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垂誼近年旅居柏林,經常穿梭歐亞演出。

香港賽馬會刊物《駿步人生》最新一期訪問了大提琴家李垂誼,暢談其「超時空」音樂理想。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經常穿梭歐亞演奏,並銳意尋找在音樂路上再出發的靈感。他於年前成立「垂誼樂社」,冀成為跨文化國際交流平台,在馬會支持下,開展了「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為本地年輕音樂家搭建舞台,展現藝術活力。他接受《駿步人生》客席主持、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的專訪中,暢談如何超越時間及空間,打造「新音樂」 --以鮮活形式再創作,讓經典不受時空限制,永續提琴般的歌詠。

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 馬會圖片

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 馬會圖片

李垂誼在訪問中,暢談他的「非一般音樂路」。李垂誼的媽媽是鋼琴家,家中有3姊弟,初學時,一個姊姊專攻鋼琴,另一個姊姊拉小提琴,媽媽於是建議他拉大提琴,讓家裡來個三重奏。他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經濟系,畢業後在紐約華爾街短暫投身金融界一年;及後認清要走的路,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修得碩士學位,並獲推薦進入德國科隆音樂學院深造。2004年,他獲「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比賽」冠軍,成為贏得該獎的首位華人。同年,發表個人首張專輯《大提琴作品集》。李垂誼與鋼琴家郎朗、李雲迪及王羽佳同時被意大利最具權威的報章《Il Corriere Della Sera》選為華人古典音樂界的「四大金童玉女」。

李垂誼於2012年開始改編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的《紅樓夢》,改編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被形容是中西樂水乳交融之作。其實,早在2005年他第一次聽王立平的《紅樓夢》時,已受感動,因而興起有一日可以將這個經典改編為古典弦樂作品的念頭。李垂誼說,「很幸運,作曲家是我媽媽的同學兼好朋友,(他)很快就答應了。」結果成就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樂章,促成中西文化的音樂交流。

李垂誼近年旅居柏林,經常穿梭歐亞演出,他說,發現歐洲學生相對有較多的演奏機會,這方面較香港學生優勝。他說:「回港後我認識了許多香港音樂學生,我問自己:為什麼他們演出機會不多?香港缺少什麼?明明每年都有世界知名音樂家訪港,卻少有年輕本地音樂家可以與大師同台演出。」

李垂誼接受《駿步人生》客席主持、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的專訪。 馬會圖片

李垂誼接受《駿步人生》客席主持、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的專訪。 馬會圖片

李垂誼於2010年創辦「垂誼樂社」,希望匯聚全球演奏家作跨文化交流,啓迪音樂界新晉。樂社至今已舉行過百場活動與音樂會。李垂誼直言,愛在香港街頭漫步,從被古老建築包圍的歐洲來到香港這麼一個現代化城市,他不時問自己,為什麼香港有這麼多古蹟,卻甚少用作音樂演出?

「垂誼樂社」自2019年起獲馬會捐助,開展「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於大館及其他香港古蹟建築搭建舞台,為觀眾呈獻精彩節目。除了原有的古蹟音樂會,更將會注入多個新元素,包括駐場藝術家、導賞及教育項目等,務求全面惠及觀眾、學生以及社區人士。疫情期間,則改辦網上音樂會,活動沒有間斷。

李垂誼形容和馬會合作很開心,也很高興可以在大館開音樂會,「我其中一個夢想,就是認識多些香港的古蹟。如果香港有更多地方可以做音樂會,我們欣賞樂章之餘,還可以研究該古蹟的歷史,內容就更豐富了。同時,年輕音樂家有個表演場地,對他們的發展有莫大幫助。」

李垂誼又指, 「廿一世紀音樂家,要找新鮮的方法。要找自己喜歡的去再創作。」他說:「在音樂上,跟隨傳統之餘,也經常要有新意念,否則你的音樂就永遠發展不了。」他指,今時今日,音樂學院畢業生如果同時擁有一門別的技能,絕對是好事,這對個人發展也很有利。不過,音樂家的最大支柱,不是社交媒體「那些likes」,真正對象是「坐在音樂廳內的聽眾。」他又說:「如果你覺得我拉出來的提琴聲,近似女高音或女中音演唱時的歌聲,那我便心滿意足了。」

李垂誼演奏時用的大提琴在1703年製造、名為「格比利亞舒伯爵」。這個古琴,300年來由造琴師輾轉傳至當年的法國貴族手上,「足跡」遍佈整個歐洲大陸,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更足以寫成一本歷史書。李垂誼說,「它的飛行里數一定比我還要多」。

台上演出,李垂誼認為適度的緊張其實有助發揮,否則就表示你不重視演出,「觀眾會看得出的」。但他認為在台上比賽,一定要用演奏而不是爭勝的心態面對,才能揮灑自如。「參賽時就當演奏吧。音樂家為演奏而練習,不為比賽而練習。音樂家給聽眾帶來的是音樂,不是比賽勝負。」

李垂誼寄語父母,當孩子學音樂到某個階段,孩子便需要思考下一步:「一定要自己去發現為什麼喜歡音樂」,這樣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詳情:李垂誼專訪

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 馬會圖片

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 馬會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