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1年2月24日發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以下為《財政預算案》宣讀內容:

更多相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1年2月24日發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以下為《財政預算案》宣讀內容:

資料圖片

1. 引言

資料圖片

二零二零年經濟回顧

資料圖片

二零二一年經濟前瞻與中期展望

資料圖片

24. 政府已預留超過八十四億元用於採購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目標是在今年內為大部分香港市民免費接種。疫苗接種計劃已於昨天啓動,五個組別的市民獲安排優先接種。政府亦會在本月底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十億元,設立疫苗保障基金。

政府推出「智方便」一站式數碼平台供市民明日下載,此應用程式可支援日後電子針卡服務。(智方便網頁截圖)

支援就業

主席、各位議員、各位市民:

我謹動議二讀《二零二一年撥款條例草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1. 引言

2. 過去這一年,大家都經歷了很不一樣的生活。疫情加 速了經濟衰退,口罩成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家留在家中的時間也許多了,與親友們大伙兒相聚的機會卻少了。這一年成 為了大家的共同回憶。

3. 疫情,讓我們重新認識,全球化不單是經濟發展的動 力,也是對抗病毒與疫情的關鍵。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獨 善 其 身。合力,才能有效擊退這場困擾全球的世紀疫症。

4. 香港在過去兩年幾經波折,國際政治張力損害了出口和市場氣氛,暴力衝擊危害了社會穩定和安全,疫情讓整個社 會及經濟承受多一層的壓力。去年本港經濟負增長百分之六點一,最新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七。特區政府合共投入了接近三千億元提供支援,冀能發揮穩經濟、紓民困的作用。然而,這亦令財 政 赤 字升至歷來最高。

5. 目前,疫情仍揮之不去,經濟還未走出衰退。當務之 急是遏止疫情,全速推進疫苗接種計劃,讓市民生活和工商百 業早日重回正軌,並盡快安全地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間的相互往還。我會一如以往,為抗疫工作全面配備所需的資源。

6.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重點在穩經濟、紓民困,透過逾一千二百億元的逆周期措施,緩解經濟下行及疫情打擊帶來的痛感與壓力,發揮資源運用的槓桿效應,盡力讓市民、打工仔和企業也受惠。同樣重要的,是抓緊未來發展的大方向與新趨勢,策略性地在關鍵環節加強政策引導、措施配合及資源投放,讓香港的產業發展更豐富、多元和互動,並增添新動能。在接下來的章節我會進一步說明。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二零二零年經濟回顧

7. 去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對環球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經濟全年大幅收縮百分之三點五。疫情初期各地政府嚴格限制社交距離,實施大規模封鎖,導致不少主要經濟體去年上半年陷入深度衰退。疫情令外部需求急挫,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在去年第一季按年實質大幅下跌百分之九點七。其後,內地疫情受控,經濟強勁反彈,其他主要經濟體亦在下半年逐步復蘇,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在下半年重拾增長,但全年計仍微跌百分之零點三。

8. 在疫情的威脅下,全球各地實施廣泛的旅遊限制,訪港旅遊業去年絕大部分時間處於冰封狀態,旅遊服務輸出全年大跌百分之九十點五。期內金融服務輸出則溫和增長,但整體服務輸出全年計仍錄得百分之三十六點八的記錄跌幅。

9. 本地疫情反覆,社交距離措施不時收緊,加上就業和收入狀況疲弱,打擊本地消費意欲。儘管私人消費開支跌幅在去年下半年有所收窄,但全年仍顯著下跌百分之十點一。營商前景高度不明朗,投資開支下跌百分之十一點五。

10. 香港整體經濟去年上半年大幅收縮百分之九,第三季稍見改善,但第四季後期至今再受疫情打擊。去年全年合計,經濟收縮百分之六點一,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

11. 勞工市場急劇惡化。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前年第四季的百分之三點三升至最新的百分之七,是接近十七年的高位。疫情籠罩下,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深受打擊,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十一點三,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七。建造業的失業率亦達雙位數水平。年內,住戶收入跌幅顯著。

12. 由於經濟疲弱,消費物價通脹壓力輕微。撇除政府一次性措施的影響,去年全年基本通脹率為百分之一點三,較前年低一點七個百分點。

13. 樓市方面,去年住宅物業市場總體來說大致平穩。商業及工業樓宇價格比前年高位顯著下跌,交投量亦跌至記錄新低。隨着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宏觀審慎措施,以及政府撤銷非住宅物業交易的雙倍從價印花稅,去年後期交投稍為回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二零二一年經濟前瞻與中期展望

14. 隨着世界多個地方已相繼展開疫苗接種計劃,環球經濟有望在下半年起出現比較明顯的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月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反彈百分之五點五。

15. 內地經濟去年初受疫情嚴重衝擊,但疫情迅速受控,加上適時有力的宏觀政策,經濟自第二季強勁復蘇,全年計增長百分之二點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展望今年,雖然環球疫情和中美關係的發展仍有變數,但內地經濟基調良好,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宏觀政策會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以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將有利內地經濟強勁增長。

16. 美國經濟自去年第三季開始改善,隨着疫苗接種開展,加上財政刺激措施和寬鬆貨幣環境的支持,市場普遍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將有較快增長。歐洲經濟最近因疫情反彈再度放緩。不過,歐洲央行自去年底加強政策支持,只要疫苗被廣泛應用,歐元區經濟預料會在今年稍後反彈。若疫情受控,日本及亞洲其他經濟體今年也會明顯復蘇。

17. 美國政府的外交和經濟政策走向受全球關注,對中美關係和經貿的影響尤為重要。各界都盼望雙方的經貿關係逐漸回復正常,以支持環球貿易和商務活動進一步恢復。然而,從過去幾年的發展可見,兩國之間仍然存在不少深層次矛盾,往後仍會維持張力持續、鬥而不破的格局,其變化會影響全球貿易、金融及政治局勢。其他地緣政局及環球公共債務急升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等外圍變數,均須關注。

18. 香港經濟預料今年恢復正增長,但復蘇進程將視乎疫情發展。跨境人流和旅遊活動復元需時,經濟在上半年仍會面對較大挑戰。不過,只要齊心協力控制疫情,社會環境維持穩定,加上預期環球經濟反彈,經濟復蘇動力下半年可望顯著增強。考慮到內外最新形勢,以及財政措施的提振作用,我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百分之三點五至五點五。

19. 通脹方面,外圍價格壓力料維持溫和。本地經濟在連續兩年收縮後,今年整體經濟活動仍將低於衰退前的水平,不會對本地成本構成明顯壓力。我預測今年整體通脹率與基本通脹率分別為百分之一點六和百分之一。

20. 中期而言,香港會繼續受惠於內地的持續發展及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大趨勢,經濟前景正面。國家經濟在「十四五」期間將會繼續提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訂也會進一步推動區內經濟融合。香港憑着「一國兩制」的優勢,發揮獨特的門戶和中介者角色,融入國家新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國家的雙循環發展策略,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將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政府會努力解決土地和人才的制約,推動創科發展,投資教育和培訓人才,並加強與世界的連繫。綜觀以上各項因素,並考慮到經濟今年初步復蘇後,應續見追趕式增長,我預測香港經濟在二零二二至二零二五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百分之三點三,基本通脹率則預計平均為百分之二。

走出困境

攜手抗疫

21. 政府的首要工作是遏止疫情,讓工商百業及市民大眾生活恢復正常。政府去年一月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的高層次督導委員會暨指揮中心,務求盡快按疫情發展制訂相關策略和措施,以達至清零的目標。我在此感謝參與抗疫的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和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的企業和市民。我會繼續在資源上全力配合抗疫工作。

