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誰是小白兔誰是戰狼? 即將出任駐美大使為人謹慎? 秦剛:「哎呀,你們香港搞得真是亂糟糟的。」

博客文章

誰是小白兔誰是戰狼?  即將出任駐美大使為人謹慎? 秦剛:「哎呀,你們香港搞得真是亂糟糟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誰是小白兔誰是戰狼? 即將出任駐美大使為人謹慎? 秦剛:「哎呀,你們香港搞得真是亂糟糟的。」

2021年04月22日 12:24 最後更新:15:45

美國《華爾街日報》昨日引述消息人士話,副外長秦剛即將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接替已做了8年的崔天凱。吸引我注意的是不光是誰人擔任駐美大使,而是《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55歲的秦剛為人謹慎,非「戰狼式」的外交官,又指秦剛主要為習主席安排外訪,是習主席的得力助手。 

秦剛曾出任新聞司司長、副司長,與外媒打交道經驗豐富。外交部網站圖片

秦剛曾出任新聞司司長、副司長,與外媒打交道經驗豐富。外交部網站圖片

原來外媒眼中的秦剛副部長的特點是「為人謹慎」,真令人啞然失笑。我不禁起了最近被外界形容為「戰狼1號」外交官、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按他的個人性格,又那是什麼「戰狼式」外交官呢?

更多相片
秦剛曾出任新聞司司長、副司長,與外媒打交道經驗豐富。外交部網站圖片

美國《華爾街日報》昨日引述消息人士話,副外長秦剛即將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接替已做了8年的崔天凱。吸引我注意的是不光是誰人擔任駐美大使,而是《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55歲的秦剛為人謹慎,非「戰狼式」的外交官,又指秦剛主要為習主席安排外訪,是習主席的得力助手。

楊潔箎。資料圖片

原來外媒眼中的秦剛副部長的特點是「為人謹慎」,真令人啞然失笑。我不禁起了最近被外界形容為「戰狼1號」外交官、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按他的個人性格,又那是什麼「戰狼式」外交官呢?

秦剛出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詞鋒銳利,與外媒形容「為人謹慎」相距甚遠。外交部網站圖片。

由於第一次的接觸印象深刻,楊潔箎出任副外長後也曾多次遇見,他每次回應問題都是小心翼翼,從不多說一句,不要說同當時常常與記者辯論式答問的外長李肇星,與另一位差不多同期的副外長王光亞的雄辯滔滔比較,更顯出楊的風格截然不同。那時的楊潔箎,正正是給人「為人謹慎」的感覺。上月在阿拉斯加和美國官員雄辯的楊潔箎,只是扮演著如今中美關係之下要他擔當的角色。

2008年習近平首次國家副主席身份外訪,與香港記者見面時,先逐一與攝影師握手。當時為新聞副司長的秦剛負責安排這場見面會。相片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轉用。

看到這類外媒的解讀有時都覺得幾趣,很多時也是想當然,把事像套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認為中國也是時候派出一位柔性一點的駐美大使,緩和一下中美關係。其實想深一層,什麼是「戰狼式」外交官,看看美國這些年,對中國的各種形式的制裁和打壓,再看遠一點,過去幾十年來,誰在國際上發動得最多熱戰?說到「戰狼式」外交,哪有國家比得上美國呢?!中美外交上最大的戰狼是特朗普和蓬佩奧,但美媒還好意思說中國官員是「戰狼」呢。

2015年已出任禮賓司司長的秦剛隨同習主席訪美,禮賓司的工作是在每一個外交場合,貼身負責領導人的禮賓事宜。網上圖片

秦剛之後在2010年開始駐英,到2011年又回到北京,先後擔任新聞司司長和禮賓司司長,而國家主席外訪都必然是由新聞司司長和禮賓司司長負責外訪活動,至於這兩個司的副司長則負責總理、國家副主席的外訪工作。而習主席在2013年開始出任國家主席,所以在之後長達7年間,習主席每次外訪,秦剛都是隨團。

楊潔篪和秦剛,都是我在採訪中國外交新聞前線時面對面接觸過的外交官。還記得第一次正面接觸楊潔篪,他正出任駐美大使,那次是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他作為駐美大使,提前一天就入住了代表團下塌的酒店。

