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樂玉成訪問全文睇 香港分裂分子受審罪有應得 美打台灣牌是「危險的牌」 制裁新疆是「強逼貧困」

博客文章

樂玉成訪問全文睇 香港分裂分子受審罪有應得 美打台灣牌是「危險的牌」 制裁新疆是「強逼貧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樂玉成訪問全文睇 香港分裂分子受審罪有應得 美打台灣牌是「危險的牌」 制裁新疆是「強逼貧困」

2021年04月18日 11:18 最後更新:11:22

2021年4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接受美聯社大中華區新聞總監森次健(Ken Teizo Moritsugu)專訪,樂玉成談到中美關係時話,中美之間應是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作為對世界負有特殊責任的兩個大國,中美要全力避免對抗,尤其要避免人為製造對抗。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接受美聯社訪問。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接受美聯社訪問。

樂玉成談及香港時,被問到一些「民主鬥士」正在接受審判,有人認為香港民主出現倒退。他表示,那些反中亂港分子不是甚麼反對派、「民主派」,而是分裂分子和暴徒,受到審判是罪有應得。

樂玉成又提醒美方打「台灣牌」是一張危險的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的紅線,中方絕不允許越線行為,「我們永遠不會允許台灣獨立」。

講到新疆問題,樂玉成話,美國及西方搞有罪推定、藉口「強逼勞動」制裁新疆企業,樂玉成表示,新疆不存在強迫勞動。勞動者自願簽訂勞動合同,權益得到保障,享有自己的勞動成果,在新疆摘棉花是高收入工作。美國及西方制裁的真實意圖根本不是保護人權,而是破壞新疆的穩定,遏制中國的發展。制裁的結果是破壞了當地人權,在新疆人為製造「強逼失業」、「強逼貧困」。

中國外交部發布樂玉成接受訪問的內容。

中國外交部發布樂玉成接受訪問的內容。

以下為訪問文字實錄:

森:非常感謝您百忙中接受美聯社的專訪。我們都知道,現在對中國和美中關係來說正值關鍵時期,我們的觀眾和我本人都非常期待聽到您如何評價21世紀的美中關係。

樂:很高興接受你的採訪。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如何相處事關重大,必須要處理好這對重要的大國關係。拜登政府執政以來,中美之間出現一些積極互動。兩國元首除夕通話,互致新春祝福,還長時間討論了雙邊關係,為兩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上個月安克雷奇對話雖然開場白有點出乎大家意料,但總體是建設性的、有益的。雙方工作層正就落實對話共識和成果積極開展工作。這說明中美對話總比對抗好,對話可以增進相互瞭解和信任,為合作創造條件。如果不對話,一切無從談起。

美方將中國視為“最嚴峻的競爭者”,並以競爭、合作、對抗來定義中美關係,我們對此並不贊同。美方過於突出兩國關係中的競爭和對抗因素,對合作則輕描淡寫,這種做法未免太消極,缺乏進取精神。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競爭難以避免,但我們主張競爭應該是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作為對世界負有特殊責任的兩個大國,中美要全力避免對抗,尤其要避免人為製造對抗。我們還應該盡可能擴大合作,因為雙方都能從合作中受益。我們常說,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當然,合作應該是平等的、互惠的,而不是單方面提要求、拉單子。英文中“CO”這個首碼是共同的意思,不是單方面想合作就合作,于我有利的就幹,於我不利的就不幹。

森:您是否有直接對拜登政府講的話?拜登政府執政將近100天,人們對其執政理念和風格有了更多瞭解。您如何評價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在哪些問題上中美可以開展合作?

樂:今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50周年。50年來,中美關係取得的成就超過任何預言家的想像,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中美交往歷史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就是中美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和平共處、互利合作、共同進步。遺憾的是,現在美國國內有一種不良風氣,就是比賽誰對華更強硬,而且把它作為“政治正確”。有些美國人不承認14億中國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不接受中國走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很危險,會把中美關係帶入歧途,把世界引向災難,此風不可長!我們不能太短視,而要放眼長遠,審時度勢,牢牢把握和平、合作的大方向,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確保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中美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正進行合作,例如為對方常駐本國的外交人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作出互惠安排。這兩天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正在中國訪問,商談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些都是積極的、應予鼓勵的合作。

