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開幕,大家都關注中國科技發展,焦點落在中國半導體芯片能否擺脫美國的技術制裁,走出自主自立的新天地。技術的問題就不多說,說一個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著名故事——玻璃蝸牛,大家可以從中找到今天的中國芯片難題,未必是中國之失。

中國確立走科技自主的路。(AP圖片)

中國確立走科技自主的路。(AP圖片)

一直以來,「玻璃蝸牛」被西方認為是中國思想封閉,卻又技術不如人的一宗鬧劇︰隨著中美關係改善,中國向美國提出引進彩色現視生產線,雙方一拍即合,中國工業及貿易代表團與當時擁有先進顯像管技術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進行磋商,對方答允從原先的報價,大減4成之多。1973年,中國組團到美國準備最後的細節,到訪過RCA之後到生產尖端顯像管玻璃的康寧公司(Corning)參觀。

原本是一宗完美的世紀交易,美國取得一宗潛力龐大的訂單,中國得到電視生產技術,不過,康寧公司「畫蛇添足」,竟送給中國代表團一隻工藝精美的玻璃蝸牛,以表合作誠意。問題來了。

由於文革時代未結束,一些人的意識型態很敏感,有人認為康寧送來的玻璃蝸牛,嘲諷中國技術如蝸牛爬行的醜態,於是建議把蝸牛退回,事件幾乎鬧成外交風波,驚動到毛澤東、周恩來這個最高層面,結果中國無緣與RCA、康寧合作,中國原本可以提早引進彩色電視生產線被擱置了。直到中國迎來改革開放的日子,1979年中國轉向日本合作,從日本引進全套的生產技術和材料,不過相關的價錢就比美國原先談好的高出逾倍。

據《維基百科》的詮釋︰「由此使得中國人晚看了至少5年的彩色電視,並造成了7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40多年來,「玻璃蝸牛」成為中國人反思的題目,不過,近日內地經濟學者李子暘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難道美國人不應反思?RCA原本是最先進的電視企業,專業發明不少,然而,RCA早已被時代淘汰,還被其他公司併購,今日的RCA已經停止運作。今天美國彩色電視主要進口,而中國彩色電視生產佔世界市場70%,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因此沒有引進美國電視制式NTSC,國內是用德國PAL的。如果當年RCA與中國合作得成,歷史或會改寫。

有點啼笑皆非的是送蝸牛的是康寧公司,目前是手機屏幕的大生產商,中國是其主要大市場,生意做得很好,牽頭的RCA卻沉沒了。你以為美國芯片掐中國脖子很到位嗎?那不妨回願「玻璃蝸牛」,千萬不要嘲笑中國科技在爬行,因為後果會很嚴重的。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