22. 政府致力加強監測檢測力度。為盡早發現社區中的患者並中斷傳播鏈,目前透過不同渠道,每天可為最多約十萬名市民收集樣本進行檢測,而現時香港公私營化驗所每天的實際檢測量已超過十萬次。

23. 政府從「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四十七億元支持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抗疫工作,確保前線醫護人員得到足夠的支援和保障。政府亦額外撥款三十億四千四百萬元,主要讓醫管局設置及營運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該兩項設施分別於去年八月和本月底分階段投入服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24. 政府已預留超過八十四億元用於採購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目標是在今年內為大部分香港市民免費接種。疫苗接種計劃已於昨天啓動,五個組別的市民獲安排優先接種。政府亦會在本月底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十億元,設立疫苗保障基金。

應對疫情

25. 成立「防疫抗疫基金」是為提升香港應對疫情的能力和向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和市民提供援助。基金的項目和上一份預算案推出的各項紓困措施,共涉及超過三千億元,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支持估計高於百分之五。

26. 在考慮政府財政承擔能力後,我會推出以下措施,繼續支持企業、支援就業和紓解民困。

支持企業

27. 為支持企業,我會實行以下總值約九十五億元的措施:

(一) 寬減二零二零/二一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上限為一萬元,全港十二萬八千家企業受惠。有關扣減會在二零二零/二一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十億五千萬元;

(二) 寬減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四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五千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二千元為上限,估計涉及四十二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三十四億元;

(三) 寬免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的商業登記費,讓一百五十萬名業務經營者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三十億元;

(四) 由今年四月起,繼續寬減非住宅用戶百分之七十五的應繳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寬減額上限分別為二萬元及一萬二千五百元,為期八個月,二十五萬個非住宅用戶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六億八千萬元;以及

(五) 由今年四月起,繼續寬減現時適用於政府物業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百分之七十五租金及費用,為期六個月。同一時期內,應政府要求以致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在關閉期間可繼續獲百分之一百租金寬免。政府收入將減少十四億元。

28. 政府多次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並先後推出九成擔保產品及為期一年的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為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或利息補貼,以及推出「還息不還本」安排,讓企業有喘息和復元的空間。至一月底,百分百擔保產品共批出四百二十七億元貸款,惠及超過二萬家企業,涉及二十六萬名僱員。有鑑於疫情已持續超過一年,為繼續紓緩中小企資金周轉壓力,我會把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的申請時限延長至今年底;進一步提高每家企業最高貸款額,由十二個月僱員薪金及租金的總和增至十八個月,上限由五百萬元增至六百萬元;最長還款期由五年延長至八年;以及將「還息不還本」安排,由最長十二個月增至十八個月。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按證保險公司)稍後會公布細節。

29. 考慮到疫情持續影響經濟活動,金管局聯同銀行業在去年五月推出「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並在去年十一月延長計劃六個月至今年四月,覆蓋約十二萬個合資格企業客戶。截至今年一月底,綜合上述計劃及銀行其他支援措施,銀行已經批准約五萬九千宗支援企業客戶個案,涉及金額約七千五百億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支援就業

30. 繼我去年撥款優化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的「特別‧愛增值」計劃後,再培訓局已於今年一月推出第三期計劃,為受經濟影響的兩萬名學員提供培訓和津貼。政府會邀請再培訓局於七月推出第四期計劃,為期半年至今年底,讓兩萬名學員受惠。再培訓局亦會繼續擴闊該計劃的課程選擇,並提供更多網上課程,讓學員在疫情期間遙距學習。

31. 政府計劃擴闊「持續進修基金」範疇,納入網上課程,以配合科技發展及進修模式的轉變,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進修途徑,同時確保有效監管課程及教學質素。政府會就此諮詢業界,計劃於今年九月的新學期開始實施。

32. 在二零二零/二一財政年度,政府透過「防疫抗疫基金」在公私營機構共設立約三萬一千個有時限職位。截至一月底,已有約一萬六千人獲聘。我建議再撥款六十六億元,創造約三萬個不超過十二個月的有時限職位。

紓解民困

33. 此外,我亦會推行以下一次性措施,緩解經濟下行對市民構成的打擊:

(一) 寬減二零二零/二一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一萬元,全港一百八十七萬名納稅人受惠。有關扣減會在二零二零/二一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一百一十四億元;

(二) 寬減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四季的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一千五百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一千元為上限,估計涉及二百九十五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一百一十六億元;

(三) 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一千元的電費補貼。這項措施將涉及約二十八億元的開支,超過二百七十萬個住宅用戶將可受惠;

(四)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二十三億八千二百萬元。在職家庭津貼及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作相若安排,額外開支一億二千一百萬元;以及
(五) 為參加二零二二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開支一億五千萬元。

34. 這次經濟下行周期較長,部分人士面對財政困難,不少人建議設立臨時失業援助金,政府亦已多次闡述不接納建議的政策考量,改以在綜援計劃下設立有時限的特別計劃,援助失業人士。

35. 考慮到疫情令不少基層市民開工不足,政府建議降低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包括把非單親住戶的基本工時要求,由現時每月最低一百四十四小時大幅下降一半,為期一年。如獲財委會批准,最早可於六月起實施。

36. 為使失業人士多一個財政選項,我建議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作為輔助措施,由政府提供擔保,申請人貸款額上限為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六倍,以八萬元為上限。首十二個月只須還息,之後本金連利息最長可攤分五年償還,年利率固定一厘。申請人如按時全額還款,已繳付的利息將全數退還。自由職業人士如證明失去收入亦可申請。政府總擔保額為一百五十億元,申請期為六個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會聯同按證保險公司稍後公布細節。

37. 疫情令市民對環境衞生,包括大廈渠管錯誤接駁及失修的情況,日表關注。我會預留十億元,資助超過三千幢差餉租值不高的老舊樓宇業主進行渠管維修或提升工程。針對無力自行籌組工程的大廈,例如「三無」大廈,屋宇署會運用《建築物條例》下的權力,按風險有序地代有關業主進行工程,他們亦可受惠於資助計劃。

疫後經濟恢復

38.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結構以至市民生活習慣帶來深遠影響,亦為企業經營模式帶來新機遇。要讓經濟在疫後得以恢復,必須對準重點,除了協助企業適應疫後經濟「新常態」,促進消費市場回暖,亦要在海內外推廣香港的優勢。我會在下列章節闡述相關措施。

數碼經濟

39. 不少傳統行業在疫情下加快應用科技,例如數碼支付、智能自助服務系統,以及各種網上營商、客戶服務、工作流程管理等,而網上購物、使用影音串流平台或線上會議軟件,亦成為許多市民留家抗疫時工作、學習及娛樂的新模式。各行各業加速數碼轉型,迎合市民新消費模式及習慣,已成趨勢。企業須善用資訊科技,才能抓緊疫後發展的機遇。

40. 為此,我們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已推出「遙距營商計劃」,資助企業的資訊科技方案及僱員培訓開支。計劃自去年中推出以來,反應踴躍,總資助額接近八億元。我們其後再增撥十億元繼續推行計劃,並提出優化措施。

41. 疫情的挑戰亦催化了本地的創科發展,不單推動企業研發產品或創新服務,也提供應用場景。應用於家居隔離的電子手環及電梯的「無觸式」按鈕面板,便是其中的好例子。政府會繼續透過「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科技券」、「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等,支援企業或生產商將研發成果實踐和商品化、使用科技服務提升生產力或業務流程,以及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讓它們更好把握新經濟下的機遇。

42. 我會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起,分三年向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撥款合共三億七千五百萬元,資助開發虛擬平台以增強舉辦線上活動的能力及進行數碼化。此外,貿發局亦會推廣香港在大灣區發展及醫療產品和服務的優勢。為向青年人提供更多推廣設計作品的途徑,貿發局會研究利用其商業對消費者(B2C)的實體及網上平台,協助青年創業人士推廣原創產品及測試消費者喜好。