森:您提到了克里訪問上海,我們都很想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因為會談都是閉門進行的。您能否透露他們具體談了什麼內容?氣候變化被視為美中可進行合作的領域,但我們也聽到拜登政府有些強硬表態,希望中國在氣變問題上做更多。下周美國將主辦氣候變化峰會,美方希望中國在氣變問題上作出更多承諾,您是否能就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樂:中美兩國氣候問題特使正在上海進行磋商,明天會發佈相關消息。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過密切合作。奧巴馬政府時期,兩國曾共同發表有關氣候變化的三個聯合聲明和一個合作檔,為推動達成《巴黎協定》作出重要貢獻。後來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協定,嚴重干擾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現在拜登總統宣佈美國回來了,我們表示歡迎。回來了就要留下來,並要加倍努力彌補過去“退群”造成的損失。我們期待美方在氣變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中方已經收到拜登總統給習近平主席發來的與會邀請,正在積極研究。中方將在會上發出積極的信號、合作的信號、負責任的信號。因為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你們應該也看到了,中國比過去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老百姓更滿意了。同時,我們非常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自主貢獻目標。這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很不容易。有些國家要求我們把時限再提前,這不現實。中國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在應對氣變方面處於不同階段,就好比中國還是小學生,美國和有關發達國家已經是中學生了,現在要求小學生和中學生同時畢業,這是揠苗助長嘛。發達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大體需要50至60年,而中國將力爭30年,已經很了不起了。中國將繼續秉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全球減排行動作出更大貢獻。如果你認真看看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就會發現其中增加的相關約束性指標突出了碳達峰導向。我們會說到做到,全力爭取如期實現既定目標。

森:您提到美方應加強努力,彌補退群造成的傷害,您有什麼具體建議嗎?

樂:美國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在應對氣變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和技術支援,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轉型,真正發揮示範作用,而不是一味指責、甩鍋中國。

森:下面我想轉到人權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中之間分歧很大。我們也聽到,拜登政府在涉及新疆、香港方面有很多聲音,美中之間也有很多言論交鋒。這個問題看起來很難處理,美中將如何彌合分歧?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是否會影響到其他雙邊問題的進展?

樂:中美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兩國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在人權問題上有分歧是正常的。但關鍵是不能把分歧點變成衝突點,更不能以人權為藉口干涉他國內政。不要在人權問題上好為人師,當教師爺。人權的內涵很豐富,不同國家、不同族群有不同的人權訴求。對於敘利亞、利比亞的難民,他們對人權的訴求是要生存,要工作,有飯吃。即使在美國,不同的族群也有不同訴求。被員警“跪殺”的佛洛德的訴求就是要能呼吸,廣大非洲裔美國人的訴求是“黑人的命也是命”,受到不公正對待甚至暴力威脅的美國亞裔的訴求是免於傷害、恐懼和歧視。

人權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具體到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人權實踐。就拿抗擊疫情來說,國際公認有效的抗疫做法是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隔離14天。但是有的人就是不願戴口罩,也不願保持社交距離,照樣聚集聚會,隔離也就象徵性的3天、5天。中國政府堅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將1100萬人的城市武漢封了76天,當時還有人指責我們違反人權、限制自由,事實證明我們恰恰是保護了人權。但我們並沒有把我們的做法強加於別的國家。既然有人願意以生命為代價,甚至以死亡幾萬、幾十萬人的代價來維護其不戴口罩的權利,維護其所謂自由與人權價值觀,那我們也無話可說。回到你剛才的問題,避免因人權分歧影響合作的最好辦法就是相互尊重、平等對話、互不干涉。

今年是“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當年美國就是以“人權高於主權”的口號對敘利亞、利比亞等國進行干預,被稱為“阿拉伯之春”。但是現在十年過去了,“春天”在哪裡?看看那裡多少人饑寒交迫,多少人無家可歸,戰亂使他們失去了可以發展的十年。而那些實施干預的人他們真的是為了保護這些國家的人權嗎?他們製造的是人權災難!這個教訓很深刻。現在沒有人再說“阿拉伯之春”了,因為結果我們看不到“春天”,有的只是戰亂、饑餓和難民。我們不能讓這種悲劇重演。

森:下面問新疆問題。這個問題好像成了中國和西方國家一個很嚴重的分歧點。去年,美國對6家新疆企業實施了制裁,對新疆的棉花和番茄出口也進行了制裁。想問您這些制裁對新疆的企業和出口有何影響?

