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

   海灣戰爭一面倒的結果,令世人眼界大開,各國軍界人物瞠目結舌之餘,立即檢視及評估自己軍隊的作戰能力。

   開戰前,伊拉克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藉着大量出口石油,向蘇聯買了大量軍事裝備。當年人均GDP12200美元,經過八年兩伊戰爭洗禮,積累了戰鬥經驗。有七、八十萬兵員,數千輛坦克,七百架作戰飛機,幾千門大口徑火炮,大量蘇製"飛毛腿"地地導彈及加長射程的候赛因導彈。

   根據朝戰越戰的經驗,中國軍方估計伊拉克可以"支持半年"。但想不到僅僅個多月便簽城下之盟,承認落敗。

   如果說九年前的馬/福島之戰,讓世人见識精確制導武器的厲害,海灣戰爭讓人看到什麼是"信息戰“,"空地一體戰"和"高技術戰爭"。

   聯軍最先出擊的是巡航導彈及隱形戰機的夜間出擊。目標已在戰前通過衛星及偵察機定位。特種部隊潛入伊境,以激光指示目標。打擊的優先次序是伊軍指揮中心,雷達站,導彈發射裝置,機場,交通綫及屯兵地域。目的是令其指揮癱瘓失靈,補給不繼。没有雷達,地空導彈及高射炮無法有效運作。持續六個星期的空襲,使伊軍戰鬥力和士氣大幅度下降,面對地面作戰時已無法有效對抗。

    中國軍隊一面慶幸自己不是其打擊對象,一面加速軍隊的機械化和信息化,大刀闊斧地推動軍事改革,立足於應對高技術戰爭。經過三十年不懈的、日以繼夜、臨戰般的努力,中國終於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武器硬件,現代高科技戰法,和高素質、崇尚榮譽和使命的軍人,因而有斥責和對抗美國霸權主義的底氣。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