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誕生於農耕文明、物質匱乏年代的春節,面對現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習俗在消失,年味在變淡,過年的儀式感也在漸漸簡化為年夜飯、春晚、拜年的「老三樣」,並漸漸脫離農耕文明和家族傳承的文化內核。於是,在一些人眼中,春節幾乎等同於“7天長假”“大周末”。那麼,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節如何顯得與其他日子不一樣呢?

訊王井懷、李鯤

傳統觀念里,過完元宵節才算過完年。

不過,作為誕生於農耕文明、物質匱乏年代的春節,面對現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習俗在消失,年味在變淡。以前從視覺(春聯與燈籠)、聽覺(鞭炮與拜年呼聲)、味覺(餃子等美食)、嗅覺(香火和火藥味)全方位體驗的春節,漸漸簡化為年夜飯、春晚、拜年的「老三樣」,並漸漸脫離農耕文明和家族傳承的文化內核。於是,在一些人眼中,春節幾乎等同於“7天長假”“大周末”。

生活需要儀式感,讓一年中的某一天與其他365天有所不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節如何過現代化這一關呢?

■專家觀點

年味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著名學者馮驥才:年文化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它是數千年歷史中不斷創造、選擇、約定俗成而來的。它通過大量密集民俗的方式,五彩繽紛的節日包裝,難以數計的吉祥圖案,構築起年的理想主義的景象。

我們之所以感到年味兒淡薄,正是傳統年俗日益消減所致,而不是因為年的情結淡漠。後者從大家置辦年貨的紅火,春運大潮的涌動就可以看出。「舊」年俗所以被淡化,一是外來文化和流行文化衝擊;二是生活方式多樣化,很多人不願再遵循繁縟習俗;三是現代人缺少對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認知。於是,種種傳統年俗被一樣樣地從春節中“撤出”,以至春節竟被調侃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這是當代中國人深深的集體失落。

不僅年俗,當一種生活成為過去,它遺留的風俗不再是生活方式,而是文化方式;它不是物質載體而是精神載體。一個民族最純粹的文化,往往就活生生地保留在風俗中。因而,風俗不但不應被盲目破除,反而要被審慎對待乃至放置保護之列。

春節不僅僅是「消費狂歡」

山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常嗣新:隨著社會發展,一些儀式必然會消失。比如說小年祭灶。現在城鄉生活大都是用煤氣,人們的科學文化素養也在提高,自然沒人熱衷祭灶王爺;再比如,過去以家族為中心的磕頭拜年儀式,將隨著小家庭的增多和家族成員的分散而減少。

同時,片面將一些傳統年俗視為陋習而丟棄,也損害了年文化傳承。目前許多地方不提倡甚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活動,甚至提倡休閑度假,把文化氣息濃厚的春節變成西式的嘉年華、消費節,失去了民俗的節日自然變得稀鬆平常,應該說,這種主動瓦解自己的文化才可怕。

民族向心力是心底里的認同,是經過小時候的耳濡目染,通過對家庭、團圓、傳統儀式及其承載的文化的認同,自覺地傳給下一代人。如果這一代年輕人對春節的理解僅僅是「周末」「消費狂歡」,如何讓他們把民俗文化傳遞到下一代,又如何讓海外華人認同中國年。

2月24日,遊人在江蘇南京秦淮燈會賞燈遊覽。 新華社發(劉建華 攝)

要用新形式觸動年輕人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近代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裂解,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社會轉型。

歷史上形成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表中國傳統社會與傳統文化的一種習俗傳承;家族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基本構成與核心,重大節日多半是在以家族為中心的閉合空間裏進行;所以,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團聚往往是節日的集中表現形式,以老年人為中心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大團圓和盡享天倫之樂,是社會普遍追求的美滿倫理境界。

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則完全不同,文藝復興後構建起來的西方節日內涵,大大超出了家族範疇。在一定意義上說,西方節日是以個人為主體,以社會為核心,以年輕一代為主流,搭建出的某種開放式的聯歡與狂歡。節日活動更側重與非血緣關係者的橫向社會交往或人際交流,在節日中普遍得到的是個人的幸福感與愉悅感。

對於古老的本土節日,一方面要堅守傳統的內核,另一方面,要輔以新穎的形式,煥發其中的魅力,才能夠觸動更多年輕人的心;也就是說,如何以年輕一代喜聞樂見的方式,向他們揭示節日的文化內涵,讓更多年輕人理解和認同傳統節日所承載的價值情懷。