在酒店大堂見到他正從外面回到酒店,往電梯方向走過去,作為記者本能反應,拉住攝影師衝向他的方向,幾名記者「圍堵」楊潔箎,搞到他有點驚訝,加快腳步走向電梯口,可能記者們實在太勇猛了,他的秘書一面向記者低聲說:「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說」,一面護著楊潔箎退向牆邊向前走。

楊大使一路貼牆而行,開始面色變紅,略有尷尬地向記者方向擺擺手,示意對記者的提問沒有回應。就是這樣追逐了5分鐘,有位記者行家提議:「算了罷」。大家於是鳴金收兵,當時還有人講笑地形容:「估不到這位「美國通」駐美大使好似害羞的「小白兔」,一定被我們嚇親了。」

楊潔箎。資料圖片

楊潔箎。資料圖片

由於第一次的接觸印象深刻,楊潔箎出任副外長後也曾多次遇見,他每次回應問題都是小心翼翼,從不多說一句,不要說同當時常常與記者辯論式答問的外長李肇星,與另一位差不多同期的副外長王光亞的雄辯滔滔比較,更顯出楊的風格截然不同。那時的楊潔箎,正正是給人「為人謹慎」的感覺。上月在阿拉斯加和美國官員雄辯的楊潔箎,只是扮演著如今中美關係之下要他擔當的角色。

至於秦剛,我是有更多接觸機會,他2005年至2010年出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那時正正也是我採訪中國領導人外訪最密集的時間,每年總在外國遇上他10次8次,加上駐北京時也會出席外交部記者會,印象中秦剛是當時發言人之中詞鋒最銳利的一位。 

從公事上的接觸可知,秦剛如很多外交官一樣,忠誠地執行任務。在私下所見所聞,他不屬於溫文儒雅那類外交官,而是處事果斷,他向同事下指示言詞直白,對外國政府在兩國領導人會談時新聞採訪安排的一些無理要求,就堅定回絕,有次還說了一句:對方也欺人太甚了! 

秦剛其實很有性情中人的特色。2019年9底我在北京參加國慶70周年活動時,遇上已升任副外長的秦剛,他見到我就指著我直截了當地説出感受:「哎呀,你們香港搞得真是亂糟糟的。」 

如果用今天的語言,秦剛是屬於敢於鬥爭的外交官。西方媒體口中的「戰狼式」外交官,只是一種汚名化中國的標籤,但講到秦剛的特點,至少與「為人謹慎」有一段很大距離。

秦剛出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詞鋒銳利,與外媒形容「為人謹慎」相距甚遠。外交部網站圖片。

秦剛出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詞鋒銳利,與外媒形容「為人謹慎」相距甚遠。外交部網站圖片。

看到這類外媒的解讀有時都覺得幾趣,很多時也是想當然,把事像套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認為中國也是時候派出一位柔性一點的駐美大使,緩和一下中美關係。其實想深一層,什麼是「戰狼式」外交官,看看美國這些年,對中國的各種形式的制裁和打壓,再看遠一點,過去幾十年來,誰在國際上發動得最多熱戰?說到「戰狼式」外交,哪有國家比得上美國呢?!中美外交上最大的戰狼是特朗普和蓬佩奧,但美媒還好意思說中國官員是「戰狼」呢。 

至於為何當年「小白兔」外交官,會變成今天外媒口中的「戰狼」,說到底就是執行國策的需要。外交官最講求堅定執行國家政策,最高領導層因而國際環境的變化確立了不同時期的外交策略,外交官就忠誠地履行職責,既可以是「小白兔」,到現在已被人欺負到頭上了,要禮尚往來,當然也可以「狼」一點的。 

正如出任副外長後,秦剛就曾回應中國被指「戰狼外交」:「如果我們看一看當前一些國家、有些人對中國進行的那些毫無根據、毫無底線的抹黑詆毀,他們恐怕都不能用『戰狼』來形容,那就是『惡狼』。」

至於秦剛出任駐美大使,也是很具啟示性的一項任命。在外交部過往較著重背景,就是這位外交官出身自哪個司(負責處理哪個地區事務)十分重要,例如現任外長王毅讀日語,被稱為日本通,算是出身自亞洲司。他們多會派往自己出身的司相關地區,負責富有經驗的任務。 

而秦剛就典型的西歐司出身,一直在西歐司工作並三度派駐英國,理論上他應該稱得上是「英國通」,但他是從來沒有在美大司(北美大洋司)工作經驗,更從未常駐過美國。如今挑選他出使美國,非常罕有的安排。之前李肇星雖然也沒有在美大司工作過,但出任駐美大使前曾常駐紐約聯合國總部,也曾和美國政客打交道,和秦剛沒有美國經驗的情況不同。

