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學者:印度疫情大流行是場悲劇,它想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希望是零

博客文章

英國學者:印度疫情大流行是場悲劇,它想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希望是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國學者:印度疫情大流行是場悲劇,它想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希望是零

2021年05月05日 10:25 最後更新:10:26

印度總理莫迪今年1月還公然為印度「成功打敗疫情」而慶祝,如今全國卻充滿著「莫迪下台」的聲音。印度政府闖出的亂子,不止是一時的疫情,還關乎國運。

5月3日,英國知名學者、「中國通」馬丁·雅克在社交媒體推特上連發的兩條推文,引起外國網友熱議。他在推文中稱「印度新冠大流行是一場悲劇」,並直言「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希望是零」。此外,馬丁·雅克還稱贊中國抗疫「表現出色」,同時列舉幾個表現最差的抗疫領導人,包括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英國首相約翰遜和印度總理莫迪。

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

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

馬丁·雅克在第一條推文中寫道:「印度的大流行危機是一場悲劇。莫迪負有巨大的責任。自滿、無能、傲慢。這個國家面對疫情完全沒有準備。莫迪的記錄比特朗普和博爾索納羅還要差。長期後果是巨大的。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希望是零。」

馬丁·雅克第1條推文。

馬丁·雅克第1條推文。

第二條推文中,馬丁·雅克繼續寫道:「一年前,西方發動一場可恥攻擊,將新冠疫情歸咎於中國。但事實上,中國表現出色。表現最差的是:特朗普、博爾索納羅、約翰遜和莫迪。中國以出色的成績通過一場巨大的治理考驗,美國及其盟友卻搞砸了。」

馬丁·雅克第2條推文。

馬丁·雅克第2條推文。

馬丁·雅克的推文很快引起推特網友的注意,並引發討論。雖然有人對他的觀點並不贊同,甚至出現一些謾罵攻擊,但還是有許多網友表達了支持:「在這方面,中國絕對比西方國家好得多,更不用說那個‘最大的民主國家’了。」

「美國、巴西、英國和印度人民遭受苦難。‘指責中國’是那些失敗的政客為了轉移注意力。」

還有一位網友無奈地留言:「中國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阻止新冠,但我們卻不知道如何複製。」

另外,英國「對話」網站4月29日發表題為《印度新冠危機:它將影響世界經濟的4大理由》的文章,作者為英國雷丁大學經濟學教授烏瑪·坎班帕蒂。全文摘編如下:

第二波新冠疫情給印度造成了毀滅性影響。印度有14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6。它還將通過以下方式影響世界經濟:

印度「失去的一年」?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重大貢獻。由於經濟增速相對較高(在4%至8%之間),而且規模龐大,其對世界經濟具有重大影響力。

早在疫情暴發前的2020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把印度平庸的經濟產出列為2018年和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數據疲軟的主要原因。IMF當時將印度2020年的預期增速下調至5.8%,部分原因在於,該組織預計這塊次大陸不會有什麼起色。現在看來,2020年世界經濟最後萎縮了約4%,而印度更萎縮10%。

人人都期待印度和全球經濟在2021年出現大幅反彈,但現在看來這一點嚴重存疑。例如,投資銀行野村的印度首席經濟學家索娜爾·瓦爾馬預測,印度本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萎縮約1.5%。再加上巴西和南非也存在與疫情相關的嚴重問題,我們可以預見世界經濟增長將受到巨大影響,甚至在任何連鎖反應被納入考慮範疇前。

就連鎖反應而言,印度這場危機的嚴重程度很可能意味著,國際限制措施的實施時間將比預期的更長。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說:「這種病毒不分國界、國籍、年齡、性別或宗教。」正如其他一些人曾經反問過的那樣,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能被隔離嗎?

我們還知道,印度的變異病毒已經出現在英國,儘管印度、尤其是旁遮普邦的第二波疫情有一部分是由英國的變異病毒引發的。

要防止這波疫情從印度蔓延出去,就需要採取嚴格的隔離和旅行限制措施。這對航空公司、機場和依賴它們的企業來說是個壞消息,因此也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巨大的抑製作用。

印度制藥業按產量計算居世界第3位,按產值計算居世界第11位。它貢獻了全球藥物出口總量的3.5%和全球仿制藥出口總量的20%左右。一旦這些出口變得不穩定,將給世界各地的醫療衛生系統帶來各種各樣的後果,而這同樣會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最重要的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全世界70%的疫苗是由印度生產的。印度血清研究所已獲得授權,為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中的64個低收入國家生產阿斯利康疫苗,該研究所還將生產準備運往英國的500萬劑疫苗。

印度爆發新冠危機已然意味著,上述疫苗的出口被推遲或取消,這導致許多國家容易遭到新一波疫情的侵襲,很可能會延誤它們恢復常態的努力。如果印度不能向世界其他國家提供疫苗,那麼我們可以預見,溢出效應將以恢復封鎖、實施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的需求上升以及經濟活動顯著減少等形式出現。

