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辦無聲咖啡店打手語待客 聽障夫婦以誠意打動客人

加油驛站

辦無聲咖啡店打手語待客 聽障夫婦以誠意打動客人
加油驛站

加油驛站

辦無聲咖啡店打手語待客 聽障夫婦以誠意打動客人

2021年04月03日 12:00 最後更新:11:08

店內其中一個廣告寫著:「我不會說話,但我用心為您做咖啡。」

咖啡店瀰漫濃郁的咖啡香味,予人輕鬆休閒的感覺,浙江杭州這家咖啡店亦然,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缺少了店主與顧客的交談聲,因此被當地人喻為「最安靜咖啡店」。店主是一對同患聽障的夫婦,二人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咖啡師培訓課程,經3個月培訓便開成了這家「手語咖啡」。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店內其中一個廣告寫著:「我不會說話,但我用心為您做咖啡。」

網上圖片

「我聽不見,請用筆談。」咖啡店的櫃台上放著如此一個指示牌,顧客都會以枱上的紙筆點單,互相以手語道謝,然後靜待食品送到桌上,整個過程安靜但有序。

網上圖片

聽障人士學做咖啡不容易,陸俊指,一般咖啡師打奶泡,會根據牛奶與蒸氣碰撞的聲音來判斷奶泡的質感與厚度,但聽不到聲音的他們只能用手觸摸奶缸,感受奶泡震動的變化。

網上圖片

「手語咖啡」內,隨處可見不同咖啡名稱、「冰的」、「熱的」、「加糖」、「加奶」等常用語的手語,顧客可邊喝咖啡邊學手語,還可嘗試以手語下單。陸俊表示:「端給他、看我們打手語,對我們說謝謝、感到特別溫馨。他們會用手語打、我感覺很有幸福感。」

網上圖片

咖啡店位於浙江杭州城西一個小社區,人流不大,他們指每天大約能賣出約30杯咖啡,除去成本和開支後,每天大約賺取200人民幣,剛好足以支撐夫婦倆的生活開支。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我聽不見,請用筆談。」咖啡店的櫃台上放著如此一個指示牌,顧客都會以枱上的紙筆點單,互相以手語道謝,然後靜待食品送到桌上,整個過程安靜但有序。

「SIGN COFFEE(手語咖啡)」由一對聽障夫婦於2年前創辦,二人在小時候失去聽力,丈夫陸俊原本是平面設計師,太太楊迪則是陶藝師,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由杭州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的咖啡師培訓課程,短短3個月就學滿師,還開設自家咖啡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聽障人士學做咖啡不容易,陸俊指,一般咖啡師打奶泡,會根據牛奶與蒸氣碰撞的聲音來判斷奶泡的質感與厚度,但聽不到聲音的他們只能用手觸摸奶缸,感受奶泡震動的變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手語咖啡」內,隨處可見不同咖啡名稱、「冰的」、「熱的」、「加糖」、「加奶」等常用語的手語,顧客可邊喝咖啡邊學手語,還可嘗試以手語下單。陸俊表示:「端給他、看我們打手語,對我們說謝謝、感到特別溫馨。他們會用手語打、我感覺很有幸福感。」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咖啡店位於浙江杭州城西一個小社區,人流不大,他們指每天大約能賣出約30杯咖啡,除去成本和開支後,每天大約賺取200人民幣,剛好足以支撐夫婦倆的生活開支。

如今咖啡店開業已經近兩年,夫婦倆打算擴大咖啡店規模,增加收入外,還希望幫助更多殘障朋友就業。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腦癱兒子渴望返學 有愛媽媽入學校做同桌陪讀8年助圓求學夢

2024年03月28日 10:00 最後更新:16:30

內地一名媽媽為實現腦癱兒子的讀書夢想,和他做同桌陪讀8年悉心照顧。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綜合內媒報導,山東威海乳山口鎮中心一對特殊的「同桌」感動了無數人,兩人一起上課一起放學,除了同桌關係外,他們還是一對母子。據悉,來自乳山口鎮的村民于青育有一名被確診為腦癱的兒子張家瑞,面對兒子的病情,于青未有放棄,而是悉心和陪伴,協助他度過重重人生難關。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了不讓兒子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于青毅然辭去工作,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遠赴青島,與兒子一同在醫院居住了四年。2016年,于青發現兒子經過康復治療,基本上已經能夠獨立行走,雖然身體有所缺陷,但智力和語言與其他孩子無異,於是她將兒子送進校園,開啟了他夢寐以求的校園生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兒子,于青選擇做一名陪讀媽媽,成為兒子的同桌輔助他的學習和生活。在上課期間,於青除了幫兒子記筆記外,還要不斷幫他調整坐姿。也正是因為她這8年以來的陪讀,兒子的成績在班級里能夠始終保持優秀。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