43. 疫情亦令政府加快推動電子政府的工作,包括提供更多電子服務,方便企業及市民提交申請、付款、領取牌照及使用政府服務。所有政府表格和牌照申請,除非受法律或操作因素局限,於明年中可採取電子方式提交。此外,大部分政府帳單及牌照的相關繳費亦會於明年中起配備電子支付選項(包括「轉數快」)。

政府推出「智方便」一站式數碼平台供市民明日下載,此應用程式可支援日後電子針卡服務。(智方便網頁截圖)

政府推出「智方便」一站式數碼平台供市民明日下載,此應用程式可支援日後電子針卡服務。(智方便網頁截圖)

44. 「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已於去年底推出。金管局正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研發企業版的「智方便」數碼身分認證平台,透過電子渠道認證企業身分。隨着各項電子政府服務廣泛採用「智方便」,市民將可選擇以電子方式取得其儲存在個別政府部門的資料,並用於向金融機構以電子方式申請服務。此外,金管局早前已公布研發「商業數據通」,讓商業服務營運商可在其企業客戶的指示及同意下,透過該數據交換平台向金融機構提供客戶數據,以協助客戶申請服務。

45. 為推動法律科技的發展,我在前年預算案中預留資源支持非政府機構發展網上爭議解決及促成交易平台。項目已獲得撥款一億元,並會在今年開始逐步推出談判、仲裁、調解及網上培訓等服務,以及分階段開發翻譯和智能合約等其他服務。政府今年會積極研究發展「香港法律雲端」,提升本港在專業法律服務的優勢和地位。

46. 面對目前的特殊環境,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適時為市場注入動力,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經詳細考慮,我會向每名合資格的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五千元的電子消費券,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預計措施可惠及約七百二十萬人,涉及約三百六十億元財政承擔。政府會物色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計劃,並會盡快公布計劃細節。

47. 我會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十五億元,分階段擴大資助地域範圍,由二十個經濟體大幅增加至三十七個,以涵蓋所有與香港已簽署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經濟體,並將每家企業的資助上限由四百萬元提高至六百萬元,支援它們充分利用投資協定提供的更佳保障,發展更多樣化市場。

48. 受疫情嚴重打擊,本港旅遊業陷於停頓。除已向旅遊業提供近二十六億元的財政支援,我會預留總數達九億三千四百萬元提升旅遊資源,當中一億六千九百萬元用作繼續開展本地文化、古蹟和創意旅遊項目,例如「鹽田梓藝術節」及「城市景昔」等,並會繼續改善行山徑的設施,以開拓更多綠色旅遊資源,為市民及旅客提供豐富的歷史文化及旅遊消閒體驗。

49. 我亦會預留七億六千五百萬元,支持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重振旅遊業的工作。旅發局相繼推出「旅遊·就在香港」和「360 Hong Kong Moments」等推廣計劃,以帶動本地氣氛和消費、在客源市場進行推廣和保持曝光,並會在跨境旅遊陸續重啓時,推出「Open House Hong Kong」平台,促銷優惠吸引旅客。旅發局亦正全面審視在疫後新常態下香港旅遊的長遠定位,制訂適切策略,帶動旅遊業復蘇。

50. 在保障公共衞生的大前提下,政府將考慮恢復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的羣組聚集限制,幫助旅遊業爭取營運空間。政府會和香港有密切經貿關係和疫情相對穩定的地區就「航空旅遊氣泡」進行商討及作出安排。

51. 除以上各項措施外,我亦會投放額外資源改善郊野公園、提升康樂設施及優化海濱等,既可在疫後為市民構建優質生活,亦有助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我會在稍後章節詳細闡述。

52. 待疫情進一步緩和,政府會推出大型的海內外宣傳推廣活動,向全球多角度展示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在金融、創科、文創、旅遊等方面的不同面貌,以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吸引企業、投資者及人才來港發展。投資推廣署及政府駐外辦事處會加大力度推動相關工作。

53. 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國際,多年來發揮制度、人才和國際網絡等優勢,配合國家不斷演變的需要,以不同形式扮演國家與世界的橋樑,一方面貢獻國家發展,另一方面推動自身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在鞏固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用好「一國兩制」給我們的優勢,才可繼續發揮以至增強我們在這方面的角色。

54. 過去兩年香港受中美關係惡化影響,又經歷社會事件衝擊和疫情肆虐。然而,我們不應因這些挑戰而削弱對未來的信心,反而要總結經驗,對發展大勢作出正確的研判。

55. 第一,世界正經歷百年未見之大變局。經濟重心正在由西向東移,政治格局亦起了微妙變化。國家的綜合國力大大提升,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蓬勃發展。但單邊主義近年興起,加上部分西方國家對香港的發展抱有誤解,為我們增添困難。疫情增加了各國對安全發展的考慮,或令保護主義進一步升溫,一些國家鼓勵以至要求企業遷回本國,影響全球產業鏈的發展和佈局。

56. 第二,世界正面對科技變革帶來的顛覆,對個人生活、企業生產和營運模式、經濟結構和發展前景,以至國際形勢都有深遠影響。疫情亦加速企業運作模式和個人生活習慣的轉變,善用數碼科技不但成為企業有效經營的要素,更是防疫抗疫、保障市民安全健康的關鍵。在科創領域能否領先,將會決定一個地方的成敗。

57. 第三,綠色發展是全球大趨勢。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已不能坐視不理。國際社會普遍認同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當中牽涉的範疇既廣又新。政府須有願景和決心、市民須建立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業界須研發和使用嶄新科技及推出高效產品,並須有金融支援等配套服務。

58. 第四,專就香港而言,我們在不同階段經歷不同變化,但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始終如一。我們享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在國家的發展大局中角色獨特,無可替代。

59. 香港與世界有深厚廣泛的連繫,會繼續是內地和國際社會之間經貿交流的重要平台。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實現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這些支持可讓香港進一步發揮優勢和潛能。我們必須以優勢產業為載體,加強拓展國際經貿空間,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60. 香港在多方面有顯著的功能角色,是國際資金和人才匯聚,以及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對接的地方。另外,香港也是國家推動金融業改革開放(如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田和防火牆。在國家雙循環的發展策略下,只要發揮好門戶、跳板和中介人的獨特角色,香港定必有更亮麗的發展。

61. 香港可憑藉近水樓臺的優勢,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參與國家內循環的建設以獲取龐大商機。香港作為國際都會,連繫世界,可助力國家外循環的擴展,同時也令香港的國際金融、商貿和總部中心的地位更形鞏固。

62. 面對單邊主義抬頭,我們更要積極推動多邊主義,克服屏障,加強香港的國際連繫。我們要進一步擴闊香港的國際經貿、投資和稅務協議網絡。香港和東盟的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最近已全面生效,去年十一月,國家與十四個經濟體簽署了RCEP。我們正積極爭取香港成為第一批在協定生效後加入的經濟體,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市場,促進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

63. 從產業角度看,香港在金融、創新科技、綠色經濟、空運、供應鏈管理和專業服務等範疇都大有作為。金融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香港是領先的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國際融資平台、保險和風險管理中心、離岸人民幣樞紐,能幫助內地企業籌集資金,亦為內地資金提供出路、控制風險,並協助內地安全有序地推進金融開放,以支持國家的實體經濟發展。我們要繼續強化香港在環球金融的領導地位。

64. 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有不少優勢,包括頂尖的基礎科研力量、知識產權保護、對全球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一流的金融配套服務等。近年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推出不少優惠政策,亦獲得國家支持。只要我們能夠善用優勢,與大灣區內擁有先進製造業的兄弟城市協同發展,便能組成貫通上、中、下游的創科產業鏈,將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為香港經濟開拓新增長點。

