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萊恩·迪斯將於12日主持一場關於半導體和供應鏈的CEO峰會。目前已有19家企業確定參加,包括台積電、三星電子等。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並不領先。比如先進的7納米製造工藝,全世界也只有台積電及韓國三星兩個製造商,美國公司已失敗出局。

美國試圖用芯片來卡中國科技發展的“脖子”,但受影響的只是個人手機產品,在關鍵領域中國並未陷入他們期望的困境。華為在美國集中力量打壓之下,2020年度業績仍然強勢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幅度高於美國GDP增長。

早在2016年,習近平主席提出通過“基礎研究”,做具有“通用性”“殺手鐧”“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事實上,中國科技人員已經取得了顛覆性成果,舉例如下:

一、在半導體基礎研究領域,中國彭練矛院士的碳基芯片用碳基替換傳統的矽基,使用幾十納米工藝就能實現7納米的能力。

二、航天科工主導的“中國體系”,基礎軟件創新突破了單個硬件能力極限,解決了關鍵領域高性能係統依賴外國的“卡脖子”問題,金融、電信、能源、交通等領域均已進入實戰,碩果累累。

三、使用成熟工藝的國產CPU實際可替換外國千萬元人民幣級的高端小型機,能力無差別,成本則下降7成以上,而且數十天就可完成替換。在“中國體系”裡,13台個人電腦與英特爾服務器性能相同,成本極低,照樣能實現關鍵系統的正常運轉,而整個中國數以億計的個人電腦,也不是誰說斷供就能斷供的。

四、美國開源數據庫也不是“中國體系”的對手,其硬件、人工、電力成本也高於“中國體系”,且在相同硬件條件下,其性能落後“中國體系”。這個基礎、核心技術只有中國有,美國沒有,如果美國開放市場,IBM、英特爾和甲骨文等沒有競爭力,都會消失。

其實, 中國從來都是在美國封鎖的情況下發展的,譬如中國的太空科技非常先進,但是美國在太空科技方面對中國實施100%的封鎖。結果,中國人靠自己創新,取得 一個又一個的突破。美國針對中國高科技的制裁措施,只會使中國在壓力下創造力大幅暴發。

張偉強 工程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