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張椅子引發的外交風波 土耳其總統激怒歐盟委員會主席

博客文章

一張椅子引發的外交風波  土耳其總統激怒歐盟委員會主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張椅子引發的外交風波 土耳其總統激怒歐盟委員會主席

2021年04月09日 12:13 最後更新:12:22

「外交無小事」,哪怕是細枝末節,也有可能醖釀出一場風波。

近日,因為一張小小的椅子,土耳其外交場上,出現了「尷尬一幕」。

當地時間4月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與到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談,主要討論擴大關稅同盟以及加強移民領域合作等問題。

然而,一段現場會談的視頻卻讓民眾「O了咀」。

根據現場視頻顯示,會議室正中央只擺了兩把座椅,埃爾多安請米歇爾在他身旁就座後,馮德萊恩手足無措地站在一旁,「Ehm」了一聲,似乎不確定自己應該坐在哪裡。隨後,馮德萊恩被安排就座於側面米色沙發上,座位要低於埃爾多安與米歇爾,對面是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

美國《政客》網站形容: 梳化,太糟糕了。

美國《政客》網站形容: 梳化,太糟糕了。

一般而言,馮德萊恩與米歇爾通常被視為同等級別的歐盟領導人。馮德萊恩作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領導歐盟行政部門;米歇爾作為歐洲理事會主席,負責代表歐盟27個國家的利益。有點像一個國家內,總理與國家主席的分工。

從這點來看,如此安排並不符合常規的外交禮節。《華盛頓郵報》指出,在這一場合中,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的職級地位要低於馮德萊恩,馮德萊恩應該與埃爾多安及米歇爾享有同等待遇。

《紐約時報》的標題是「兩位歐盟高級官員到訪土耳其,只給男性官員提供了椅子。」《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的標題是「兩位歐盟高級官員到訪土耳其,只給男性官員提供了椅子。」《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從視頻中也可看出馮德萊恩的局促,隨後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埃里克·馬梅的表態也證實了她的不滿。馬梅表示,馮德萊恩對當天的安排感到「非常驚訝」。

有人解釋稱,這樣的座位安排是出於保持社交距離的考量,而並非有意失禮。這番解釋鮮有人買賬。歐盟委員會議員、荷蘭律師索菲·因特維爾德翻出了埃爾多安以往與歐盟機構領導人會晤的照片,照片中三名男性領導人都坐在同等高度的椅子上。因此她認為,埃爾多安此舉並非無意,而是有心。

不少人都在強調外交禮節存在的必要性。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主任伊恩·萊塞表示,設置外交禮節規範就是為了消除外交場合中的戲劇性因素,「這種事情本不應該發生」。

飽受批評的不只是埃爾多安一人,同場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因此事備受爭議。

許多歐洲政界人士將此事部分歸咎於米歇爾,指出米歇爾本可以選擇支持他的同僚馮德萊恩,主動將他的椅子讓給馮德萊恩,但他卻徑直坐了下去。

奧地利前總理克里斯蒂安·克恩直言不諱地說,米歇爾是一個「笑話」。歐洲議會黨團主席索菲·因特維爾德也在推特上直接向米歇爾發問,「為什麼歐洲理事會主席選擇沈默?」

對此,米歇爾回應稱,是土耳其方造成了如今「令人沮喪的」局面,民眾誤認為他對當時的狀況「毫不在意」。他解釋道,繼續推進會議是為了不引起民眾的注意,以免事情變得更糟。

另外,這次的尷尬場景還引發了一場關於歐盟內部機構層級排名的討論。

根據歐盟條約第13條,歐盟機構排序為: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與歐盟委員會。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僅排第4,但在實際情況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職位,是歐盟中地位最接近政府首腦的代表。

部分歐盟官員試圖淡化此事的影響,強調土耳其相關事項中,歐洲理事會的層級略高於歐盟委員會。他指出,歐盟關於土耳其的戰略決定主要由米歇爾領導的歐洲理事會負責,而不是歐盟委員會。

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馬梅迅速反駁此種解釋,在經濟合作和人員流動方面,是歐盟委員會負責與土耳其打交道。馬梅堅稱,馮德萊恩與米歇爾都是歐盟機構領導人,他們有著同等的層級地位。

這「尷尬一幕」,或會今土耳其和歐盟關係蒙上陰影。

近些年來,土耳其與歐盟一直「齟齬不斷」。據《紐約時報》報道,雙方在移民問題、海上邊界以及海關安排等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最近幾個月,土耳其反復強調希望改善與歐盟的關係,恢復其加入歐盟的進程,此次會晤的目的就是試圖建立積極的雙邊關係。

一名匿名歐盟官員表示,此事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政治事件。自2016年以來,歐盟與土耳其之間的關係一直緊張,雙方正在嘗試謹慎地和解。

如今正值土耳其與歐盟間的關鍵時刻。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本次尷尬的外交事件觸及了包括性別歧視在內的許多熱點問題,可能會給會議蒙上一層陰影。

值得注意的是「尷尬一幕」發生的時間,兩周以前,埃爾多安剛剛宣佈退出《伊斯坦布爾公約》,那是一項旨在保護婦女權益的國際條約。

此事一出,多家外媒都認為這再次體現出土耳其忽視女性權益的現狀。有網友發佈現場圖片,寫道「她是主席,不是秘書。」一時間,「給她一把椅子」(GiveHerASeat)「沙發門」(Sofagate)「女性權益」等詞條衝上熱搜。

有推文指「她是主席,不是秘書」。推特截圖

有推文指「她是主席,不是秘書」。推特截圖

會談過後,馮德萊恩自己也對土耳其的婦女權益保障問題表示擔憂。「我對土耳其退出《伊斯坦布爾公約》深感憂慮,這事關婦女兒童不受暴力侵害,這顯然是個錯誤的信號。」

3月31日,世界經濟論壇發佈了《2021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其中涵蓋了經濟、政治、教育與衛生等多個領域,土耳其在156個國家中排名第133位。

無論歐盟與土耳其達成了怎樣的協議,此事都清楚地凸顯出,歐盟與土耳其在價值觀念、多樣性、包容性以及性別平等方面的觀點並不一致。國際危機組織土耳其問題專家Nigar Goksel補充道,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此次會晤如此安排,時機都很糟糕。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海關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