65. 在追求優質生活的今天,減碳減廢、綠化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等,都已成為社會共識。國際社會包括國家和歐盟都已把達至碳中和視為重要發展目標。綠色經濟和其他產業,包括創科和金融,有很大協同效應。香港日益蓬勃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服務,可助力國家和本地的綠色經濟發展。

66. 香港是國際級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心。完善的航線網絡、高效的機場和簡易快捷的清關程序,令香港的空運業在世界首屈一指。未來我們將努力完善多式聯運,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全球通達性。這不但能便利大灣區把貨物出口到海外,也能從世界各地進口優質產品,以滿足內地民眾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科技已顛覆貨物供應和消費需求的互動關係,香港在高端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前景廣闊。

67. 國家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對各類專業服務包括法律、會計、建築及工程管理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些範疇正是香港所長。香港的專業人士既可在市場大展所長,也能促進內地相關行業標準與國際對接。

68. 除了上述產業,網絡世界對文化和創意元素的需求亦不斷增加,我會增撥資源促進文化和創意產業發展,讓青年人有更多就業和創業機會,發揮潛能,實現夢想。

69. 正如剛才所述,大灣區是香港參與國家經濟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無論是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的協同合作,以至市民在大灣區內的生活便利及安居置業,都需要制度和政策上的不斷創新,務求令資金、人員和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更為暢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已正式成立,使政府更有力地統籌、協調和推動大灣區建設的各項政策和措施,並提高社會各界對大灣區建設的了解和認識。政府亦透過不同計劃,協助港商及青年人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

70. 國家已就「一帶一路」倡議與約一百七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政府會繼續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為「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提供融資服務,推動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界在國家於海外建設的經貿合作區開拓業務,並與相關內地企業和行業協會建立聯繫,共同開拓新市場,鞏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首選功能平台和重要節點的角色。

71. 全面及優質的金融服務在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香港金融服務業的附加值佔二零一九年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一,就業人數由二零一八年佔總就業人數的百分之六點八上升至二零一九年的百分之七點一。香港一直是內地企業境外融資中心,亦是國際資金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渠道。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可相互補充和促進。

72. 去年滬深港通南北雙向成交總量增加超過一倍,互聯互通運作暢順。香港在國家雙循環策略中可以作出更積極貢獻。財庫局已與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研究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的經濟及金融發展和國際投資者的需求,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制訂發展藍圖目標,提出具體方案和措施,並與中央溝通,爭取支持。

73. 因應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會繼續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鼓勵機構作相關投融資及認證,並吸引全球頂尖機構和人才來港提供相關服務。我們會與金融業界和相關持份者,攜手推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去年底公布的策略計劃,善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促使資金推動區內的可持續項目,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

74. 我們於上個月成功發售第二批總值二十五億美元的政府綠色債券,當中的三十年期債券更是特區政府迄今發行年期最長的債券,也是亞洲至今年期最長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債券。我們計劃定期發行綠債,並會擴大「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規模。我們建議將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二千億元,讓我們可以於未來五年,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一千七百五十五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這也讓我們有更大的空間嘗試擴大綠債發行的幣種、項目的種類和發行的渠道,進一步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的生態。我們亦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讓市民參與。

75. 政府先前推出的「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和「綠色債券資助計劃」將於今年中屆滿。我們會整合兩個計劃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計劃為期三年,金管局稍後會公布詳情。

76.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本港債券市場持續增長,債券發行總額在除日本以外亞洲地區排行第三。我將領導一個策略小組,成員包括財庫局、金管局、證監會、保監局,以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為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建立路線圖,強化債券市場的功能。 鞏固市場基礎建設

77. 我們會提升本地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entral Moneymarkets Unit)(CMU系統)的效率和容量,並引入新功能,應付「債券通」北向交易下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同時支持將來開通南向交易,為內地投資者提供風險可控的渠道參與本地及海外債券市場。我們長遠會將CMU系統發展成亞洲以至國際主要的中央證券託管平台。 「債券通」的發展

78. 「債券通」以達致南北雙向交易為目標。落實「債券通」的南向交易將更便利內地投資者作多元化資產配置,也為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機遇。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已成立工作小組推動「債券通」南向交易,爭取在年內開通。 零售債券市場

79. 鑑於環球低息環境將會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少市民特別是長者追求穩定而可靠的投資回報,我們計劃在本年度繼續發行不少於二百四十億元的銀色債券和不少於一百五十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我們建議將政府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由二千億元提升至三千億元,以便有足夠空間發債,達致持續發展債券市場的目標。此外,亦會將合資格認購銀色債券的年齡由六十五歲降至六十歲。

80. 我們致力推動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基金)市場的發展,加強香港作為首要集資中心的功能,同時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及回報較穩定的投資機會。為鼓勵更多房託基金在香港上市,未來三年獲證監會認可並在香港上市的合資格房託基金將獲資助其付予本地專業服務提供者費用的七成,上限為每隻基金八百萬元。證監會稍後會公布詳情。

證券市場

81. 雖然外圍環境充滿挑戰,去年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一千二百九十五億元,較前年上升百分之四十九;同期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三千九百七十五億元,較前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七,其中內地企業的集資額佔超過九成。香港不單是國際首選的集資平台,更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中心。新上市制度實施至今已有四十三間公司循該制度在港上市,合共集資超過四千二百億元,佔期內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約四成,總市值更超過十一萬億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約四分之一,包括十間「中概股」回歸作第二上市,以及三十一間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我們早前修訂上市制度的努力,漸見成效。

82. 港交所會檢視整體第二上市制度,包括非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中華公司是否需要屬創新科技公司,才能透過新設立的渠道在港作第二上市,以及它們相應的市值要求。港交所會在稍後諮詢市場。

83. 「互聯互通」計劃擴大香港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亦配合國家的金融發展策略。我們會爭取繼續擴容,包括逐步納入ETF等不同資產種類,以及擴大合資格的股票範圍。隨着國際投資者透過「互聯互通」計劃加大參與A股市場,利用A股指數期貨對沖風險的需求日益增加。港交所會加緊預備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合約的工作。

保險及國際風險管理中心

84. 我們正進行一系列立法工作,爭取在下月底前為包括海事及專項保險在內的合資格保險業務提供利得稅率減半優惠;利便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擴大專屬自保保險公司的可承保風險範圍;以及優化集團監管框架。我們亦正準備推行保險業風險為本資本制度,取代以規則為基礎的資本充足制度。

85. 我建議推出為期兩年的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以吸引保險企業或機構來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視乎證券的年期,每次發行的資助金額上限為一千二百萬元。保監局稍後會公布詳情。

資產及財富管理

86. 自建立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有限合夥基金的結構後,香港的投資基金制度更趨完善,有十一間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超過一百個有限合夥基金經已成立,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我們計劃在今年第二季提交立法建議,容許外地投資基金遷册來港,並註冊為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或有限合夥基金。

87. 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可供多種類型的投資基金使用。未來三年於香港設立或遷册來港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將獲資助其付予本地專業服務提供者費用的七成,上限為每間公司一百萬元。證監會稍後會公布詳情。

88. 為在本港營運的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免,我們已提交修訂條例草案,爭取本年度獲立法會通過,以便稅務寬免安排由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起適用。

家族辦公室業務

89. 為提高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吸引力,投資推廣署及監管機構會為有興趣來港營辦的家族辦公室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我們亦會檢視相關的稅務安排。 創新科技

90. 過去三年,政府投放過千億元支持發展創科。我們已有八間獨角獸企業,媲美很多較香港大的經濟體。儘管面對疫情及內外環境的巨大挑戰,我堅信推動創科是香港長遠發展的正確方向。

