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研發微型機械人 可進入人體狹小管道進行微創治療

社會事

中大研發微型機械人 可進入人體狹小管道進行微創治療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研發微型機械人 可進入人體狹小管道進行微創治療

2021年04月08日 16:31 最後更新:16:32

機械人由98%患者人體脂肪幹細胞及2%微量磁性粒子組成。

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由人體脂肪幹細胞組成、可在人體內快速行走的「微型機械人」,未來或可在人體內狹小的管道進行微創治療。

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由人體脂肪幹細胞組成、可在人體內快速行走的「微型機械人」。港台圖片

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由人體脂肪幹細胞組成、可在人體內快速行走的「微型機械人」。港台圖片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指,「生物合成軟體微型機械人」由98%患者人體脂肪幹細胞及2%微量磁性粒子組成,可避開病人自身免疫攻擊。微型機械人呈球體形狀,直徑約100至500微米,厚度尤如頭髮絲,可於人體內狹小迂迴的管道內移動,在肝臟膽管、胰管內進行微創治療。

中大醫學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資料圖片

微型機械人首先需要使用內窺鏡帶到小腸,再使用用磁力導航系統引導機械人到膽管,並透過超聲波形成圖像進行監察。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表示,一般內窺鏡約9至10毫米闊,難以進入人體較窄的管道,而微型機械人則可進入人體微細的管道。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指,微型機械人技術可覆蓋傳統內窺鏡無法觸及的人體器官,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腦部小分支管道等:「可以入去以前見唔到、治療唔到嘅地方!」

有關技術將會展開動物研究及臨床實驗,以驗證技術的安全性及功效。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更新校董會名單 新增5名成員

2023年12月15日 14:37 最後更新:14:38

中文大學在網站更新校董會名單,新增5名成員。

副校長兼秘書長吳樹培(圖)被解僱後,校董會秘書由黃陳慰冰擔任。(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副校長兼秘書長吳樹培(圖)被解僱後,校董會秘書由黃陳慰冰擔任。(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文大學在網站更新校董會名單,新增5名成員,分別是中大副校長潘偉賢、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鄭志雯、醫管局港島東聯網前總監陸志聰、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以及本身是全國政協委員的稅務學會前會長龔永德。

中大。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大。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副校長兼秘書長吳樹培被解僱後,校董會秘書由黃陳慰冰擔任。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