樂:問題的關鍵不是“制裁的影響”,而是“制裁的原因和動機”。美歐一些國家制裁新疆企業所謂的“理由”就是“強迫勞動”,甚至還說“種族滅絕”。但是,證據在哪裡?誰裁定的?他們的做法是先扣帽子,認定有“強迫勞動”“種族滅絕”,然後發起制裁,然後再向我們提出要去新疆調查、找證據,這不是典型的有罪推定嗎?

實際上,對於“強迫勞動”,美國人可能更熟悉。因為“強迫勞動”是奴隸制產物,美歐國家有數百年販賣、虐待和歧視黑奴的歷史。當年的黑奴被強迫勞動,他們沒有人身自由,沒有任何權益,也不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但是新疆的勞動者是自由的,他們自願簽訂勞動合同,權益得到保障,享有自己的勞動成果。而且,在新疆,摘棉花是一個高收入工作,好多人爭先恐後報名參加。更何況新疆全區棉花機播率達到100%、機采率達到70%,不可能存在強迫勞動的現象。近日,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上海代表處發表聲明稱,按照BCI的審核原則,新疆沒有發現一例強迫勞動現象。

被制裁的新疆企業都是合法註冊、合規經營,企業員工都對工作非常滿意。制裁顯然損害了這些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新疆老百姓的利益,而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棉花等產品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他們口口聲聲說保護新疆的人權,反對“強迫勞動”,但是他們制裁的結果是破壞了當地人權,並在新疆人為製造“強迫失業”、“強迫貧困”。他們的真實意圖根本不是保護人權,而是破壞新疆的穩定,遏制中國的發展。新疆很多棉農都說,“新疆的棉花是白的,但是製造謠言、對中國搞制裁的人的心是黑的”。

我這幾年也去過新疆,親眼看到新疆現在處於歷史上發展最好、最穩定、最安定的時期,那裡已連續四五年沒有發生暴恐襲擊案件。當地的百姓都過著幸福的生活。僅2019年新疆就接待中外遊客2億多人次。許多企業紛紛到新疆投資。有穩定才有發展,我覺得這是新疆治理的重大成果。新疆是開放的,我們歡迎大家去看看。近幾年已經有100多個國家的1200多位各界人士到新疆參訪,親眼見證了新疆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和宗教信仰自由。我聽說你下周要去新疆,希望你在那裡多走走、多看看,把一個真實的新疆展現給世界。

森:在新疆問題上,中美之間以及中國和西方之間信任非常薄弱。美國越來越不信任中國,覺得中國對資訊進行控制。而且似乎聯合國也不能無障礙地去新疆參訪。剛才您說新疆沒有強迫勞動,但如何讓世界相信、讓美國相信這些資訊是真實的?

樂:美國不相信我們說的話,因為它心裡有鬼,它搞的是有罪推定。中國外交部、新疆自治區政府已多次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新疆的情況,但是他們都不信。他們信什麼呢?他們信個別反華分子的“偽報告”,他們信幾個東突分子“編故事”,他們信一些西方媒體的“假消息”。假消息害死人。當年,美國憑一袋洗衣粉就入侵伊拉克,用一個擺拍視頻就干涉敘利亞,給地區帶來深重災難。他們不信、不聽、不報導真相,這就是人們說的“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新疆是開放的,大家都可以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邀請外國記者去。但是有些人不敢去。我們邀請一些西方國家的使節訪問新疆,他們到現在都還沒做出決定。怕什麼呢?我們歡迎他們到新疆訪問、考察,但是不能來進行所謂的“調查”。就像朋友來家裡做客,我們歡迎,但如果到我家來翻箱倒櫃,挖地三尺,要找所謂的“犯罪證據”,我當然不歡迎。你也沒有這個資格來調查,誰給你這個權力?凡是去過新疆的外國朋友,都對我們的治疆政策予以高度評價,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這是我們自信的來源——我們做得好,不怕大家去新疆看。

森:我想問關於香港的問題。最近香港選舉法有了一些修訂,特別是關於立法會的選舉。我們也聽到一些“民主鬥士”正在接受庭審。有人認為香港的民主出現倒退。我想請您介紹一下香港今後的發展前景。我本人也曾經跟一些香港的居民交流,即使是那些不支持上街抗議遊行的人,好像也擔心20年後的香港會不會變得像中國內地的一座城市。西方的民主和中國共產黨的治港模式之間也有某種角力。未來香港會不會變得越來越像中國大陸?