培育和匯聚人才

91. 近年,香港的研發人員及初創企業員工人數已有顯著增長。為培育創科人才,教育局過去數年已落實多項措施推動STEM教育,包括更新課程、提供教師專業培訓、資助及舉辦STEM教育博覽會等大型學習活動。課程發展議會的STEM教育常務委員會督導及推動中小學STEM教育的長遠發展,以及持續檢視相關課程。

92. 「中學IT創新實驗室」推出至今,反應積極。我會撥款兩億多元把計劃推展至小學,未來三個學年向每所資助小學提供最高四十萬元,推動「奇趣IT識多啲」計劃,通過課外活動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認識及應用,為融入知識型經濟和數碼社會發展作好準備。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會設立一站式支援中心,向小學提供協助。

93. 去年我預留四千萬元,以先導形式資助本地大學理工科學生參與創科行業短期實習,共有超過一千六百位同學和逾一千間公司參加。八成實習生表示畢業後會考慮投身創科工作。由於反應熱烈,我宣布將計劃恆常化。

94. 政府今年上半年將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支持大學吸引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和團隊來港,參與創科教研活動。計劃將動用約二十億元,由政府、大學及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共同承擔。

95. 就業機會及持續培訓亦是培育創科人才的關鍵。「研究人才庫」過去三年已資助超過三千七百個研發職位,當中約有一千四百位博士後人才。「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已為一千八百多家企業的逾三千五百個僱員提供在職培訓,使他們更掌握新經濟及創新科技的發展。今年初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亦特設約七百個創科職位名額,鼓勵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在香港和另一大灣區城市從事與創科相關的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

創科基建

96. 科學園首階段擴建的兩座大樓超過八成地方已有機構進駐。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數據技術中心自去年第四季投入營運已有十六間企業進駐或簽訂租約,另外不少企業亦對進駐該中心表示興趣。在科學園旁邊的「創新斗室」去年底落成,提供約五百個具靈活設計的住宿空間,配以共用工作室等設施,支援科學園的科研人員,將於今年上半年招租及試業。

推動研發

100. 過去幾年我們着力推動研發,但研發要有收成需要時間。這些努力漸見成效,本地研發總開支近年已見上升,加強我們推動研發的信心。

101. 我們在二零一八年底修訂《稅務條例》,為合資格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鼓勵企業投放本地研發資源。實施後首個課稅年度申請科研扣稅的研發開支總額較之前增加逾一倍,其中七成均獲額外稅務扣減,成效顯著。

102. 自從內地科研資金獲准「過河」後,國家科學技術部、廣東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過去兩年已批出超過三億四千萬元人民幣,讓香港的大學和研發機構進行研發或建立實驗室,為本港的研發活動注入更多動力。

103. 「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是我們的旗艦項目。該項目下專注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和專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吸引了世界多間頂尖院校和科研機構,首批約二十間研發實驗室會於今年首季陸續啓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研發合作中心的地位。

104. 「創新及科技基金」批出的金額過去七年已增加七倍多。我會連續兩年向基金每年注資四十七億五千萬元,支持旗下十七個資助計劃及五十多個研發實驗室未來三年的工作。

初創企業

105. 香港的初創生態日趨蓬勃。初創企業的數目由二零一四年的約一千一百間,增至去年的超過三千三百間;風險投資基金(風投基金)在本港的投資,亦由二零一四年的十二點四億元,增至二零一九年的九十九億元,增幅超過七倍。過去三年,科學園和數碼港的創科企業已吸引超過四百一十億元投資;兩個園區亦正培育約六百家初創企業,已畢業的近一千三百家。

106. 「創科創投基金」過去兩年向十九間本地初創公司投資共超過一億元,並吸引了超過五億元私人投資。基金去年底新增三個共同投資夥伴,並會繼續夥拍風投基金投資於本地初創企業。

107. 過去三年,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已向十三家科技企業投資超過一億元,並吸引約十三億五千萬元私人投資。數碼港的「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亦向十六間公司投資超過一億二千萬元,並吸引超過八億六千萬元私人投資。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會向兩個基金分別注資三億五千萬元和兩億元,並把涵蓋範圍擴大至B輪或後期的融資。

108.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過去三年向一百三十九間初創企業提供約一億二千萬元資助。自計劃推出以來獲資助的企業超過一半已有產品推出市場,超過四成已有收入,約六成已獲投資者注資,吸引約五億三千萬元投資。

金融科技

109. 疫情催化了香港金融市場的數碼轉型。除了眾多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已有八間虛擬銀行、四間虛擬保險公司及一間虛擬資產交易商獲批於香港營運。

110. 為孕育更多嶄新的金融產品,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會與金管局合作,積極招募更多金融、科技或科研機構在港設立實驗室,並聚焦於「合規科技」及「網絡安全」等香港最具優勢的領域。除了今年一月已公布的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金管局正研究提升其監管沙盒,對有潛力的金融科技方案提供「一條龍」式的審批及資助,縮短創新金融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 推動再工業化

111. 「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去年七月推出以來已收到十二宗申請,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

112. 科技園公司正在將軍澳工業邨發展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在元朗工業邨發展微電子中心,分別會在未來兩年落成,為智能生產和高端製造業提供共超過十四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已有多家企業表示有興趣進駐。

空運業

113. 香港國際機場是連接世界和大灣區的「雙門戶」。隨着大灣區的外貿進一步增長,尤其是電子商貿蓬勃發展,加上消費者需求愈趨個性化,廠商訂單既小量、付運時間又急趕,區內對航空貨運的服務需求將會日益殷切。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了四百五十萬公噸貨物及郵件,相比疫情前只錄得百分之七跌幅。

114.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正積極推動多式聯運,讓內地出口貨物無縫通過香港國際機場轉運世界各地,反向亦然。隨着現有的速遞貨運站擴建、新的高端物流中心及機場三跑道系統將會先後啓用,香港國際機場每年的貨運處理能力預計將由七百四十萬公噸增加至二零二四年的約九百萬公噸。加上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投入運作,香港作為大灣區空運中心的地位將更加鞏固。

115. 香港國際機場處理高價值溫控空運貨物的能力備受國際認可。此外,政府會與機管局積極研究便利本港轉運的措施,保持我們作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競爭力。疫情過後,我們有信心香港國際機場會再度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

116. 我們將於本年度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重建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郵中心,期望最早於二零二七年底前啓用。我們會繼續與機管局和其他郵政當局合作,更好利用空郵中心的轉運力,配合大灣區郵政業的長遠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

117. 我會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向「創意智優計劃」再度注資十億元,持續推動創意產業發展。

118. 政府近年持續增加文化藝術發展的資源,二零二一/二二年度開支預算超過五十七億元。西九文化區是香港的新地標和新景點,區內的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分別會在今年和明年開幕,演藝綜合劇場亦預計於二零二四年落成,為本地藝術文化界帶來多元發展機會。

119. 我們計劃在本立法年度申請撥款,修繕荃灣公共圖書館、提升大埔文娛中心設施,以及翻新及改善西灣河文娛中心。這些工程總值約九億元,共創造約二百一十個就業機會。

120. 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為文化藝術界提供了多輪資助,惠及超過九百三十個藝團及六千八百多名從業員,總金額超過二億元。由於很多文化藝術活動無法舉行,業界善用科技以不同形式演出,促使藝術與創科融合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民政事務局已成立跨政策局專責小組,並預留一億元,推動藝術與科技互融,為藝團及創科人才提供支援。

121. 政府持續投資基建,基本工程開支未來幾年將超過每年一千億元,建造業的工程總值亦將增至每年約三千億元,創造超過三十萬個就業機會。

122. 政府與建造業議會一直為工人提供專業及全面的訓練課程,香港建造學院亦有完善的訓練制度,使學員有清晰的晉升階梯。加強培訓技術工人、資助中小企承建商及註冊分包商的營運,以及津貼就業不足或短期失業的註冊工人參與培訓課程等措施已於今年一月開展。