未來幾年,中美關係必定是中國最核心的外交工作,挑選一名與美國政客沒有太多打交道的外交官擔任駐美大使這樣的工作,不可能未經深思熟慮。估計在中央的眼中,首先是需要選敢於鬥爭的外交官;第二美國的國情已出現了重大變化,過往的人脈已不再主導美國政局,美國已視中國為戰略對手,再大能量的「美國通」也改變不了兩國長期處於鬥爭狀態的局面,美國經驗和人脈變得不重要。

至於外媒說,秦剛是習主席的得力助手,其實也只順口胡謅而已。秦剛在擔任新聞司副司長時,剛好是習近平擔任國家副主席,2008年習首次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就是輪到秦剛隨團負責新聞發布工作,所以只是常規安排。當時我也有跟隨採訪,秦剛還安排了一場習近平與香港記者見面的活動。 

2008年習近平首次國家副主席身份外訪,與香港記者見面時,先逐一與攝影師握手。當時為新聞副司長的秦剛負責安排這場見面會。相片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轉用。

2008年習近平首次國家副主席身份外訪,與香港記者見面時,先逐一與攝影師握手。當時為新聞副司長的秦剛負責安排這場見面會。相片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轉用。

秦剛之後在2010年開始駐英,到2011年又回到北京,先後擔任新聞司司長和禮賓司司長,而國家主席外訪都必然是由新聞司司長和禮賓司司長負責外訪活動,至於這兩個司的副司長則負責總理、國家副主席的外訪工作。而習主席在2013年開始出任國家主席,所以在之後長達7年間,習主席每次外訪,秦剛都是隨團。

2015年已出任禮賓司司長的秦剛隨同習主席訪美,禮賓司的工作是在每一個外交場合,貼身負責領導人的禮賓事宜。網上圖片

2015年已出任禮賓司司長的秦剛隨同習主席訪美,禮賓司的工作是在每一個外交場合,貼身負責領導人的禮賓事宜。網上圖片

當然工作接觸多,習主席對其工作能力了解深一點也是自然的事,但也不必要過份解讀外交部這種常規的安排。

李彤




微觀中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過去一周中美口水戰持續,繼G7外長會議後,美國聯合英國、德國同人權觀察在聯合國場地,主辦討論「維吾爾穆斯林人權」的視象會議,擺明以聯合國名義向中國施壓。以美、英、德為首的18國家或組織在會上對涉疆問題連番批評,其中美國更以「種族滅絕」來形容北京對新疆政策。

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以一敵三同美英德辯論新疆問題。

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以一敵三同美英德辯論新疆問題。

面對美、英、德三國代表的聯手批判,中國外交官以一敵三,在聯合國上演了一場激烈交鋒。中國外交官郭嘉昆在會議上發言,表示中方歡迎所有人訪問新疆,但反對基於謊言和有罪推定式的所謂調查,還強調,有關所謂「種族滅絕」和「強迫勞動」的指控就是世紀謊言,從來沒有發生過,也永遠不會在中國發生。

每次聽到「種族滅絕」,我就會想起2003年去蒙古國採訪的情景,親身體現了什麼「滅絕」,在蒙古國發生的不是種族清洗那種殺戮,是文化、文字滅絕。

2003年胡錦濤訪問蒙古國。

2003年胡錦濤訪問蒙古國。

我下飛機望向烏蘭巴托機場大樓時,看到機場的文字時已有些奇怪,怎麼像是去了莫斯科,那是俄文?接著進入緊密採訪工作,那次是國家主席胡錦出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外訪,蒙古國是最後一站。採訪完畢送走中國代表團後,由於民航航班不是那麼頻繁,我和採訪隊在蒙古的烏蘭巴托多留了一天一夜,有時間進一步了解這個國家。

蒙古國街頭見到俄語的西里爾字母為文字的新蒙文。網上圖片

蒙古國街頭見到俄語的西里爾字母為文字的新蒙文。網上圖片

我又浮起了疑問,怎麼我到哪裡,看到招牌都像是俄文,於是我和當地的翻譯聊起這個問題。二次大戰後,外蒙古在蘇聯支持下宣佈獨立,版圖就是現在的蒙古國,但長期受前蘇聯控制,號稱是蘇聯的「第16個加盟共和國」。

