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評專論:50條命無官員下台 蔡想什麼?

兩岸

中評專論:50條命無官員下台 蔡想什麼?
兩岸

兩岸

中評專論:50條命無官員下台 蔡想什麼?

2021年04月10日 16:01

(評論員 林淑玲)台鐵太魯閣號列車2日出軌釀成5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慘劇,頭七都過了,尚無官員下台負政治責任,十分罕見。蘇貞昌不批准「交通部長」林佳龍辭呈,傳出是為築防火牆怕燒到自己。綠營急於擦脂抹粉護航的說法窘態畢露,其源頭無非是困於台海戰雲密佈,內外交迫,蔡政府只想趕快清理戰場,防止失控。

一個50人死亡的公安事件,且是人禍,沒有官員下台負責,舉世罕見。就算是在台灣,2000年7月「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堃為四名工人在八掌溪被水沖走下台;2009年9月「行政院長」劉兆玄為八八水災下台,不論藍綠執政都有前例。這次火車出軌,分屬民進黨不同派系的林佳龍與蘇貞昌暗鬥意味濃厚。林佳龍遞了辭呈後公開在「立法院」點名2018年普悠瑪列車出軌18死後的144項建議事項「交通部」沒預算可做,應提升到政院處理,講得很白。

對蘇貞昌未批准林佳龍辭呈,林佳龍所屬「正國會」人士接受媒體訪問痛批,「出這麼大的事林佳龍下台是必然,蘇不准辭是為了築防火牆,讓林繼續成為箭靶,避免這把究責之火,延燒到自己身上」。「正國會」龍頭游錫堃曾為八掌溪事件下台,應也是「正國會」不滿蘇貞昌如今還穩如泰山的一個點,何況兩位昔日「綠天王」本就不太對盤。

現年57歲的林佳龍志在大位,若發生這種事還不辭,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台鐵,將是他一生的污點,從此會扛罵名,也不用再想大位了。「正國會」放話後,外界把箭頭對準蘇貞昌,批蘇戀棧。然而蘇要不要走,豈是蘇本身可以決定的?如果蔡英文要他走,他怎能不走?會搞到這般難堪,想走的走不了,沒走的又被罵,重點是蔡的態度。

蔡英文不想把事端擴大可想而知。最近台海周邊戰雲密佈,日前中國大陸航母遼寧艦入西太平洋,美羅斯福號駛進南海,尖銳對峙。從3月到4月,只要美國、台灣有大動作,大陸軍機便頻繁進出台灣周邊,一日少則數架,多則10架、20架,從清晨到午夜。台軍方在「立法院」的報告也直言,「美中爭霸台灣首當其衝為競逐熱點,台海衝突風險升高加劇台海軍事衝突風險」,而且相信除了台官方每天公佈的共機動態報告,應有太多台灣民眾所不知道的事在暗潮洶湧。

在此情況下,無限親美的蔡政府最關心的必然不是內政。

內政方面,只要蘇貞昌穩住,再配合「立法院」黨團的多數席次,以及1450大內宣,不出事,不要擴大事端就好。蘇貞昌在「閣揆」位子上還可以當蔡英文的盾牌,有事情就罵蘇,不會罵到她。因此在台鐵太魯閣號出事後,蔡明顯是沒有要蘇下台的意思。蘇不下台也要拉住林佳龍,免得蘇成為箭靶,才會發生現在的連環套。

再者,現在蘇貞昌若下台誰來接?也是大問題。

外界普遍都認為頭號人選是桃園市長鄭文燦,但志在大位的鄭即使要接「閣揆」也不會挑在這種時候去接這爛攤子。鄭文燦日前公開力挺蘇貞昌看得到他的心機。蔡政府「閣揆」接班人選,除了鄭文燦,還有「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以最近的台海局勢,「國安會」現在更是火線機關,陸委會、「國安會」才剛完成改組,仍在磨合中。在此情況下,蘇貞昌若下台茲事體大,蔡英文才要全力挺住他。

台鐵列車出軌重大傷亡,現在重心皆放在追查肇事責任、檢討台鐵、賠償善後等等,綠營全力壓下追究政治責任的聲音,連台鐵局長為何懸缺三個月,傳出是蘇龍內鬥也閉口不談。國民黨反正沒什麼戰力,民進黨靠既有的機制就可把事情壓下來,馬上又拋出要國民黨改黨徽等事轉移焦點。民進黨政府現在只要美國幫忙把台海穩住,可以繼續執政,繼續勝選,其他都要趕快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火車的事再過一個月大家都漸漸淡忘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