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教育部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

兩岸

教育部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
兩岸

兩岸

教育部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

2021年04月21日 19:55

近日,教育部決定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5000門左右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模擬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等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依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規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

教高廳函〔2021〕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有關課程平台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要求,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決定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推薦基本要求

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5000門左右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模擬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等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依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規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申報推薦課程須為普通本科高校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高等職業院校課程不在此次申報推薦範圍內。

申報推薦課程須於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並承諾入選後將持續改進。此前參加過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但未通過認定的課程,須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薦之後至少經過一個完整教學周期的改革實踐方可申報。在2020年春季學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採用在線方式進行授課的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如符合教改設計理念並取得預期效果,可視為完成一個教學周期。

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個人申報或團隊負責人牽頭申報。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一門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虛擬模擬實驗教學課程,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參與申報課程的所有團隊成員均須由其所在學校(或工作單位)校級黨委或相當級別黨組織出具政治審查意見。

具體申報推薦要求可參見相關類型課程申報書和申報說明要求。《申報書》(模板)和《申報說明》可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網(www.chinaooc。 cn)」(以下簡稱「工作網」)查閱。

二、申報推薦原則

(一)質量為本。進一步優化一流課程結構,鼓勵圍繞重點領域申報滿足人才培養迫切需求的課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範推廣價值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嚴格遴選標準,重點考查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嚴把政治關、學術關、質量關,堅持優中選優、寧缺勿濫,確保認定課程經得住檢驗。

(二)分類推薦。線上課程和虛擬模擬實驗教學課程,應突出優質、開放、共享等特徵,並配套良好的教學支持服務;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課制宜,強調課程內容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新,並具有一定的示範輻射作用。

(三)注重實效。注重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改革;關注創新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情況,以及使用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取得的學習成效。

(四)廣泛參與。鼓勵一線教師積极參与一流課程建設,主動對接國家、區域、行業人才培養需求,積極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及創新性教學方式方法應用於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三、申報推薦程序

(一)推薦單位

教育部直屬高校課程直接向我部推薦。其他中央部門(單位)所屬高校課程由其主管部門相關教育司(局)向我部推薦。地方高校課程由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我部推薦。軍隊系統高校課程推薦工作,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商我部後另行組織實施。在境內課程平台上線的港澳地區高校線上課程參評事項,由我部港澳台辦另行安排。

(二)報送聯繫人

子信箱(zhangxq@crct.edu.cn),郵件主題及文件名應包含單位名稱。

(三)網路申報

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中央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於2021年4月19日之後登錄「工作網」,查詢推薦限額。2021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間,課程負責人須在線填寫申報書及上傳相關材料,申報高校和推薦單位須完成報送信息的審核和在線申報、推薦提交工作。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採取以下任一方式,組織相關高校進行申報、評價,並向我部推薦:

1。網下評價網上推薦。組織高校申報並進行一定形式評價,確定推薦課程後,登錄「工作網」,按要求在網上填報申報材料,上傳推薦意見。

2。網上申報與推薦。組織高校直接通過「工作網」進行申報並開展評價和推薦。「工作網」可為此提供平台支持與技術服務。請有此需要的部門聯繫人於2021年4月19日前聯繫「工作網」(如為虛擬模擬實驗教學課程,則直接聯繫「實驗空間」)。

(四)紙質材料報送

相關單位完成網上申報、推薦後,須通過「工作網」列印具有防偽標識的申報備案表(附件2),與平台生成的匯總表(附件3)一併按要求籤字蓋章,於2021年7月10日前寄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每份材料一式一份。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紙質材料直接報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其他地方高校的紙質材料由其主管部門統一報教育部。

本次認定工作不再接受其他紙質申報材料,一律以網路填報和列印提交的材料為準。

四、評價與認定

我部將組織有關專家,按照五類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對課程進行網路和會議綜合評議。其中,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三類課程,通過中央高校賽道和地方高校賽道分別進行評議。

在認定工作中,對於涉嫌違規行為的,一經發現並核實,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學術不端問題、五年內出現過重大教學事故,課程內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入選名單將在教育部網站和「工作網」公示,按規定程序報批後予以公佈。

五、認定後管理

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課程,自認定結果公佈之日起,應按照各類課程要求開放共享或持續建設不少於5年。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課程繼續建設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課程,將取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

六、組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申報、推薦等組織工作,規範評價、遴選工作程序,確保課程質量。

(二)嚴把質量關。推薦單位和各高校須對申報推薦課程的內容、教學活動和所有材料進行全面核查,對課程團隊以及課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把關。

(三)嚴格工作紀律。推薦單位和各高校要嚴格按照推薦遴選條件和程序組織推薦工作。對在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瀆職或弄虛作假、謀求私利、收受賄賂、違法違紀等行為的,將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四)接受社會監督。各高校、推薦單位須分別對擬申報推薦課程的相關信息材料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於5天。

七、相關聯繫方式

(一)政策諮詢及材料郵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課程教材與實驗室處,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衚衕35號,郵編:100816,聯繫人:許學琳、竺超今,電話:010-66097856、010-66096925,電子信箱:gaojs_jxtj@moe.edu.cn。

(二)填報諮詢及技術支持

1。「工作網」聯繫人:張秀芹,電話:010-58581673,電子信箱:zhangxq@crct.edu.cn。技術支持:陳老師,電話:18612096969。

2。有關虛擬模擬實驗教學課程填報諮詢,請聯繫「實驗空間」。聯繫人:王妍,電話:010-58582357,010-58581546,010-58582301,電子信箱:service@ilab-x.com;技術介面聯繫人:韓老師,電話:010-58582364。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