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京粵直播連線代表委員 在生產一線學習新發展理念

大灣區

京粵直播連線代表委員 在生產一線學習新發展理念
大灣區

大灣區

京粵直播連線代表委員 在生產一線學習新發展理念

2021年03月07日 17:01

南方日報記者與嘉賓在廣州港南沙港區現場連線3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住粵全國政協委員。視頻截圖

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大理論創新,系統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

那麼,「十三五」期間,廣東貫徹新發展理念取得了哪些成績?南方日報記者為你一一梳理。

北京傳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下午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3月6日,南方日報首場「多屏雲學習」走進廣州港南沙港區,在貨物裝載、巨輪來往的碼頭旁,從集裝箱的快速裝卸,看廣東經濟向好的趨勢,並現場連線3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就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新發展理念談感想、說體會。

更加註重環境治理系統性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內蒙古,而且對廣東、對全國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新征程上起好步、開好局意義重大。」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在視頻連線中表示。

「廣東對綠色發展一以貫之,對新發展理念一體落實。‘十三五’期間高水平完成污染防治三年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率達87.3%,全面消除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劣V類國考斷面;從空氣看,空氣質素優良天數比例達95.5%,PM2.5濃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魯修祿說。

魯修祿認為,面向「十四五」,廣東要推進更高水平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深入落實“雙區驅動”戰略,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以協同推進減污降碳為總抓手,轉型綠色發展,推動碳排放達峰走在全國前列;三是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整體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四是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有力支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美麗廣東建設。

對於碳排放問題,魯修祿表示,要實現碳達峰,就要實現清潔化能源供給,一方面高碳能源要進行清潔化改造,另一方面則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光伏、核電等非化石能源,通過更加優化的經濟結構、不斷升級的能源結構,更好滿足居民和經濟發展能源需求。

首場「多屏雲學習」現場設在廣州港南沙港區,讓魯修祿印象深刻。在他看來,港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也是環境保護的重點,建設好發展好港口是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重要內容。

加強產業鏈關鍵技術人才引育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其中人才支撐是核心,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說,近年我國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差距不斷縮小,“差距更多體現在技術轉化和產業水平,關鍵在於產業鏈條上的技術差異,我們還缺乏能夠更好培養產業人才的平台。”

在袁玉宇看來,無論是教授、博士還是產業一線的技能工人,只要能為創新發展作貢獻,就是人才。他建議豐富人才評價標準,加強產業鏈關鍵技術人才引育,建立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轉化研究一視同仁的人才評價機制,更重視實踐和工藝技術積累過程中的經驗。「要留住人才,建議試行專業人才職稱評審機制創新,開通高層次產業人才職稱直接評審、產業緊缺或骨幹人才職稱破格評審綠色通道。」

醫藥、醫療器械等健康產業正成為國際科技和產業競爭焦點。「當前我國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化能力相對較弱。」袁玉宇建議國家大力支持高端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的創新開發,著重突破高性能醫療器械的轉化難題,推動國產替代,降低國內治療費用。

同時,袁玉宇建議,以產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創新資源的配置機制,持續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定位。引導企業、產業端從政策制定到項目研發、產業轉化全周期參與,培育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直至成長為創新領軍企業,「我們還要建立公共服務平台,連結創新前端與製造終端,完善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生態,建議深化國際間開放合作,融通國際國內資源化為己用。」

推動廣東率先實現

碳達峰

如何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間,廣東也提出要更加註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經濟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全省碳排放達峰走在全國前列。

在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看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在此背景下,廣東未來能源的供應主體將逐步向非化石能源過渡,可再生能源將持續快速發展,「十四五」時期應大力鼓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為此,張傳衛建議,新能源不納入「能耗雙控」的考核範疇。他表示,一邊是節能減排的剛性任務,一邊是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能耗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亟待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綠色發展的思維來突破。

張傳衛認為,海上風電已具備平價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基礎,具備成為替代能源的潛力,他建議,加快海洋能源高質量發展,推動廣東率先實現碳達峰。此外,通過大型資料庫建立特大戰略性產業項目的新能源專用供電機制,並進一步健全碳交易和綠證機制。

在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方面,張傳衛建議,要為創新主體走自主可控之路創造良好環境。「創新成果周期長、研發費用投入大,特別是創新使用首台、首批重大設備時,政府應給予市場和資源的特殊支持。而創新成果規模化應用方面,則要突破現有的招投標體制。在非國有經濟重大創新規模化示範項目的融資上,資本和銀行要予以支持,拉動重大創新項目規模化建設,降低項目建設成本。」