印度為西歐和美國的許多活動提供了後台服務人員,尤其是在衛生和金融部門。比如美國商會就擔心,由於現在這些服務岌岌可危,印度經濟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

對英國來說,與印度的貿易關係在英國脫歐後格外重要。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2021年兩次嘗試訪問印度——均因疫情在最後一刻被取消——就證明瞭這一點。

鑒於所有這些問題和正在蔓延的人道主義危機,世界迅速採取行動幫助印度——不管這個國家是否要求獲得這樣的幫助——就成了當務之急。

無論這些國家提供的是什麼,與印度的需求相比很可能都是杯水車薪,但它至少證明各方認識到大家在一條船上。印度政府在當前的這場危機中也許應對不力,但如果不能認識到印度的危機會對世界產生何種影響,那麼無異於夜郎自大。如果主要大國不能竭盡所能施以援手,那麼印度的危機將在短時間內演變成一場世界危機,不僅對衛生而言是如此,對經濟來說也是如此。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韓國G8夢想破滅:依賴與失落的背後

2024年04月23日 13:07 最後更新:13:12

韓國總統尹錫悅推行親美路線,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尊嚴以爭取國際認同,特別是渴望加入G7俱樂部。然而,近期韓國遭受重挫,G7峰會在即,但韓國並未出現在受邀名單上,令其G8夢想化為泡影。

韓聯社報道

韓聯社報道

據韓聯社報道,2023年的G7峰會將在意大利普利亞舉行,儘管韓國外交部多次嘗試協商,但未能改變意大利的決定。回想尹錫悅夫婦去年在日本廣島G7外圍會議上的喜悅表情,如今對比顯得尤為諷刺。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對中國而言,G7並非追求的目標,早在1999年至2008年間,中國連續被邀請加入,卻選擇婉拒。相比之下,韓國視G7為提升國家地位的關鍵,期望借此躍升為全球強國。然而,韓國對G8的執著反而使其陷入尷尬境地,失去尊嚴。

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退出G8後,韓國看到了入會希望,但直至2021年文在寅才得以參加G7+N會議。韓國普遍認為,加入G7的最大障礙是日本。今年5月,日本邀請韓國參加廣島G7峰會,一度讓韓國看到曙光。

韓國媒體和政界過於樂觀,甚至有人宣稱韓國在心理上已是G8成員。然而,現實是,韓國連參加外圍會議的穩定資格都未確保。面對意大利的G7峰會,韓國積極爭取,甚至與意大利比較經濟實力,希望能獲得認可。然而,意大利最終並未邀請韓國,韓國的期待落空。

分析指出,G7成員國的選取並非東道國意大利一言堂,真正的決策權在於美國。尹錫悅政府誤判形勢,過度依賴美國,忽視了自身外交策略的重要性。事實上,2021年文在寅受邀,正是因為其親中立場和與日本的緊張關係,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韓國若繼續追隨美國對抗中國,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G8夢想的破碎,揭示了韓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脆弱性。真正的尊重來自於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依附於他人。韓國應反思其外交戰略,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承擔不必要的代價。G8夢碎,是韓國盲目跟隨美國的代價,也是其外交政策失誤的警示。

韓國的G8夢想破滅,反映出其在國際舞台上的焦慮和定位困惑。韓國政府和民眾對G7的痴迷,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對自我價值的不確信。韓國媒體和政界的過度反應,似乎忘記了國家尊嚴不應僅僅依託於外部的認可,而應源於內在的實力和獨立性。

回顧歷史,韓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成就無疑是值得自豪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文化產業影響力巨大,這些成就本應是其自信的來源。然而,過分追求G8身份,反而讓韓國在國際舞台上顯得過於急切,缺乏從容。

實際上,G7的核心議題和成員國組成反映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利益共識。儘管韓國經濟發達,但在全球治理和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仍有待拓展。韓國應更專注於提升自身在全球體系中的實際影響力,如加強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而不是單純追求G7的身份標籤。

此外,韓國應重新審視與鄰國的關係,尤其是與日本的關係。兩國的歷史糾葛和現實競爭不應阻礙正常的外交互動和合作。真正的強韌在於能夠處理好複雜的關係,而不只是尋求外部的接納。

尹錫悅政府應認識到,國家的地位和尊嚴並不取決於是否屬於某個特定的集團,而在於如何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推動和平與發展。韓國應該更加自信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利益和特色的外交道路,而不是一味迎合他國意志。

最後,韓國的經驗教訓對於其他同樣渴望國際認可的國傢具有啓示意義。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貢獻,不應該將自身的價值衡量標準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國際組織。真正的強大來自於內心的堅定和對外交往的智慧。

總結起來,韓國的G8夢想雖破,但不應就此沈淪。相反,這是一個契機,促使韓國反思其外交政策,尋找更加務實和自主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贏得世界的尊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