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國王要出兵遠征,出發之前把三錠金子,分給三位僕人並吩咐︰「你們好好把金子利用,等我回來再說。」僕人甲用一錠金賺了十錠金,僕人乙也賺來五錠,僕人丙盡責也謹慎,他不涉風險,把那錠金子收藏得很好。國王回來時,論功行賞,僕人甲賞得一座豪宅,僕人乙也獲得一個大單位,最後,國王把僕人丙那錠金沒收,賞給賺僕人甲,回頭對大家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寓言來自《聖經》,後來被叫做馬太效應,一直被奉為自由市場的基本精神。難道有錯吧?我不如從八十年代香港興起的「獅子山精神」談起。

戰後的香港,一窮二白,從獅子山望下去,一大片沒有開墾的土地,窮人擠住在自建的木屋,依山而居。香港人沒有放棄,從勤奮做好自己分工的工人,到小伙記憑企業精神創業成功做老闆,獅子山下人人愛打拚,香港很快高樓林立。香港還有一個特點,這裡什麼都自由,從貿易自由到工作自由投資自由,鼓勵了香港人的積極性。到了九十年代,從獅子山下再望落去,已經再沒有一點閒置之地。

千禧年前後,香港曾經嘗試經濟轉型,當時特區政府提出多項創新,其中,科技被視為擁有優越條件的香港的明日希望。為什麼要搞科技創新?當時大家都抗拒。香港行之有效的創富方式,不就是「獅子山精神」?即是辛勤努力找到第一桶金,再尋求優質投資項目,例如房地產,再不然是炒股票,此外,從小公司壯大成為財團,也是如此順勢而行,做大做強,再進軍收購拼合其他事業。自由市場機制放任發展,於是近年「獅子山精神」演變成為「馬太精神」。

問題在哪?獅子山下可供發展之處很稀有,原本以為回歸之後,香港可憑創新加科技,開拓另一個發展空間,可是「hi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引領大家追隨馬太效應,結果,買了樓房的,炒股票玩金融的,賺得比任何人多得多。馬太以外的族群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落,如是者,香港那再有獅子山精神?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維基百科。

香港要重新振作,有兩件要做︰一、減低社會「馬太效應」,增加土地多建年輕人可負擔的住宅,是重中之重;二、號召年輕人加入創新創業,香港需要有人才為獅子山開拓新的邊疆、新的財富。這是為了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未來設想,請不要讓我們的獅子山失去精神!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