一線聲音

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更好提升群眾獲得感

「非常高興走進廣州港現場,看到白、紅、藍集裝箱快速裝卸的繁忙景象。」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在與北京連線時表示,廣州港的火熱場景足見廣東經濟穩步復甦的向好趨勢,也表明了廣東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過去一年,疫情下廣東經濟站上11萬億新台階,結果來之不易。”他感嘆道。

楊新洪分析說,廣東經濟不僅規模再上新台階,而且實現了發展質量的提升:在實現GDP正增長的前提下,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綠色發展成效顯著;新經濟引領整體經濟。新經濟增加值增長3.0%,高於同期GDP增速0.7個百分點;全省「四上」企業增長9.6%。“廣東在全國經濟總量中佔比接近11%,為全國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支撐的作用。”

楊新洪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對於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應該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在我看來,廣東正在通過做強做實戰略支點,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楊新洪舉例說,廣東在「十三五」期間發展基礎上,要注重先進位造業發展,大力推進位造強省建設,降低工業能耗,這既是創新發展也是綠色發展。

「廣東經濟外向度高、市場化程度高,引進先進管理經驗、高質量投資和技術力量都需要開放,這充分體現著廣東的開放發展。」楊新洪說,2020年廣東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萬元,同比名義增長5.2%,接下來要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讓不同區域找准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現場

智慧港口「動起來」 內外循環更暢通

3月6日,廣州港南沙二期集裝箱碼頭內細雨綿綿。巨大的橋吊、停靠的貨輪、各色集裝箱在煙雨中若隱若現,港口作業忙碌不停。

3公里之外,南沙港四期項目工地上,工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建設。目前,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項目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集全球新一代物聯網感知、大數據、雲計算、5G等先進技術於一體,採用全球首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佈置、港區自動化」模式。

地處珠江出海口和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地帶,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的國際門戶樞紐,也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交匯點,要如何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

對此,廣州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益波表示,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努力發揮廣州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交匯點區位優勢,深化港口合作,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港口物流融合起來,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根據規劃安排,廣州港將加快推進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南沙國際物流園等港口重點項目,高標準建設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港口物流體系網路,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暢通大循環、聯通雙循環提供支撐和保障。”李益波說。

南沙保稅港區的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合作倉內一派緊張繁忙場景:一款印有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溯源碼的暢銷嬰兒奶粉從自動帶上傳送出來,工作人員熟練地掃描購貨單,核對電腦信息,快速打包貨品,最後將商品裝進紙箱。

「依託這個溯源碼,我們可以對商品從生產、貿易、流通到消費者的全過程進行全鏈路追蹤。」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數字服務貿易平台總裁於崇剛說,“這個看似普通的貨倉,其背後有一個數字服務貿易平台做支撐,在這裏可以自由、便利地進行全球貿易,商品集聚和分撥、多渠道數字分銷、溯源服務、融資保險都可以在這裏落地。”

據介紹,該數字服務貿易平台運用大數據、物聯網、AI、5G等技術,能對支付、稅務、通關、合同、全鏈路物流信息和服務商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目前,該中心已服務900多家中外品牌商,覆蓋全球138個主力港口和國內28個關區。

在於崇剛看來,國際貿易新型服務體系的建設,背後都離不開數字經濟賦能,如何通過數碼技術建立可視化、智能化的外貿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國際貿易的運營籌劃效率,是平台一直在持續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產業優勢,推動技術創新和跨境貿易便利化,為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作貢獻。」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批約100名廣東省護士陸續抵港於多間公院交流

2024年04月18日 14:03 最後更新:15:00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年初陸續抵港,在多間公院展開交流。除老人科和內科,今次新增深切治療、胃手術科、眼科和內窺鏡科,為期10個半月。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交流期2025年1月完成。他說,廣東護士來港交流不會加重本港醫護人員負擔,下一批交流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醫管局稍後亦會安排本港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讓廣東省護士了解本港醫院收症流程,感受到他們態度積極、求知欲強,他亦學習到內地醫院的護理程序。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來港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說,交流期間參與了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包括與醫生一起為病人插喉等,形容與香港醫護人員合作愉快,亦讓她加深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了解。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