123. 發展局成立的主要項目精英學院是亞洲首個專門培訓工程項目領導人員的學院。我已預留六百萬元,在未來三年為政府中層管理人員提供系統化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項目推展能力,更有效運用公共資源。

124. 成本管理是建造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發展局項目策略及管控處除了在政府內部推行提升成本效益的策略性措施,亦會向業界推廣成本管理文化。

125. 政府積極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首批位於科學園的「創新斗室」和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的先導項目將於今年初入伙。「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至今已批出超過七千五百萬元支援業界採用此建築法,屋宇署亦已批核三十一項預先認可的「組裝合成」建築系統,以便私人樓宇發展商採用。

126. 去年預算案撥款一億元開發的綜合數碼平台將於今年開始分階段落實,推動工務工程數碼化,透過整合分析數據,持續監察項目各方面的表現,優化基本工程計劃的管理。

127.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賣地計劃共有十五幅住宅用地及三幅商業用地,預計分別可供興建約六千個住宅單位及提供約四十八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賣地計劃的住宅用地,加上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及市區重建局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一萬六千五百個單位。發展局局長將於稍後公布下一年度賣地計劃詳情。

128.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進度理想。古洞北的首批公營房屋,預計可提早一年在二零二六年入伙;新發展區內的私營房屋用地亦會陸續推出發售。此外,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首期工程所涉及的十二公頃私人土地已如期收回,並正進行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元朗南發展正進行法定規劃程序,首批公營房屋單位將於二零二八年落成。我們會在本立法年度就新界北新發展區研究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便隨即展開研究。

129. 東涌東填海工程首兩批的房屋用地去年已交付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公營房屋,首批約一萬個單位可在二零二四年入伙。

130. 我們估計在新發展區及其他正在規劃中的政府或私人發展項目內,合共有超過八百六十公頃的新界棕地可陸續發展作房屋或其他土地用途。

131. 過去數年,我們覓得二百一十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當中七成已完成或已開展改劃。預計未來十年約四成新增的公營房屋來自經改劃的用地。

132. 我們因應最新的經濟情況和市場反應,正研究把東九龍區五幅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如證實可行,我們計劃在今年啓動法定城規程序改劃用途,初步估計共可提供約五千八百個私人房屋單位。

133.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和政府部門正全力推進小蠔灣車廠用地發展,目標是於二零三零年前後首批約六千個公、私營房屋單位陸續入伙。整個項目完成後提供約二萬個單位,約一半為公營房屋。

134. 我們計劃今年稍後就兩個「一地多用」的項目諮詢地區,分別為重建屯門診所及沙田山尾街社區設施聯用大樓。此外,我們會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推展安達臣道前石礦場、將軍澳市中心及上環消防局旁共三個「一地多用」項目。我們也正檢視約四十幅有聯用潛力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希望今年内提出具體建議,包括發展多用途公共設施大樓。

135. 發展局已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跟進五百個單位或以上的私人發展住宅項目,加強協調各部門處理用地規劃、地契修訂及建築圖則等審批申請。

136. 發展局及地政總署將在本季度推出以「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的先導計劃,鼓勵工廈重建。

137. 我們已覓得於未來十年興建三十一萬六千個公營房屋單位的土地。公營房屋單位的數量亦有望透過重建房委會工廠大廈而再增加。按預測,在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起計的五年内,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共約十萬一千四百個單位,當中包括超過七萬個公共租住房屋及「綠表置居計劃」單位,以及超過三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私營房屋方面,估計二零二一年起計的五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一萬八千個,較過去五年的平均數增加約百分之五。

138. 政府已覓得可在二零二三年底前提供約一萬四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已有超過一千一百個單位入伙,涉及約九千八百個單位的項目已啓動。五十億元的資助計劃已批出超過二十六億元的項目,政府今年會再注資三十三億元。政府正向「關愛基金」申請資助,推行先導計劃,讓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單位。

139. 政府爭取於二零五零年前實現碳中和,將於今年中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並以身作則,落實「綠色能源目標」,把政府整體的能源表現於二零二四/二五年提高百分之六。同時,政府會繼續推動新能源運輸,進一步減少路邊空氣污染。

140. 政府一直推廣以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私家車。去年每八輛新私家車即有一輛為電動車。電動車數量過去十年由一百八十四輛增至超過一萬八千五百輛,其中電動私家車佔全港私家車數目百分之二點七。政府推出「一換一」計劃,為購買新電動私家車並銷毀合條件舊車的車主,提供最高二十五萬元的首次登記稅寬減。計劃已惠及九成首次登記的電動私家車。一般電動私家車的寬免額為九萬七千五百元。

141. 政府去年十月推出二十億元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預計可於三年內為約六萬個現有私人住宅停車場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計劃至今收到的申請涉及超過五萬個停車位。

142. 政府去年增撥八億元並擴大「新能源運輸基金」的資助範圍,涵蓋更多電動商用車種。截至去年底,基金已批出一億五千四百萬元,資助近二百個適用於電動商用車、混合動力商用車及傳統巴士或渡輪的項目。政府亦預留八千萬元,資助綠色專線小巴營運者,從二零二三年開始試驗電動公共小型巴士。同時又預留三億五千萬元,資助營辦商從二零二三年開始在維多利亞港內航線測試電動渡輪。

143. 環境局將在下月公布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闡述使用電動車及其所需配套的長遠政策目標及計劃,主要措施包括在二零三五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擴展電動車充電網絡並推動其市場化、培訓電動車技術及維修人才,以及制訂電動車退役電池生產者責任計劃等。政府亦會採用更多電動車,以起示範牽頭作用。

144. 為進一步改善空氣質素,政府推出七十一億元的特惠資助計劃,於二零二七年底前分階段淘汰約四萬輛歐盟四期柴油商用車。政府將於今年中完成更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制訂長遠目標及進一步改善空氣質素的措施。

145. 私家車數量持續上升,交通擠塞日益嚴重。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分別自二零一一年及一九九一年以來未曾作出調整。我建議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提高百分之十五,牌照費增加百分之三十。上述調整今日已刊憲生效,但其他汽車類別則不受影響。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下的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會相應提升至二十八萬七千五百元,而一般電動私家車的寬免額上限則維持不變。運輸署亦會繼續進行「擠塞徵費」及中環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研究,以期善用路面空間,紓緩交通擠塞。

146. 除了過去預算案預留的資源外,我會預留多十億元,推行超過八十個項目,在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加添小型可再生能源裝置,亦會預留一億五千萬元,免費為社會福利署津助的非政府機構進行能源審核並安裝節能裝置。此外,政府撥款二億元成立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剛截止首輪申請,預計年中公布結果。這些舉措均有助香港邁向碳中和的目標,並可創造就業。

147. 政府會向「回收基金」增撥十億元,延長申請期至二零二七年,繼續協助回收業界,尤其中小企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應對本地和境外市場的最新需求,預計將有超過一千個企業受惠。

148. 除了大型基建,我同樣關心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城市建設,包括深受市民歡迎的郊野公園設施和行山徑、康樂設施及海濱,並會增加投放資源。

149. 我會預留五億元優化部分郊野公園設施,例如增加觀景台、樹頂歷奇和升級露營地點等康樂元素;改善洗手間設施、燒烤及野餐地點,以及修葺戰時遺跡作開放式博物館,豐富訪客體驗,增加郊遊樂趣。新設施會盡量符合低碳及綠色的原則,設計融入自然,亦顧及不同年齡層及傷健人士的需要。預計新設施將於未來兩三年開始陸續落成供市民享用。我亦已預留五千五百萬元,讓旅遊事務署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未來五年,就郊野公園內十條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推行第二期改善計劃,提升市民及旅客的消閒體驗。

