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好酒越放越香醇 二千多年前的老酒味道又如何?

歷史長河

好酒越放越香醇 二千多年前的老酒味道又如何?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好酒越放越香醇 二千多年前的老酒味道又如何?

2021年03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03月24日 10:03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自去年4月開始到12月,在垣曲北白鵝墓地進行發掘,並在近日發布成果報告,其中一個發現,便是在墓地中出土的銅壺內,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果酒,歷史可追溯回2700多年前,而考古人員們甚至透露了這壺「陳年古釀」的神祕味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考古人員在墓地中發現了多個銅壺,其中幾壺有液體殘留,其餘都已經被蒸發。研究後發現,有液體的銅壺蓋子密封得比較嚴實,幾乎是處於全密封狀態,當蓋子打開後,液體看起來就像是水一樣清澈。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自去年4月開始到12月,在垣曲北白鵝墓地進行發掘,並在近日發布成果報告,其中一個發現,便是在墓地中出土的銅壺內,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果酒,歷史可追溯回2700多年前,而考古人員們甚至透露了這壺「陳年古釀」的神祕味道。

網上圖片

考古人員在墓地中發現了多個銅壺,其中幾壺有液體殘留,其餘都已經被蒸發。研究後發現,有液體的銅壺蓋子密封得比較嚴實,幾乎是處於全密封狀態,當蓋子打開後,液體看起來就像是水一樣清澈。

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化驗液體,從中檢驗出乙醇、乙酸等揮發性有機物質,證實液體應該是古代的酒類遺存,另外成分中還包含了丁香酸,幾乎可以確定出這些酒是以植物果實釀造的果酒。填補先秦果酒研究空白,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禮制、文化、葬俗以及釀酒技術提供了重要資訊。同時,也為研究中國釀酒技術的發展歷程及釀酒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網上圖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垣曲北白鵝墓地項目負責人楊及耘介紹,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下埋藏,使得古代酒液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組成發生較大變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擾,使出土酒液殘留物的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國內外對於古代酒類殘留物的研究,主要採用生物標記物檢測、植物微體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類科學分析手段。

網上圖片

考古人員也透露,這壺「陳年古釀」聞起來的味道就像是「剛下完雨的青草味」,但他們推測果酒最初的香氣可能並不是這樣,只不過放得時間實在太久,於是就只剩下這個味道留存下來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化驗液體,從中檢驗出乙醇、乙酸等揮發性有機物質,證實液體應該是古代的酒類遺存,另外成分中還包含了丁香酸,幾乎可以確定出這些酒是以植物果實釀造的果酒。填補先秦果酒研究空白,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禮制、文化、葬俗以及釀酒技術提供了重要資訊。同時,也為研究中國釀酒技術的發展歷程及釀酒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垣曲北白鵝墓地項目負責人楊及耘介紹,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下埋藏,使得古代酒液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組成發生較大變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擾,使出土酒液殘留物的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國內外對於古代酒類殘留物的研究,主要採用生物標記物檢測、植物微體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類科學分析手段。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考古人員也透露,這壺「陳年古釀」聞起來的味道就像是「剛下完雨的青草味」,但他們推測果酒最初的香氣可能並不是這樣,只不過放得時間實在太久,於是就只剩下這個味道留存下來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中國古代的酒又稱「醴」,傳統上多用果物製作,是一種甜度高、酒精濃度較低的飲料酒,因為味道甘甜所以常見古人愛飲酒,其實就類似現代人愛喝含糖飲料的習慣一樣,也因酒精濃度不高才會有千杯不醉之類的形容詞。

這座古墓被認為是召氏家族太保匽中(燕仲)一支在東周王畿內的采邑公共墓地,先前也曾出土過幾件銅盒,裏面盛滿了混合紅色物質的殘留物,在研究過後發現,應為美白類化妝品的殘留物,並且證實了這些銅盒是源自於2700年前春秋早期的女性化妝盒。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