鄉村振興有望保存「年文化」

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不久前,不少西方政要在所謂「拜年視頻」中淡化中國春節而代之以「農曆新年」,看似擴大了祝福範圍,實際上是將這個中國傳統節日“去中國化”“泛世界化”。

網路時代,西方的慶祝方式很容易倒灌到中國,如果長期任由這種趨勢發展,在中國青少年眼中,「農曆新年」很可能逐漸被視為和聖誕節等類似的世界性節日。中國文化氣息濃厚的春節逐漸變成西式的嘉年華、消費節,可能會丟失民族個性。

如何保存年文化?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很多農村發展的民宿,就是農耕傳統文化保存在當代並活下來的一個典範。民宿外部構造是傳統的,但裏面有現代的生活設施。

在農村,我們應該結合旅遊,把24節氣對應的習俗繼續應用,做成體驗項目,或者至少拍攝成視頻,講好每個階段做的事情,有點類似於「網紅」李子柒的節目,但要進一步點明這是中國的節氣習俗。

新農村把中國傳統「年文化」如樣本一般保存下來。我們應該把村子存下來,村裏的人滿足傳統農業要求,讓它變成一種農業工作的樣本或者項目,可以讓孩子來學習體驗,也可以讓城市人來這裏生活。

用新科技增添年俗新內容

一飛智控(天津)科技創始人齊俊桐:近年來,各個城市在春節期間舉辦無人機集群表演成為一項新的年俗活動。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也舉行了多場無人機表演秀,用科技表達了新春祝福和城市魅力。

除夕當天,我們數百架無人機連續飛行20多分鐘,繪製出21幅絢麗的畫面,為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每一位工作者傳遞對家人和親人的祝福,用無人機表演的方式,表達他們心底最想說出的話。

將無人機集群表演做出花樣、玩出創新,將科技與中國元素結合,以獨有的方式向全國人民拜年。

用無人機集群表演這種新技術呈現風俗活動,在多地開展。即使在零下20攝氏度的齊齊哈爾,數百架無人機依舊能完美地完成表演。

高科技技術結合各地知名地標,還能讓全球人民看到中國科技的進步和新形象。在不斷探索的同時,也注重了與傳統文化的完美銜接。

2月24日,民俗表演隊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塔兒村鄉窯子頭村表演舞獅。新華社發(陳曉東 攝)

■群眾心聲

年味跑不出景區

天津市吹糖人手藝人張師傅:春節期間,天津整個城市靜悄悄,馬路上基本沒有燈籠,晚上基本沒有鞭炮聲。只有到了古文化街才能看到點年味。

廣州市民何先生:南方有些觀眾看不太懂春晚的「笑點」,本身就比北方民眾少了一項春節活動。春節我們去了當地改造過後的小洲村,但遊客稀少。近年來親朋走動也變少,印象中的春節只存在於各大“花市”之中。

春節就當放了個長假

天津打工者許先生:河南老家以前的春節講究多:二十三,烙火燒;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剪柏枝;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餃子年年有。從小年一直忙到元宵節後。但在城市裏,除了貼春聯、看春晚外基本感受不到年味,就當放個長假了。

山東網民「豆瓣兒爸爸」:山東老家春節三十晚上不在家團聚,男人一定要去各種各樣的酒局。

河南省周口市一名村民:春節期間主要時間都是打牌,年前回到家就開始打牌,一直到過了十五就打工。

很多習俗應恢復起來

楊柳青木版年畫傳承人霍樹青:年來自農業社會,但在城市社會,大家彼此走動少。應該藉著過年的機會,大家增加一些當面的交流。疫情下不聚集,但是小範圍的交流必不可少。

還要恢復一些傳統的年文化習俗,比如「花會」。我小時候楊柳青每條街過年時都會有各種表演,豐富多彩,而不只是舞獅子、踩高蹺。但現在這些活動都變得單調了,很多習俗瀕臨失傳,應該趕緊保護起來、恢復起來。

很多年文化應該通過文化符號傳承下來,比如木版年畫「瑞雪兆豐年」“新年多吉慶”“合家樂安然”等,北方過年文化就齊活了,所以應該把這些文化符號傳承下來,年輕人就能從其中了解過去春節的樣子,過去年的樣子,就不會單單把春節當成一個假期了。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