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的經濟隨著東京奥運會的舉辦而起飛。之後是東京與大阪高鐵"夢之超特急",七O年大阪博覽會的舉辦,而被全球確認及推崇。七O年我在荷蘭鹿特丹港海邊與一個年青小販聊天,邊吃他泡製的薯條,他指着一艘進港的日本貨櫃船說,每周有三四艘運來大量日本商品,這裏流行松下、索尼,飛利浦被打趴下了!邊說邊嘆息,我心裏想,又是個與我相似的、關心國家大事的年青人!

   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商品在美國攻城掠寨,連美國傳統佔優的汽車業也步步退縮。美國學者出了本“日本第一"的書,從管理學角度分析日本的高明,連"論資排輩”,及"終生聘僱"都列為天大優點及成功要素。

   日本人的敬業,重視品質,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成為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和支柱。

   隨着美國人寫的"日本第一",日本右翼分子寫的"日本可以說不"相繼出籠。

   當時我國開始改革开放不久,正如飢似渴地吸收外國發展經驗,不但歐美,連日本及"亞洲四小龍"也成為學習及仿效對象。"公知"們以此貶低本國文化和經建成就,更多的實幹者則以吸收學習的理論和經驗改造自身工作,目標是國家的"四個現代化"。

   日本文化長期受中國影響,在我國的強隋強唐時代,把我們很多好的東西學了。到十九世紀,中國被異族統治百多年,國民素質及國際地位大步後退時,日本人无情地拋棄了中華文化,脱亞入歐,反過來對昔日的老師舉起屠刀,走上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時至今日,由1995年處巔峰算起,日本已"衰"了二十五年!日本還"第一“嗎?對美國的脅迫,日本有過"說不“嗎?

   一個本來"如日中天"的大國,其"興也勃然","衰也忽然",能不令人感嘆?在世界市場上,中日的角色已互相調換了。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