樂: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同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就像香港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香港的治理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別國的法律。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這是改變不了的。

香港模式就是“一國兩制”。香港回歸24年來,“一國兩制”取得巨大成功,但香港一些治理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法律制度存在明顯缺陷和漏洞,需要進行修改和完善。去年我們頒佈了香港國安法,今年修改完善了香港的選舉制度,不是要改變“一國兩制”,而是要完善“一國兩制”,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確保香港長治久安。20年後的香港只會更穩定、更繁榮,人民生活更幸福,不會有別的選擇 。

我們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主要是要落實“愛國者治港”這一基本原則。這不是新的要求,這是鄧小平先生在香港回歸前就提出來的,也是基本法所要求的。愛國者治理也是世界通行的政治倫理和普遍實踐,包括美國。一個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不效忠、還要搞香港獨立的人,怎麼能有資格參與香港治理?我相信美國也不會允許不遵守憲法、不熱愛和不效忠自己國家的人當議員或閣員。那些反中亂港分子不是什麼反對派、“民主派”,他們是分裂分子和暴徒,受到審判是罪有應得。

我們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做法得到了廣大香港民眾的支持。民調顯示,超過七成香港居民贊同,還有230多萬香港居民連署支持。

森:我下面想問關於臺灣的問題,您也知道拜登派遣了一些前議員和前政府官員,包括一名前議員和兩名前國務院的官員,就是所謂的一個“低級別代表團”訪問臺灣。而特朗普政府曾派了現政府官員去臺灣。外界分析認為,拜登想要借此既表現對臺灣的支援,又不想惹惱中國,您對此怎麼看?

樂: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和退讓的空間。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無論是低級別還是高級別。美國不要打“臺灣牌”,這是一張危險的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的紅線,我們絕不允許“越線”行為。

森:美國有很多人猜測中國可能會比預期更早把臺灣重新納入大陸治下。中方是否有臺灣回歸的時間表?

樂:中國國家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和大勢,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我們永遠不會允許臺灣獨立,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統一的立場堅定不移。我們願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不承諾放棄其他選項,任何選項都不排除。

森:也就是說在臺灣回歸方面,中方並沒有時間表,當前這個情況可以持續很多年?

樂:這是一個歷史進程。

森:下面我想轉到南海問題上,這個問題也是存在多年了,而且是有起伏的。最近我們也聽到了菲律賓關於與中國的爭議島嶼問題提出了一些抗議,美方也表示了對菲方的支持。我今天主要想問的並不是針對菲律賓方面,我想問中國和美國的海軍或者海警船能否同時在南海存在?美方在這裡的軍艦存在了很長時間,中方是否認為美方必須離開南海?

樂:首先,南海距離美國本土有7000多英里,但對中國來說是家門口。美國大老遠跑到南海來,而且還開著軍艦、戰機,帶著武器。據統計,過去一年美國向南海派出軍機約4000架次,軍艦130多艘次。美國到南海來幹什麼?南海這個地方本來風平浪靜,偏偏美國在這裡不斷地炫耀武力,興風作浪,製造事端。南海正常航行與飛越不存在任何問題。至於美國能不能來南海?我給你打個比方,你家門口的路通常行人可以來來往往,但是如果有人在你家門口拿著武器耀武揚威,秀肌肉,甚至還向你家裡窺探張望,長期逗留不走,那就是一種挑釁、一種騷擾、一種威脅,當然遭到堅決反對。所以關鍵是在這裡幹什麼,而不是能不能來。

  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方。中國正與東盟國家通過外交管道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希望美國能夠多做有利於地區穩定的事,不要挑釁、挑事,這很容易導致“擦槍走火”,引發不必要的麻煩。維護海上安全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中美可以就海洋開發與保護等開展合作。

森:但是從美國政府的觀點來看,中國在南海搞了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填海造陸等,美方認為這是挑釁行為,中方作何回應?

樂:南海島礁是我們的固有領土,我們在自己的島礁上修建設施,改善當地條件,便利船隻往來,保障航行安全,這些都是正常的,無可厚非。

森:我想回到比較宏觀的問題上。在過去的10年、20年乃至40年期間,中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實力都有了很大的增長。您如何看待今後中國外交政策的走向?中國外交的目標是什麼?

