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近200萬港人患慢性疾病增醫療壓力 范鴻齡倡擴大日間醫療服務及公私營協作

社會事

近200萬港人患慢性疾病增醫療壓力 范鴻齡倡擴大日間醫療服務及公私營協作
社會事

社會事

近200萬港人患慢性疾病增醫療壓力 范鴻齡倡擴大日間醫療服務及公私營協作

2021年05月12日 13:20 最後更新:13:41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關注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指人口老齡化不單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勞動力,伴隨著人口老齡化而衍生的醫療服務需求上升、醫療資源分配及慢性疾病管理等問題,都對公共醫療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構成沉重負擔。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引數據指,政府統計處推算,香港的人口會由2016年約730萬,增加至2036年約820萬,增幅大約12%。然而,當中65歲或以上老年人口的增幅會非常驚人,會由約110萬增加至約240萬,增幅超過一倍。公立醫院的病人數據分析發現,現時本港大約有200萬人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包括最普遍的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問題。約20年後,估計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數目,會大幅增加至約300萬人,增幅大約50%。

范鴻齡關注本港人口老化問題。 資料圖片

范鴻齡關注本港人口老化問題。 資料圖片

他說,最令人憂慮是當中患慢性疾病的人口比例,會隨著年紀增長以幾何級數上升,例如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口,大約只有2%患有慢性疾病,但到65至69歲這個組別,比例會上升至53%,到80歲或以上的組別,患慢性疾病的比例更會增加至88%,年紀大約每增加5歲,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便會增加約10%。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范鴻齡認為,要處理人口老齡化衍生慢性疾病和醫療服務需求增加的問題,並非簡單地增加醫護人員人手、加開醫院病床和增加診症名額就可以解決。要做到醫療服務供求平衡,最重要是讓病人在合適的地方,透過合適的醫護人員,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治療。

范鴻齡表示,隨著醫療科技與服務模式的發展,近年不少檢查或治療程序已經可以改用日間服務模式進行,例如癌症病人的化療程序,近年不少醫院已改以日間模式提供服務,病人日間到醫院接受化療,完成療程後晚上可返回家中休息,病人毋須住院。這種日間服務模式,一方面可以減少住院病床的擠迫問題,另一方面亦令病人得到更舒適的服務,提升治療質素。因此,將來必須依循這個方向,進一步擴大公立醫院的日間醫療服務,減少病人不必要的住院,才可以解決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的問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范鴻齡提及,現時不少病人都在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定期覆診,而且覆診得非常「專」,可能這個星期在骨科覆診,下星期則要到內科見醫生,內科的覆診中,亦可能分開心臟科和糖尿科。然而,不少病人的病情其實非常穩定,他們的問題亦並非真的太「專」。有見及此,他們計劃進一步增強公立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亦計劃透過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為家庭醫生提供合適的治療指引,以便日後將更多病情較穩定的專科病人交由家庭醫生照顧。家庭醫生除了可以為病人提供適時的照顧外,亦可減輕專科門診的壓力。

范鴻齡又說,他們計劃為慢性疾病病人,尤其是較年輕的一群病人,制訂更多個人化治療模式。隨著資訊科技發展,不少較年輕的病人都習慣使用資訊科技作溝通,醫護人員亦正好可以利用這些平台,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視像通訊軟件跟進病人的健康狀況,同時亦讓病人參與管理自己的健康,例如提供社區健康電話支援服務的「護訊鈴」,稍後會擴展較年輕糖尿病人的支援服務,透過分析大數據和預測病情發展的模型,揀選一些較高風險的年輕病人作電話跟進,醫護人員會因應病人的情況制定個人化治療模式,例如跟進病人的戒煙進度、安排營養師跟進飲食以及其他支援等。這種個人化治療模式,一方面可透過適時的跟進和介入,延緩病情惡化;另一方面亦可提升治療成效,減少病人不必要入院及因為病情惡化而衍生的額外治療需求。

往下看更多文章

孫玉菡:照顧者有任何問題可致電支援熱線 有需時可提供即時協助

2024年03月30日 12:03 最後更新:13:13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為支援照顧者設立182183的24小時支援熱線,照顧者有任何問題都可致電熱線,有人接聽而並非只提供輔導,亦會有社工幫助,甚至有需時提供即時協助。

孫玉菡。政府新聞處圖片

孫玉菡。政府新聞處圖片

孫玉菡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又表示,人口老化問題是本港最大的社福問題,現時每5個香港人就有1人是65歲或以上長者,到10多年後比例將會變為每3人有1人是長者,但強調並非香港的負擔,很多長者仍然可以貢獻社會,而當他們不能照顧自己,政府需要確保有足夠院舍和服務,期望他們享有合適的生活。他認為長者北上退休是一個選擇,當局會向內地購買更多安老院舍宿位,讓長者有更多選擇。施政報告亦提到,未來在地區規劃和研究提供服務時,5%的資源需要與社福相關,包括場地和中心等,以照顧需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另外,孫玉菡說本港正面對人才短缺的挑戰,過去一兩年推出不同計劃招攬人才,並改善原有計劃,期望吸引更多人才來港。新一屆政府新增的專才計劃,至今已收到超過20萬宗申請,並已批准其中10萬宗申請。他表示,過往當局只透過計劃招攬人才來港,但未有協助他們來港後生活,現時政府會協助專才適應香港環境,提供一站式服務平台,就住屋及子女教育等問題提供協助。他重申本地就業將不受影響,現時本港失業率2.9%,屬極低水平,輸入人才只為填補空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