實競爭不應阻礙正常的外交互動和合作。真正的強韌在於能夠處理好複雜的關係,而不只是尋求外部的接納。

尹錫悅政府應認識到,國家的地位和尊嚴並不取決於是否屬於某個特定的集團,而在於如何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推動和平與發展。韓國應該更加自信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利益和特色的外交道路,而不是一味迎合他國意志。

最後,韓國的經驗教訓對於其他同樣渴望國際認可的國傢具有啓示意義。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貢獻,不應該將自身的價值衡量標準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國際組織。真正的強大來自於內心的堅定和對外交往的智慧。

總結起來,韓國的G8夢想雖破,但不應就此沈淪。相反,這是一個契機,促使韓國反思其外交政策,尋找更加務實和自主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贏得世界的尊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