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奮鬥5:雨必將落下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著 

內容簡介

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的六卷本自傳小說《我的奮鬥》與希特拉的野心無關,是作者四十多年成長與生活的自述,六卷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青春、夢想、思考。書中用流水筆調記敘平凡生活,直白坦誠,有著「自虐般的真實和瑣碎」,又在日常細節中呈現了動人的敏感。

本書是《我的奮鬥》系列的第五部。克瑙斯高十九歲時搬到卑爾根,成為被著名的寫作學院錄取的最年輕的學生。他努力探索個人內部和外部的平衡點,在創作與群體生活中尋求存在的意義。然而,最初的自信與熱情很快化為烏有,他的寫作被評價為幼稚和老套,感情遭遇可恥的失敗。卑爾根終年陰雨,日子陰暗而沉悶。他將羞恥感淹沒在酒精和搖滾樂中。戀愛、喝酒、自毀、自殘、喝更多酒。他放棄寫作,轉而接受撰寫評論的穩定報酬,走入婚姻,從青年時代跨入成人生活。直到最後,成為作家的不可抗拒的誘惑將他拉回。

編輯推薦

◎ 作品看點 

★ 一位年輕作家從挫折走向成功的冒險故事,全球中文版將奮鬥到最後。

《我的奮鬥5:雨必將落下》聚焦一位有潛力的年輕作家所經歷的試煉,他如何適應城市中成年人生活的各種責任和期望。從十九歲時來到卑爾根,他成為被著名的寫作學院錄取的最年輕的學生。但最初的自信與熱情很快化為烏有,到放棄寫作,找工作,走入婚姻,跨入成人生活,直到最後回歸寫作,成為作家……

2009年開始,《我的奮鬥》系列六卷本陸續出版,為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他隨後又獲得《世界報》文學獎、歐洲文學獎、耶路撒冷文學獎、安徒生文學獎,被稱為「21世紀的文學明星」,許多當代一線作家毫不掩飾對《我的奮鬥》系列的喜愛。《紐約客》著名書評人詹姆斯•伍德更是多次撰寫長文推薦以及對談。中文版自2016年出版第一卷,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緩慢堅定奮鬥著。第五卷由挪威語譯者李樹波精心翻譯,滿足讀者的期待。

★ 六卷本史詩《我的奮鬥》進入「終曲」前的快板樂章

有讀者表示第五卷「雨必將落下」是六卷本中最好看的一部,在 Goodreads的評分上第五卷也是最高的。本卷中,克瑙斯高按時間順序寫下從19歲進入卑爾根著名的寫作學院到33歲和第一任妻子托妮耶分開離開卑爾根的經歷,描述在學院中的寫作課遭遇到的直接批評和挫折。

「我和文學作品之間有一堵玻璃牆:我看到它,但被從它身邊隔開。」比他小一歲的朋友即將出版作品,而他幾個月只寫了兩頁紙。他一度放棄寫作,轉向穩定的文學批評專業,到精神病院做兼職看護,去鑽油平台打工賺快錢,然而成為作家的不可抗拒的誘惑最終將他拉回。

《出版商周刊》評價「見證一位誠摯的藝術家在十年中逐漸嶄露頭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雨鋪天蓋地,太陽鋪天蓋地,一切和一切都關聯著。

卑爾根,揮舞的雨刷之城。

卑爾根,鼓滿了風以及沒廁所的單身公寓之城。

卑爾根,這裏的魚像人一樣。看它們張著嘴的樣子。

從第一卷開始,對死亡的恐懼是促使他創作這部龐大作品的源頭。《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中對父親之死的細節描寫,至今仍使許多讀者感到震撼。在第五卷身處連年陰雨的卑爾根,他經歷了青春期到成年、自我懷疑到夢想成真的人生關鍵時期,以父親的去世與第一次婚姻的結束收尾,將全書帶回到第一卷,死亡、愛情、童年、青春、夢想,一切和一切都關聯著,前五卷構成了一個人的史詩,一部完整的編年史。