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人類進步作貢獻,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於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外交的基石,已寫入中國的憲法。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也給世界帶來了更多機遇,作出了很多貢獻。但是不管中國如何發展變化,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會變,不稱霸、不搞擴張、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方針不會變。我們的確比過去富了、強了,但我們富而不驕、強而不霸。我們不認為國強必霸,但我們堅信國霸必衰。

中國的發展不是為了超越誰、取代誰,也不是為了和誰爭世界老大,而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發展會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創造更多合作機會,為世界穩定作出更大貢獻,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國作為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捍衛以《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拜登政府說美國將重回多邊主義,我們希望美方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而不是搞小圈子。多邊主義應該是包容、合作,而不是排他、對抗、分裂。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搞“四邊機制”、七國集團或十幾個國家的同盟,這不是多邊主義。多邊主義應是全球性的,包括世界所有國家。面對疫情等一系列嚴峻挑戰,我們要營造全球合作的大氣候,而不是拉幫結派的小圈子。

森:隨著世界形勢發生變化,今天您願意跟我們分享新的外交政策或思路的轉變嗎?

樂:在結束今天的採訪前,我想與你分享四點體會和感受:

第一,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看好。我們頒佈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經繪製了中國未來5年和15年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們將致力於高品質發展,致力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就意味著中國將更加開放,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更大的市場選擇和更加廣闊的合作前景。

第二,關於中國外交,我們主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其中很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們認為在國際大家庭當中,每個國家都是平等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高人一等,高高在上,更不應該把其他國家分成三六九等,貼上“威權國家”“失敗國家”甚至“無賴國家”等各種標籤,這都是不允許的,也不符合主權平等的原則。中國對世界各國一視同仁、平等相待。我們對他國既不仰視也不俯視,而是平視。

第三,中美關係要撥亂反正。拜登政府正面臨一系列國內問題,特別是抗擊新冠疫情和促進經濟復蘇。要解決這兩大問題,沒有一個合作的、健康的中美關係是難以想像的。我多次說過,中國不是美國的對手,更不是敵人,而是美國的抗疫隊友和發展夥伴。美國不能把隊友當對手。尤其在當前面臨疫情挑戰的形勢下,中美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共克時艱。

最後還想對你們記者提一點希望。希望你們能夠向世界更多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講這個,就是因為我發現一些西方記者不負責任、昧著良心對中國進行攻擊抹黑。他們用“灰黑濾鏡”醜化中國、用“移花接木”歪曲中國、用胡編亂造抹黑中國,結果就是誤導民眾,毒化輿論,甚至還會把決策者帶進溝裡,給世界帶來災難。我剛剛提到的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都是教訓,不能讓悲劇重演。你們應該學習你們的前輩——美國記者愛德格·斯諾。他在中國革命異常艱苦的時期,克服困難深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陝北地區進行實地調查採訪,和中共領袖毛澤東、周恩來以及紅軍戰士、當地老百姓結下深厚友誼。他的報導向世界展現了真實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紅軍。我希望你們都成為新時代的斯諾,多深入瞭解中國,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展現給世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俄羅斯車市掀起「中國熱」 看看中國車是如何在俄「攻城略地」

2024年04月17日 13:43 最後更新:13:50

多年來,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在內的東斯拉夫文化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幹什麽都學得很快」。現在,這句話被中國的汽車製造印證了。

俄烏衝突爆發後,在外國汽車品牌紛紛撤離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空白快速被中國品牌的汽車填補,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供應和銷售在2023年快速增長。截止2023年底,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飽和度已接近頂峰。

中國汽車不再是俄羅斯汽車市場上的「補充」車型,而在銷量排行榜上占據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是如何在俄羅斯「攻城略地」的?現如今,俄羅斯人為什麽偏愛中國汽車品牌?

2023年的前十個月,俄羅斯進口乘用汽車103萬輛,大約是去年的3倍。進口汽車總數的60%以上是新車,剩下40%左右是二手車。2023年俄羅斯新車市場的主要進口來源是中國(約占全部供應量的80%),日本是二手車的主要進口來源(其份額為54%)。

在俄羅斯市場,最受歡迎的進口新車品牌是奇瑞(占比39%,包括奇瑞及其下屬品牌歐萌達Omoda、星途Exeed)、長安(10%)、吉利(8%)。

據autoAstat網站統計,2023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達到創紀錄的55.3萬輛,是2022年銷量的4.4倍。2023年俄羅斯一共進口了中國品牌汽車約80萬輛(同比增長6倍)。目前,俄羅斯還有未售出中國汽車庫存約24.7萬輛。

