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評專論:正視台灣政治經濟殖民地化危機

兩岸

中評專論:正視台灣政治經濟殖民地化危機
兩岸

兩岸

中評專論:正視台灣政治經濟殖民地化危機

2021年05月01日 19:50

(評論員 林淑玲)台灣登上本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封面,文章直指「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這和台灣內部氛圍正好相反,多數台灣人不認為會有戰爭,官方也沒讓台灣民眾認為會有戰爭。在這詭譎情勢中,民進黨政府為了交換不確定的保護,隱藏著台灣政治經濟被殖民地化的危機,幾乎是令人予取予求。

4月29日傳出台灣「勞動部」近日下令各人力銀行,禁止協助廣告招募或仲介人員前往中國大陸就業,若涉及仲介行為最高可開罰新台幣500萬元。蔡政府這項政策有如「人力版」的戒急用忍,1996年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是限制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民進黨政府此舉是盡量封住不讓台灣民眾赴大陸工作。蔡政府此舉有沒有效另當別論,探索其出手的主因與美中科技戰息息相關,台灣正在全力協助美國防堵科技人才流向大陸,阻擋大陸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的發展。

幫忙,第一步請你來設廠,下一步就是要台積電做技術轉移?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昨日也提醒,美國已盤點包括半導體、高效能電池、資通訊產品等十項關鍵性產業需迴流,約佔台灣對美出口量達6成以上,未來赴美生產,恐對台灣產生30年來前所未見的大變化,台灣未來3年到5年GDP要維持動能可能會有問題。

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台灣關鍵產業若要出走到美國,蔡政府會不會擋?肯定是不會的。

美其名是「台美供應鏈合作」,實際上是不是類似宗主國對殖民地的壓榨?

等台灣關鍵產業赴美設廠,豈非同一套路,這是台灣花了幾十年時間經營的果實,美國說要就要拿走了。「殖民地式經濟」簡而言之就是宗主國的搜刮與掠奪,要什麼就拿走什麼。即使美國施壓,除了台灣,誰會那麼聽話?白宮能做到一聲令下就讓韓國把高端半導體廠都搬到美國?

台灣今年出口暢旺不受疫情影響,官方4月30日公佈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大幅上修至8.16%,創2010年第四季以來新高紀錄,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望超過5%。這有一大部份是拜外銷所賜,出口大陸與歐美皆成長,學者於是擔心約佔台灣對美出口6成以上的關鍵科技產業如果都到美國生產,台灣的GDP乃至就業都會受衝擊。台灣近年爭取與美國簽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乃至於FTA(自由貿易協定)皆是為了提高台灣商品出口競爭力,但如果台灣科技廠商都到美國變成made in USA了,簽這些對台灣的功能也大減了。

美國、歐盟最近都祭出補貼攻勢拉台積電前往設廠,欲建立自己的供應鏈是其一,《經濟學人》點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隱藏戰爭風險,應是他們沒有說出的理由。美國不論是認為台灣可能戰爭,還是認為兩岸終將統一,都可能失去對台灣控制權,因此急著能挖就挖,右手挖台灣企業,左手挖台灣預算拚命要民進黨政府買武器。如果說是類殖民地式經濟,這已經是到了很急躁的狀況。

廠廢水為例,駐日代表謝長廷的的助日言行已到讓人瞠目結舌的程度也沒事,國民黨抗議行動馬上被扣上破壞台日關係的大帽子。如果沒有意外,台灣對日本2年後排放福島核電廠廢水也就輕輕帶過,不僅止於此,日本一直爭取將核災區食品進口來台,這應也是很快就過關了。

台灣現在只有對大陸設防,對美日是門戶全開,令人予取予求。當台灣淪為美日經濟殖民地,諸如美國一口氣要把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挖走這種事,如果不叫掏空,什麼才叫掏空?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