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歷史長河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翁丁村佤族原始部落 1949年前仍過著刀耕火種生活

2021年02月22日 10:00

「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

擁有超過400年部落歷史的雲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猛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農曆年初三發生火災,導致村內大部份房屋焚毀,被譽為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更多相片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翁丁村老寨,又稱「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現時大約有村民四百多人,多信仰賽瑪教。村落保留了佤族原始的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在 1949年前,該村甚至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著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該村隱秘在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的山谷裏,「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從主路走到村道,路兩側每兩米掛著的牛頭圖騰和映入眼簾連成片的茅草故居,彰顯著這個村落的原始古樸。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村所保留的原始的族建築,是干欄式茅草頂的「叉叉房」,沿襲著上面住人,下面關豬、關牛的生活習慣。據說,還有曾經祭祀使用的人頭樁和牛頭樁,當地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直到1956年才被全部禁止。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生態博物館。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雲南翁丁村早前發生火災。網圖

翁丁村老寨,又稱「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現時大約有村民四百多人,多信仰賽瑪教。村落保留了佤族原始的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在 1949年前,該村甚至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著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佤族村落 (網上圖片)

該村隱秘在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的山谷裏,「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從主路走到村道,路兩側每兩米掛著的牛頭圖騰和映入眼簾連成片的茅草故居,彰顯著這個村落的原始古樸。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佤族房屋 (網上圖片)

翁丁村所保留的原始的族建築,是干欄式茅草頂的「叉叉房」,沿襲著上面住人,下面關豬、關牛的生活習慣。據說,還有曾經祭祀使用的人頭樁和牛頭樁,當地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直到1956年才被全部禁止。

佤族 (網上圖片)

佤族 (網上圖片)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生態博物館。

佤族傳統部落的接待方式很是熱情,他們將木鼓伴奏的佤族迎賓歌唱給每一位來到這裏的客人,因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保留了下來。其後,慕名前來的遊客逐漸多起來,翁丁也開始將傳統的佤族風俗文化傳遞、展示給外面世界的人們。

佤族 (網上圖片)

佤族 (網上圖片)

2015年,翁丁村被列入「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2019年1月 ,翁丁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發展旅遊業,當地政府將大多數村民搬遷至新寨,老寨只留17戶村民看守,部分新寨的村民白天回到老寨「上班」。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