而前蘇聯對蒙古可以說是殖民地式的控制,蒙古國被逼放棄了傳統蒙古文字(叫回鶻式蒙古文,俗稱「老蒙文」),改以富有殖民色彩的俄語的西里爾字母作為文字,甚至這個文字變為俗稱「新蒙文」,所以我們這些過客滿街見到的招牌就好似俄文。

蒙古國街頭見到俄語的西里爾字母為文字的新蒙文。網上圖片

蒙古國街頭見到俄語的西里爾字母為文字的新蒙文。網上圖片

1990蘇聯解體,蒙古國走上真正獨自主的道路,第一號總統令就是宣告國家將放棄俄語字母,全面回歸傳統的回鶻式蒙文(老蒙文)。不過,前蘇聯對蒙古控制已有超過五十年,又何止老蒙文被俄語字母取代,蒙文本身也加入了大量俄文用語,甚至連蒙古人自己也多說俄語。

回鶻式蒙文一直在中國境內的內蒙古使用。

回鶻式蒙文一直在中國境內的內蒙古使用。

當時翻譯有一段說話至今我仍然記得:「你們知道嗎?現在蒙古國內50歲以下的人根本不懂老蒙文,甚至蒙古話也說得不流利。我們要在學校內重新教老蒙文,只能請60多歲以上的人,還好,我們從中國內蒙古請來一些老師,重新教我們自己的文字。」

從1990到2020年,蒙古國終於宣布「將於2025年起全面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50年殖民式滅絕的老蒙文,終於在35年後可以宣布全面使用。算一算,也就是從1990年後入學的人群成長起來,傳統的老蒙文才可以重新全面使用。

內蒙古的肯德基招牌除中英文、還有傳統老蒙文。

內蒙古的肯德基招牌除中英文、還有傳統老蒙文。

這就是真實的文字滅絕個案,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又何曾發生過這種壓制了?!還記得第一間肯德基在內蒙古落戶時,遊客打卡時留意到中英文外,還有傳統回鶻式蒙文。中國就是這樣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

講番面對美方一再使用「種族滅絕」來形容北京涉疆政策,中國方面也有所作為,5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在陪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駐華使節訪問新疆。

謝鋒在陪同拉美和加勒比駐華使節訪問新疆。

謝鋒在陪同拉美和加勒比駐華使節訪問新疆。

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對美國的批評作出反擊,指出種族滅絕在國際法中有明確定義,希特拉二戰時屠殺數百萬猶太人才是種族滅絕。中國政府做的是反暴恐、反分裂、去極端化。過去40年,新疆維吾爾族人口從555萬增加到1280萬,人均預期壽命從60年前的30歲提高到72歲。人口翻番,壽命翻番,生活越來越富裕,社會越來越安定進步,世界上哪有這樣的種族滅絕?

謝鋒在新疆反駁美國的批評

謝鋒在新疆反駁美國的批評

早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亦一一列舉美、英、德的黑暗歷史。

第一,關於美國,她話美國歷史上對印第安人進行了系統性的種族清洗和大屠殺。從19世紀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將大量的印第安兒童送進寄宿學校,這可以說是集中營的鼻祖。夏威夷大學歷史學教授曾指出,美國對印第安原住民實施的種族滅絕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種族滅絕。普立茲獲獎作家約翰·托蘭著作《希特拉傳》當中也寫到,希特拉說他建立集中營的想法和種族滅絕的做法,大部分源於他對美國和英國歷史的研究。

第二,關於英國,華春瑩指出,英國在數百年殖民期間在世界各地犯下無數的屠殺罪行,在南非,世界上第一個集中營就打下了大英帝國的可恥烙印。英國軍隊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濫殺無辜,實施酷刑,而肇事者卻受到了政府的包庇,依然逍遙法外。她反問,英國對人權的關心在哪裡?

第三,關於德國,華春瑩就舉出德國殖民軍,上世紀初在納米比亞殺害10萬以上土著民,被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稱為「二十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她又話,二戰期間,德國對600多萬猶太人實施大屠殺,德國對人權的關心在哪裡?

華春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列舉美、英、德的黑暗歷史。

華春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列舉美、英、德的黑暗歷史。

觀察外交部官員對西方批評,不要只看到精彩的一句半句,經常以「戰狼」來看待他們,其實他們作出的反擊,往往列舉很多理據和歷史資料做佐證,不是空口打口水戰的。

李彤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