150. 政府自二零一九年開始推展五年計劃,改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一百七十多個公共遊樂空間,提供更有趣、更富創意和挑戰性的兒童遊樂設施。為照顧市民對健身設施的不同需求,康文署新建或翻新公園時,例如快將落成的北區一鳴路公園及屯門蝴蝶灣公園,會因應需要安裝更多新穎的戶外健身設施。

151. 足球運動一直深受市民歡迎。將於二零二三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其中兩個主要場館可供舉辦國際及本地足球賽事。「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亦會加建或改建十二個足球場,包括元朗大球場的重建工程。

152. 我會預留三億一千八百萬元推行「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大幅增加符合國際標準的五人足球場、研究把現有場地擴建為標準十一人草地足球場,以及加快更新人造草地,涉及康文署轄下超過七十個場地。日後相關體育總會及其屬會、地區足球組織、學校及其他團體會有更多標準場地舉辦足球訓練及比賽,鼓勵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恆常參與足球運動和發掘潛能,促進本地足球的長遠發展。

153. 我過去預留共六十五億元優化海濱,三年多來已完成六公里的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現時長達二十多公里的維港海濱長廊是消閒玩樂的好去處。今年我們會爭取立法會撥款,動工興建東區走廊下的行人板道和西營盤東邊街北海濱公園兩項重點工程;亦會繼續採用「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盡早開放海濱用地。

154. 醫管局正全力推進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並積極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該局會參考應對新冠病毒的經驗,檢視以上兩個十年計劃的醫院設計,在每間選定醫院中的兩至三個普通病房預先裝置所需設施,以便有需要時迅速轉作第二線隔離病房。

155. 為加強醫療專業培訓,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理工大學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共獲撥款約十九億元,進行短期翻新及提升設施,以及中、長期擴建教學設施的研究及工程。政府會繼續與大學合作提升和增加醫療教學設施。

156. 醫護人員在抗疫工作擔當重要角色,上年度預算案已預留撥款支援醫管局挽留人手,減輕醫護人員壓力。有關措施正陸續推展。

157. 首間位於葵青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已開始投入服務。我去年預留經常開支六億五千萬元在另外六區成立康健中心,位於深水埗和黃大仙的兩間康健中心預計分別於未來兩年開始營運。我去年亦撥款約六億元在其餘十一區設立「地區康健站」,服務可於年內相繼開展。 中醫藥發展

158. 政府將於年中批出將軍澳中醫醫院的服務契約,並預計在二零二五年完成建造工程。政府亦自去年起增加投放在十八間地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的資源,持續改善中醫師的薪酬和培訓機會。此外,政府透過五億元專項基金,促進香港中醫藥發展。 精神健康服務

159. 政府將增加約一億四千七百萬元的經常撥款,加強醫管局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社區精神科、老人精神科等服務,支援葵涌醫院重建後的擴充服務。早前亦宣布會運用三億元加強支援社區有需要的市民,並提高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160. 政府將於今年提供額外一千五百個資助長者家居照顧服務的名額,涉及的全年開支約一億五千萬元。政府亦正在推展六十六個新項目,於未來數年新增約八千八百個安老宿位及約二千八百個資助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

161. 政府近年大幅增加投放在康復服務的資源,其中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已於本學年增加一千個至八千個,預計名額會在二零二二/二三學年增加至一萬個。

162. 勞工處去年推出「多元種族就業計劃」,通過非政府機構以個案管理方式,向少數族裔求職人士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預計首兩年會有超過五百名少數族裔求職人士參與。

163. 「奬券基金」受疫情影響收入大減。我會向「奬券基金」注資十一億元,確保急需的社福服務處所發展項目(特別是較大型的安老和康復服務設施)可以如期設立,讓相關發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詳細設計不受影響。

164. 香港是開放型經濟體,稅基亦較狹窄,政府收入容易受經濟情況影響。與此同時,人口高齡化對公共開支構成壓力。儘管我對香港的根本優勢和長遠前景極具信心,但面對經濟下行及上述挑戰,處理公共財政必須格外審慎。

165. 財政儲備是多年來經濟發展及市民辛勤努力累積所得,讓我們有能力在經濟下行時推出赤字預算,透過逆周期措施支持經濟,紓減民困。過去一年,我們為應對疫情和紓困而大幅增加開支,兩年間財政儲備從相等於二十三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顯著下降至十三個月。

166. 我預期下一財政年度雖然收入有所改善,但由於推出逆周期財政措施,加上經常開支持續上升,財政赤字為一千零十六億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三點六。換言之,香港經過十五年來錄得盈餘之後,將會連年出現赤字。經營帳目在中期財政預測期間五年均會錄得赤字,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的經營赤字超過一千四百億元,主要是逆周期措施所致。其餘四年的經營赤字則介乎二百二十四億至四百零七億元。綜合帳目預計亦會連續四年錄得赤字。而上述預測並未計及政府未來可能推出的退稅及紓緩措施。

167. 赤字的主要成因是政府開支增長較收入增長快,當中尤以經常開支為甚。政府的經常開支由一九九七/九八年度約一千五百億元增加至二零二零/二一年度約四千七百億元,增幅超過兩倍。近年政府開支顯著增加,固然有助提升服務及投資未來,但正如我在去年預算案已強調,政府開支必須進入整固期,而長遠財政承擔亦必須與收入增長相適應。

168. 今年的預算案有幾項舉措對新財政年度和中期財政預測均有影響,我希望向市民解釋說明。

169. 為善用財政儲備爭取更佳回報,以應付未來需要,政府在二零一六年設立未來基金,進行較長期的投資,為期十年。未來基金的投資收益是公共財政資源的一部分,至今已累積接近一千億元。政府一直有披露未來基金的回報率,但按照現金記帳方式,這些尚未回撥的投資收益仍未反映在政府帳目中。我會從二零二一/二二年度開始,陸續在經營帳目中反映未來基金累計的投資收益,首年回撥二百五十億元。

170. 此外,今年的財政預算也包括了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從房屋儲備金回撥的二百三十億元,以及剛才提及擴大「政府綠色債券計劃」所得的每年約三百五十億元。發行綠色債券所得,會為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下的綠色項目提供資金,但不會用於經營開支,無損公共財政紀律。發債最終必須償還本金及利息,並不能充實我們實質的財政資源。不過,增發綠色債券融資符合要求的項目,確實可以紓緩政府以現有資源,承付資本性支出的財政壓力,在目前低息環境中是合理恰當的做法,同時也有利於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

171. 回撥未來基金投資收益和房屋儲備金,以及增發綠色債券,令我們即使面對未來數年的赤字預算,財政儲備仍可維持在相對穩健的水平,增強外界對香港財政實力的信心,有利於維持金融穩定。然而,長遠而言,要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關鍵始終在於量入為出,確保開支增長與經濟增長率相適應。面對財赤的挑戰,我們既要節流也須開源。

172. 今年的預算案繼續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援市民及企業。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受疫情打擊,社會各界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尤以基層為甚。為了保障民生,維持信心,即使面對財赤,我仍然決定不削減影響民生的開支,尤其是用於教育、社會福利和衞生這三個政策範疇的資源。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這三個政策範疇的經常開支預算合共三千零二十三億元,佔政府總經常開支預算百分之五十八,相對二零一七/一八年度的二千零八十二億元,增加百分之四十五。

173. 政府會從自身做起,通過節流加強公共財政紀律。二零二一/二二年度,政府將落實公務員編制零增長。此外,政府會實施節流計劃,在不影響民生開支的前提下,所有政策局及部門須壓縮本身的開支,目標是在二零二二/二三年度把經常開支撥款減少百分之一,預計可節省約三十九億元。百分之一的經常開支節流指標看似不高,但由於與薪酬相關的開支佔政府部門經常開支約六成,壓縮的空間很有限,所以節省主要來自餘下的四成,包括一般開支及資助金等主要類別。所有部門均要認真檢視、調整優次和提高效率,積少成多才能達標,而又不影響日常運作及公共服務。

