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社會事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2021年03月16日 15:50 最後更新:18:29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最新香港生態足印分析,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 若全球人類皆以港人的模式生活,將需耗用4.4個地球的資源才可滿足港人的消費習慣。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資料圖片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資料圖片

最新報告顯示,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保育主任(生態足印)黎姵延指,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和餐飲及酒店服務(8%)。她續指,跟2019年的報告一樣,食物是本港生態足印的最大來源,其中又以海鮮及肉類佔最高,分別為30%和25%。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資料圖片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資料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行政總裁江偉智表示,最新的生態足印分析揭示港人現時的生活模式並不有利持續發展,而近期的疫情也引出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健康的傷害。他指,必須從個人及社會層面作出改變,包括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例如香港餐飲業可以通過推廣多菜少肉來大大降低本地碳足印。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資料圖片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資料圖片

另外,WWF 和可持續餐飲發展組織 Food Made Good HK合作,推出One Planet Plate平台,鼓勵本地廚師分享環保餐單,推動可持續發展餐飲。 Food Made Good HK 行政總裁Heidi Yu Spurrell 表示,餐飲業界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鼓勵廚師將可持續發展概念帶入食譜中,並同時推動消費者作出環保選擇。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市民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資料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市民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氫能發展策略第二季公布 研究包括氫能車使用隧道風險

2024年03月02日 18:18 最後更新:18:19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說,政府將在第二季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闡述香港氫能發展的挑戰和方向。

香港首個巴士加氫站,資料圖片

香港首個巴士加氫站,資料圖片

黃淑嫻出席一個活動致辭時說,多項有關氫能發展的顧問研究已經完成,包括香港氫能車使用隧道的風險評估。政府已在上月20日就修訂《氣體安全條例》展開業界諮詢,目標是在2025年向立法會提交草案。

她又指出,運輸活動是本港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為達致2050年前碳中和及車輛零排放,香港一直致力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政府已訂下目標在2027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及增加全港充電停車位至20萬個,同時亦將在今年上半年內制訂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的綠色轉型路線圖和時間表。

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資料圖片

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