◎ 名人推薦 

一位年輕作家從挫折走向成功的冒險故事。「世界伸出了手,我欣然與之相握」。在這整部長達三千多頁的傑作中,他一直沒鬆手。——塞巴斯蒂安·斯密,作家、藝術評論家。 

克瑙斯高六卷本自傳小說的倒數第二部,聚焦一位有潛力的年輕作家所經歷的試煉,描述卡爾·奧韋如何適應城市中成年人生活的各種責任和期望。本書按時間順序敘述他在卑爾根十四年的生活,從進入專業寫作學院開始,一直到處女作出版。在哥哥英韋和眾多人物的陪伴下,熱烈嚮往著文學與愛情的卡爾·奧韋度過自覺、勤奮而又不負責任的青年時期。他認真對待自己的藝術和生活,然而崇高長遠的目標逐漸滑向低級直接的衝動。全書的敘事就和主角本身一樣,努力在內部和外部、清醒與情緒化之間取得平衡;生動有趣的情節與嚴肅的思考以及藝術文學評論並存。如果你在整個系列的閱讀中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麼本卷不會讓你失望。見證一位誠摯的藝術家在十年中逐漸嶄露頭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出版商周刊》

《我的奮鬥》系列促使我更多地去思考自我,尤其是自我的情感。它讓我重新認識了感情的生動性。這是一次感性教育。這部作品常被人說成是唯我論。它被認為是在捕捉個人對庸常、平淡、日常的印象。然而,將他的風格描述為無私的、非概念性的或自由的可能更準確。他的寫作高度個人化,但也是忘我的。他寫的是自己,但不訴諸於構成自我的絕對概念……這部作品想像了一種終極自由,一種由於徹底的開放帶來的精神自由。它廣闊、非個人,但人性化;它是具體的、反意識形態的,最重要的是,它有情感。除了對自我認知的內外在追求,也渴望了解世界。—— 約書亞•羅斯曼,《紐約客》

21世紀第一部里程碑式的文學作品。——德懷特•迦納,《紐約時報》

這位如今完全不煩惱用字遣詞的作者在二十歲時曾努力琢磨詞語。這是《我的奮鬥》系列中風格最傳統的一本書,但它的形式呼應了他致力追求的日常書寫。他自嘲如何學會寫故事與發現故事,以及好故事是如何被忽視的。第一部中讀起來令人心碎的父親之死是以倒敘法從十年前說起,而在第五部時卻只是粗略帶過,表現出那時的他缺乏文學方法和情感來處理它。一部用莊嚴又詼諧的方式來描寫如何跌跌撞撞進入成年的佳作。——《科克斯評論》

在這套獨一無二、如同編年史的作品中,克瑙斯高的目標無非是發現自己是誰、找到獨特的自我的根源。在這裏,這種掙扎更加激烈,因為成為一個作家的想法是如此深植在他的意識中,失敗使他懷疑自己到底是誰、到底要走向何處。第五部感覺比前幾部更孤立,但這正是最合適克瑙斯高發揮的情況,內在生活激發了他的靈感,也是句子有緊迫感的原因。他是那種少有的能將自吸收變為有用的作家。——《華盛頓郵報》

《我的奮鬥》系列規模之大、好評之多以及它在文化上引起話題之廣,使它有資格成為21世紀最大的文學事件之一。克瑙斯高似乎在作家和讀者之間的牆上打了一個洞,突破了一種微觀現實主義和情感真實性的形式,使其他小說看起來是虛構的、虛構的、無關緊要的。—— 《衛報》

克瑙斯高藉著古老的方式達到些微救贖,像奧古斯丁一樣,這個方法就是懺悔,即使他沒有上帝來接受他的懺悔。他的獎賞不是天堂,而是與神性的接觸。神性在他離神最近、陷於創作的鍛造爐中時向他顯現。在一個層面上,這是作為宗教體驗的藝術,其間藝術家感覺到彷彿上帝在通過他工作;在另一個層面上,這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升華,將黑暗的思想和衝動轉化為精緻和美。如果說這一過程是文明的勝利,那麼克瑙斯高達到的救贖不僅是為他自己。克瑙斯高以類似希特拉自傳的名稱作為書名曾被視為魯莽,但第五卷證明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野心有多大,克瑙斯高的《我的奮鬥》意在成為希特拉自傳的異卵雙胞胎,它證明那個書名自帶的邪惡是可以被戰勝的。——新共和

「克瑙斯高的文學嘗試誠實到殘酷的地步。相信我,每一卷譯本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尤·奈斯博,挪威小說家

「克瑙斯高這位熱情的理想主義者試圖反抗當代中產階級生存的同質性。」——詹姆斯·伍德,《紐約客》著名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