174. 我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指出,香港必須保持經濟發展與活力,並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提高收入。剛才我已經闡述了香港經濟的長遠定位,以及重點產業的發展策略,長遠而言均有助增加政府收入。

175. 去年我亦提及需要考慮新的收入來源或調整稅率,並逐步縮減一次性寬免措施的規模。雖然調升現有稅率可以短期達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但我們須小心選取。

176. 我們充分考慮對證券市場和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後,決定提交法案調整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百分之零點一,提高至百分之零點一三。政府將繼續全力推行各項發展證券市場的措施,將香港的金融業發展至更高的台階。

177. 受當前的經濟環境及疫情影響,企業和市民普遍仍面對相當的財政壓力。我認為目前不適宜調整作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的利得稅及薪俸稅稅率。不過,政府會持續審視,在適當時作出調整。

178. 我在諮詢期間收到不少開徵新稅項的建議。要引入新稅項,須通盤考慮,小心推敲,以及認真聆聽社會的意見。目前我們聚焦抗疫和重振經濟,並不具備條件引入新稅項。但我們會進行相關研究及準備工作,於適當時開展深入討論,就開徵新稅項尋求共識,以增加收入。

179.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正為應對侵蝕稅基及轉移利潤而制訂新方案(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2.0,英文簡稱「BEPS 2.0」),包括引入全球最低稅率及數碼稅。BEPS 2.0諮詢小組已在去年中展開工作,政府亦同時諮詢商界持份者的意見,考慮方案對香港的預期影響,制訂應對措施。考慮了諮詢小組的初步意見,我簡單闡述政府的應對方向,讓商界及早掌握及準備。首先,作為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香港會積極根據國際共識落實BEPS 2.0。第二,由於BEPS 2.0主要針對大型跨國企業,我們在制訂應對措施時會盡可能避免影響香港的中小企,並致力維持香港稅制簡單、明確和公平的優勢。第三,我們在保障本港徵稅權的同時,會盡量減低受影響企業的合規負擔。第四,我們會繼續致力改善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力,吸引跨國企業集團在港投資營運。當經合組織落實方案後,諮詢小組會向我提交報告,建議具體應對措施。

180. 差餉制度自一九九五年以來未有重大改變,為確保與時並進,我已要求財庫局和差餉物業估價署檢討是否有優化空間,包括應否引入累進差餉制度及為自住物業提供恆常寬減。此外,我們也會考慮把繳納差餉的主要法律責任由物業的使用人轉移至業主,反映業主須為其物業負有最終責任。政府會就應否及如何修改差餉制度,諮詢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的意見。

181. 二零二零/二一年度政府收入的修訂預算為五千四百三十五億元,較原來預算低百分之五點一,即二百九十億元,主因是地價的收入較預期少。

182. 地價收入為八百七十億元,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三百一十億元,主要是因為年內有一幅貴重商業用地延遲推出。利得稅的收入為一千三百一十億元,與原來預算相若。薪俸稅的收入為七百二十億元,較原來預算多一百二十一億元,主要是上年度的部分稅收由於評稅周期推遲而延至本年度才收取。印花稅收入為七百九十億元,較原來預算多四十億元,主要是股票市場交投暢旺所致。

183. 政府開支方面,修訂預算為八千二百零四億元,較原來預算高百分之十二點二,即八百九十三億元,主要是由於注資「防疫抗疫基金」及其他支援措施的支出,但同時工務工程支出較原來預算減少七十一億元。

183. 政府開支方面,修訂預算為八千二百零四億元,較原來預算高百分之十二點二,即八百九十三億元,主要是由於注資「防疫抗疫基金」及其他支援措施的支出,但同時工務工程支出較原來預算減少七十一億元。

184. 總括來說,我預計二零二零/二一年度赤字為二千五百七十六億元。財政儲備在二零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預計為九千零二十七億元。

185. 公務員編制在本財政年度增加六千零八十二個職位,增幅百分之三點二。編制的增長主要用於落實政府推行的新政策及措施和應付額外工作量。

186. 二零二零年《施政報告》中宣布的主要政策措施,共涉及約一百八十三億元經營開支及二十一億元非經營開支,我會在財政上全面配合。

187.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的總收入預計為五千九百一十一億元。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二千零七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下跌百分之六點一。以來年的賣地計劃和土地供應目標為依據,地價收入預算為九百七十六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上升百分之十二點一。印花稅收入預算為九百二十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上升百分之十六點五。

188. 本屆政府推出多項改善民生的措施。二零二零/二一年度經常開支較上年度增加百分之七點六,政府整體開支亦增加百分之三十五。新一個財政年度的經常開支會進一步上升百分之九點六,體現政府刺激經濟、紓解民困的決心。在直至二零二五/二六年度的中期預測這五年期間,公共開支約佔本地生產總值平均約百分之二十五。

189. 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的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會福利和衞生共佔百分之五十八,即三千零二十三億元。最近五年,這三個範疇的經常開支累積增幅達百分之五十三。

190.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公務員編制的目標是零增長。公務員事務局已鼓勵部門透過重訂工作優次、內部調配、精簡程序,提升效率,應付工作量。

191. 中期財政預測主要從宏觀角度估算政府的收支和財政情況。就二零二二/二三至二零二五/二六年度而言,中期預測所採納的實質經濟增長率為每年百分之三點三。

192. 在這期間,政府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會超過一千億元,經常開支增長則介乎每年百分之三點五至百分之四點七不等。

193. 地價收入方面,二零二二/二三年度起以過往十五年地價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水平(即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三點六)計算。我亦假設利得稅和其他稅項收入的增長率,與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率相若。

194. 此外,中期財政預測亦反映了回撥房屋儲備金和未來基金投資收益,以及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

195. 基於以上假設和安排,我估計經營帳目在這五個年度中,每年都會錄得赤字,非經營帳目則在二零二二/二三年度至二零二四/二五年度會錄得赤字。經營帳目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的預計赤字,主要是本財政預算案的一次性紓緩措施及部分去年公布的紓困措施所致,其後四年經營帳目的預計赤字,則是經常開支比收入為高所致。上述預測未有計及未來四年政府可能推出的退稅及紓緩措施。

196. 預計至二零二六年三月底,財政儲備為七千七百五十八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二,或十二個月的政府開支。

197. 主席,今天的香港面對着疫情的挑戰、經濟的困難,兩年來的接連打擊,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

198. 平時以至在籌備預算案期間,我不時與市民傾談,深切感受到經濟差、搵食難的痛。所以,即使二零二零/二一年度會錄得香港歷史上最高的財政赤字,但思之再三,我今年再次提出千億元赤字的預算案,繼續推出逆周期措施,希望穩住經濟,紓緩市民的壓力,同時亦以謹慎的態度增加政府的收入和擴寬未來的財政空間。

199. 壓力難免令人鬱結,但回望過去,我們經歷過風風雨雨,踏遍了高高低低。一路走來,無論路途如何崎嶇,香港仍然是我們珍惜的家。

200. 家之為家,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在於有你與我一起在其中,相互照顧、相互接納、相互支持、相互惦記。

201. 這場世紀疫症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大家是同坐一條船。深層次的矛盾不可能瞬間解決,傷口亦需要時間復元。結無論綁得多緊,總有解開的方法。讓時間給我們解決問題的空間。

202. 經濟起伏總有周期,繁榮發展必有路徑。昔日的難關我們都一一跨越,並且把香港這個家建設得更好。困難只是一時,讓我們在暫時的低潮中一起努力,共同分享成功的未來!

203.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