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

  菲律賓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至今在口語方面及信奉的天主教,都留有西班牙一些特點。例如,他们不認為是說"英文",而是說"美文",發音是"亞美利加奴"。

   美國通過美西戰爭,取得菲律賓。二戰時,"總督"就是麥克阿瑟將軍。敗退時留下名言:我會回來的。究其實,這句話誰不會說?

   五十年代後期,菲律賓人均GDP有700多美元,居東亞第一,比日本香港更高。後來,就沒有後來了。"民主"不湯不水,選出的盡是貪腐無能之輩。六十年代到菲律賓,要1.44港元換1比索。現在呢,三四角錢就可換1比索!

    所以,八十年代以後,菲律賓便盛產家傭。據說有些"大學生"也來港當傭工。不過,這些傭工不錯,老夫搭電車,十之七八獲得她们讓座。

   杜特爾特當選總統後,一改上任阿奎諾反華的態度,對其挑起,花了千多萬美元泡製的"南海仲裁"嗤之以鼻。

    杜特爾特親華有迹可循。據說他在大學的老師,是六十年代後期將"毛主席語錄"翻譯成菲律賓文的左翼人物!

   杜特爾特對美國的反感和抨擊是直白的。但菲律賓親美根深蒂固,他政策的推動也阻力重重。在南海島嶼的爭議中,他傾向於中國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

   菲律賓對華政策改變,加上越南親美派失勢,"南海行為準則"向好的方向發展。

   老撾夾在中越之間,由於我國外交"温良恭儉讓",及越南長期橫蠻介入,一直是越南佔上風,到新世紀之後才有改變。近幾年老撾不再掩飾親華,接納中國多項基建,及引入中國資本和企業,共同開發。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没海岸線,也不若越南張揚。其GDP約190億美元,人口710萬,人均2600美元上下,畧高於越南,在菲律賓(3160美元)之後。

   至於緬甸,近以軍方奪權聞。前段時間西方心儀的昂山素季上台,當家後知道"米貴",採取睦鄰政策,重啟多項中方投資基建項目,為此多項"名譽公民"稱號被廢。她却不以為意,我行我素。去年十一月大選勝利却惹來軍方政變,甚為可惜。只有嘆一句:緬甸人民繼續受苦了!

   不過,緬甸軍方長期倒行逆施,引發内部矛盾重重,少數民族及政治少數派糾纏不休,在可見將來,在東盟十國仍排末位。人口5500萬(香港的7.5倍),GDP700億美元(香港的5分之一),人均1300美元,在東盟十國排末尾。僅畧高於首位新加坡的2%而已!

   至於汶萊,人口僅44萬左右,存在感很弱,一向"與世無爭"。經濟命脈為石油產銷,GDP隨國際油價上落。人均GDP3.4萬美元,在新加坡之後居第二位。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