兩年前,俄羅斯被西方制裁伊始,俄羅斯的汽車市場出現了嚴重的短缺情况。反觀現在,由於從國外市場大量進口,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甚至開始出現「過剩」,在這種情况的背後,中國汽車出口的旺盛功不可沒。

填補高端市場需求是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具有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遭到制裁以來,俄羅斯的汽車價格一直上漲,但質量還是難以令人恭維。2023年的9月至10月,俄羅斯乘用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40萬盧布,而中國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為320萬盧布。

對比之下,俄羅斯人更願意選擇價格略高、但質量却遠超俄羅斯本土品牌的中國汽車。

由於中國汽車的大量出海,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逐漸飽和。車企間內卷的競爭導致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在2024年甚至出現了降價趨勢。

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進口汽車中的份額從2021年的10%猛增到2023年的92%。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維持下去,到2024年,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上就會出現相互競爭的情况。

自2023年年初起,俄羅斯本土汽車企業的製造成本上漲了18%,這嚴重影響了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的競爭力。現在,一些中國品牌在嚴峻的「同行競爭」態勢下,還紛紛降低了價格。

這並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進軍俄羅斯市場,但今天中國車企面臨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幾乎騰出了所有的市場空間,競爭降到最低,總體市場形勢和現有的俄羅斯遭受的制裁讓中國企業也能够充分享受俄羅斯政府給他們的優惠政策(而不是以前的口惠而實不至)。中國企業實際上已經接管了俄羅斯現成的、但仍處於閑置狀態的優質經銷商網絡。

長遠來看,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將長期占據俄羅斯汽車市場高達80%以上的份額。

俄羅斯人喜愛中國汽車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有面子,中國汽車看起來非常漂亮。比起「傻大黑」的俄羅斯本土汽車,中國車看起來「高端」得多。

其次,大部分西方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後,俄羅斯人的選擇範圍急劇縮小。如果一個俄羅斯人想要買一輛稍微好一些的車,那麽他只能買一輛拉達LADA(俄羅斯本土品牌),或者買一輛中國車,基本沒有第三個選擇。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面對中國車企汹涌而來的競爭潮,俄羅斯政府也不甘本國的汽車製造就此「躺平」。他們正在為發展俄羅斯本土的汽車企業而操心,不僅計劃要增加新車産量,還計劃要加大宣傳,號召本國人開本國車,增加本土車銷量。

「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汽車供應已暫停,這導致日本、韓國和歐洲品牌無法在俄羅斯上市,而這些品牌占據了我們市場的很大份額,並且許多人已經習慣了這些品牌。因此,首要任務是重啓已經退出的外資企業的網站。未來三四年,要保證國産汽車産量每年保持130萬輛以上的增長水平。70%以上的銷售額應該由我們來完成。」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在俄羅斯知識協會報告廳發表講話時表示。

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擴張的態勢暫無停歇(儘管速度有所减慢)。考慮到俄羅斯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和俄政府「汽車本土化」的戰略,未來在俄羅斯銷售的中國汽車更有可能像中國與西方企業合作的形式一樣,采用「生産本土化」(在俄羅斯生産組裝,但仍然是外國品牌)的做法。這樣的話,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目前唯一的競爭優勢——低價就會進一步遭到削弱。

內地《觀察者網》認為,目前拉達LADA(俄本土品牌)在俄羅斯汽車市場上應當還會再保持兩三年的堅挺地位,等中國汽車品牌實現本地化生産後,情况就難說了。無論是長城(哈弗)、吉利,還是目前在俄羅斯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Evolute(東風),都將成為拉達的勁敵。

根據Yandex(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查詢統計,俄羅斯人並不是從俄烏衝突爆發後才開始對中國汽車感興趣的。早在2021年下半年,俄羅斯人對中國汽車的認知就開始出現非常積極的變化,當時的汽車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來自中國的高檔車,這讓俄羅斯人體驗到了中國汽車的質量。

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主題在Yandex上的搜索查詢總數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了65%,同比2022年增長了三分之一。自2021年年初以來,俄羅斯人在購車網站上關於購買中國汽車的諮詢數量增加了 2.4 倍。

在俄羅斯知名的中國汽車品牌中,有比亞迪、吉利、長城(哈弗)等中國的知名大品牌,也有長安、江淮等二綫品牌。除了燃油車,在電動車方面,有比亞迪、吉利、東風。

不僅如此,一些新潮的中國汽車品牌型號,如奇瑞歐萌達(Omoda)和長城坦克(tank)也非常受俄羅斯人的歡迎。與2022年秋季相比,現在它們在Yandex上的搜索頻率分別增加了5倍和3倍。

