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愛內科病房床滿率達139% 區內人口淨增長醫療配套大落後

社會事

明愛內科病房床滿率達139% 區內人口淨增長醫療配套大落後
社會事

社會事

明愛內科病房床滿率達139% 區內人口淨增長醫療配套大落後

2021年03月01日 08:10 最後更新:08:47

明愛醫院經常處於「常滿」狀況。

公立醫院服務需求大,在新冠疫情和冬季流感高峰期夾擊之下,各區醫院的病房使用率近期更見緊張,其中位於深水埗的明愛醫院,情況最為嚴重。《星島日報》發現,明愛醫院內科病房於冬季流感高峰期內的使用率持續高企,過去兩個月的入住率,不但經常處於「常滿」狀況,更一度高見百分之139。雖然該院的病床使用率早前一度回落至約九成,惟在農曆新年過後也再現爆滿的情況。據了解,明愛醫院病床供應較其他醫院緊張,因深水埗多個屋邨近年相繼完成重建,區內單位數目出現「淨增長」之下,加劇醫療配套供求不足的問題。有明愛醫院醫護人員更透露,內科病房要不斷加開病牀,部分病人更要分流至其他病房處理。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翻查醫管局的數據,留意到公立醫院內科病房於冬季流感高峰期的病床持續爆滿,於過去兩個月內,幾乎全部醫院均試過使用率超過百分之100。其中以明愛醫院的使用率最滿,除了不時在全港公立醫院病床使用率「名列前茅」,於上月24日的使用率,更達到的百分之139的情況。

據悉明愛醫院在流感高峰期要增加至少十多張病床,有病人要睡在廁所附近位置。

據悉明愛醫院在流感高峰期要增加至少十多張病床,有病人要睡在廁所附近位置。

有明愛醫院醫護人員向《星島日報》透露,院內的內科病床較少,一個病房只有約50張病床,但在流感高峰期往往要增加至少十多張病床,而病人往往要睡在廁所附近位置,更甚是平日用來運送病人的流動床上。她更苦笑:「這些加床其實已變成常規病床,由於該院的內科病房的病床不足,所以一些病人更要獲分流至外科或其他專科病房處理。」

對於病房使用率經常出現大幅度的浮動,她表示與天氣有直接關係,因為天氣轉涼會誘發出不少健康問題。「長者很容易受溫差影響,有時天氣突然轉涼,他們的氣管會較易受影響,令呼吸出現問題而要留醫。」

《星島日報》翻查醫管局的數據,留意到公立醫院內科病房於冬季流感高峰期的病床持續爆滿。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翻查醫管局的數據,留意到公立醫院內科病房於冬季流感高峰期的病床持續爆滿。資料圖片

九龍西聯網本身沒有復康醫院,令不少病人只能滯留在急症醫院。疫情下,社區存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據知醫院為減低病人出入社區的次數,亦會要求病人留院等待所有檢查完結才出院。「以往一些情況穩定的病人會獲安排先出院,稍後進行其他後續檢查,但如今大多會要求病人留院等候,但檢查的等候期往往長達一星期以上,變相令病人的住院時間增加。」

翻查資料,位於深水埗內的醫管局轄下醫院,只有明愛醫院。雖然瑪嘉烈醫院也計入九龍西聯網,但位置較為貼近葵涌。而明愛醫院雖然近年已完成第二期擴建,但仍然經常出現「逼爆」情況,這源於深水埗近年有多個屋邨先後完成重建,落成單位數目出現「淨增長」之下,地區人口不斷增加,加劇醫療配套供求不足的問題,令醫護疲於奔命。此外,跟一般醫院不同,明愛醫院鄰近沒有「接收醫院」配合,可以協助分流一些康復中的病人,是導致病床使用率長期「高企」的另一原因。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資料圖片

曾參與明愛醫院管治委員會的深水埗前區議會陳偉明表示,明愛醫院的床位數目只有1000多張,即使近年曾經擴建,但鄰近社區卻急速發展,除了蘇屋邨外,麗翠苑、海迎邨、海達邨和石硤尾邨,近年也先後入伙,加上明年會再有白田邨完成重建,地區人口不斷增加,早年已曾跟明愛醫院和民政事務專員表達,社區配套或未能追上地區的發展,而過去一年在新冠疫情下,工作量再增,更令醫護感到相當壓力。

他亦表示,由於明愛醫院鄰近缺乏「接收醫院」,曾接觸一些長者個案,即使可以轉送療養,也會需要跨區轉介至北大嶼山醫院或慈雲山醫院,難以在就近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往下看更多文章

7旬肝衰竭漢疑遭誤插導管後不治 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

2024年03月22日 14:55 最後更新:15:23

一名71歲肝衰竭男子,在明愛醫院進行靜脈導管植入手術期間,導管懷疑被誤插進頸動脈,其後死亡,死因裁判官裁定,死者死於自然。

明愛醫院。 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 資料圖片

死因裁判官周至偉指,死者入院時已患有嚴重肝衰竭,而導管由靜脈插入動脈為手術已知併發症,沒有證據顯示錯誤植入造成出血等狀況,或輸血過量導致肺水腫致死等,認為院方只是未能阻止死者死亡,裁定死者死於自然。裁判官並無給予任何建議,散庭前向家屬表達深切慰問。

明愛醫院。 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 資料圖片

死者兒子在庭外表示相信專家的看法,期望同樣事件不會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又提到不排除會有後續法律行動。死者太太表示,希望醫管局可以做得更好,不要草率辦事,形容事情相隔四年仍然像「錘仔打心口」般痛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