除了這些品牌外,俄羅斯人還「淘」出了一些比較小衆但性價比不錯的中國汽車,比如高合(HiPhi)、紅旗、開沃(Skywell)、極氪(Zeekr)和凱翼汽車等等。

從「低端標志」到高檔品牌的風範,中國汽車品牌在質量、功能、設計、高端感等方面的迅猛進步,讓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受捧。

(1)時尚新穎的外觀設計

十年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人眼裏還是「不够時髦」的代名詞,人們談起中國汽車,只會說中國汽車的外觀在模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車型。

短短幾年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開始邀請世界上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工作。例如,上個世紀初期,來自加拿大的詹姆斯•霍普,這位創造了福特GT90、歐寶賽飛利、福特野馬等衆多車型的設計大師,被邀請成為奇瑞公司首席設計師。

2012年年底,世界知名汽車設計網站——汽車設計新聞(cardesignnews.com)授予了他設計的一款車年度最佳概念車稱號,這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還是第一次。現在,奇瑞首席設計師一職由曾在福特和現代工作過的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擔任。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這些世界各地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到中國,他們為中國汽車時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培養了人才。如今中國的汽車設計早已今非昔比,俄羅斯人提起中國汽車都對它們拉長的輪廓、銳利與流暢的綫條交織、巧妙的散熱器格栅設計而贊不絕口,中國汽車外觀新穎、時尚、令人難忘,而且往往充滿高科技元素:如動態轉向燈、全LED光學器件、自動近光/遠光切換系統、駕駛員車門陪伴系統等等。

(2)高品質的汽車內飾

曾幾何時,人們認為中國汽車的內飾由廉價材料製成,沒有任何高科技含量和「高級感」。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現在,如果你再看看2023年的中國汽車,你一定會為它的誠意所打動。

如今,中國汽車在內飾品質上不落後於任何競爭對手。舒適的通風座椅、帶音響控制按鈕的舒適方向盤、內置導航系統的操作界面以及駕駛員眼前顯示各種信息的巨型屏幕是中國汽車的標志。同時,中國汽車的機艙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3)豐富的汽車配套設備

中國汽車在汽車各種附加功能設備數量上遙遙領先。一款中國中高檔車的基本配備包括全方位視野系統、倒車雷達、遠程啓動、高品質音響系統、兩塊12.3英寸屏幕、通風真皮座椅、空調、電動調節座椅等等。這樣的一套設備配置,俄羅斯人通常只能在高檔西方汽車上享受,現在他們有了接近完美的平行替代。

(4)安全可靠的發動機

汽車製造企業獲取發動機的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種是從第三方公司購買動力裝置(適合小公司),第二種是獲得生産許可,生産別家公司的發動機,第三種是自行製造。俄羅斯公司喜歡走的是第二條路,乍一看這似乎確實簡單方便。然而,中國汽車品牌往往會選擇複雜且費勁的第三條路——自行製造。

二十五年前,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擁有了自主生産具有完整周期的動力裝置的能力。自1999年以來,據估算,中國汽車企業已生産了上億台發動機,其中許多發動機用於出口。如今,中國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不懼任何對手的挑戰。比如經典的1.6TGDI汽油發動機,得益於渦輪增壓等高科技手段,該發動機功率達到186馬力,最大扭矩275牛米。

中國的發動機不僅具有高功率這樣顯著的特性,而且還相當可靠。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中國汽車的車主往往能享受終身保修的福利。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飛躍。自2006年以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CATARC) 一直負責汽車安全方面的工作,包括進行獨立碰撞測試等。一款中國汽車如果想要通過他們的考察,不僅要重視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的安全,對後排乘客的安全更要同樣重視。

現在,中國汽車企業將安全性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行人碰撞軟化、緊急制動和方向穩定系統上。我們已經享受到了這項工作的成果:中國汽車的安全性毋庸置疑,它們往往擁有7—10個安全氣囊以及車盤穩定系統。當道路上出現障礙物時,它們可以迅速停車,可以監控事故高發點的情况等等。

此前,中國汽車被認為是歐洲、韓國或日本汽車品牌的「廉價替代品」。現在,中國汽車本身就代表著潮流,這與中國汽車的高質量是分不開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