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獨家:新疆制裁惡果湧現 Adidas今年在華銷售料少1000萬件

博客文章

獨家:新疆制裁惡果湧現 Adidas今年在華銷售料少1000萬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獨家:新疆制裁惡果湧現 Adidas今年在華銷售料少1000萬件

2021年05月13日 15:52 最後更新:15:59

最近台灣電腦公司「技嘉」由於在網站上詆毀中國製造,馬上被京東等電商平台將貨品下架。其實早前新疆棉花制裁事件,後遺症湧現,已經令歐美企業承受極大的痛楚。現在台灣的電腦公司再去碰瓷,真是自作孽了。

之前因為新疆棉事件,瑞典公司H&M因抵制新疆棉就被國內的網友聲討,另外Adidas等體育用品公司,亦因為新疆棉的問題成為針對對象。據悉,今年這些外國品牌在中國的銷售大跌,主要是中國的民眾自發不買他們的貨品。

Adidas今年在華銷售預計減少1000萬件。AP圖片

Adidas今年在華銷售預計減少1000萬件。AP圖片

其中以德國公司Adidas(愛迪達)為例,由於在華銷量下跌,唯有急速減少今年餘下三季的訂單。據內地的運動產品製造業界消息透露,單是Adidas一間公司,就已經減少今年未來三季的訂單達到1000萬件,減少訂單的貨品包括運動鞋、運動袋,以及運動服裝,估計減少的訂單的產量佔正常需求大約三成。

這反映了Adidas由於預計未來在華的銷量會持續減少,唯有減少訂單,以免貨品供過於求。當然業界希望相關的抵制情緒會在下半年紓緩,到時或許Adidas會重新增加訂單。但現在看來中國和歐、美的關係仍然緊張,暫時大家都不存厚望。

H&M近期膠袋的訂單大幅減少8成。AP圖片

H&M近期膠袋的訂單大幅減少8成。AP圖片

另外風眼的焦點是H&M,據說他們近期在華訂製的膠袋亦大幅減少8成,由於膠袋是反映了售賣貨物的數量,相信H&M的店鋪銷情下跌比Adidas等運動服裝品牌更加嚴重,所以才會大量減少膠袋的訂貨。廠家唯有希望下半年的情況會有好轉。

運動服裝方面,除了Adidas外,Nike、Under Armour等美國品牌,亦都受到影響。這些外國品牌在中國的銷情大跌,反映了由美國發動的對中國新疆的相關制裁,歐洲參與其中,如今已經深受其苦。

美國想在G7再發動對中國的制裁未能成事。AP圖片

美國想在G7再發動對中國的制裁未能成事。AP圖片

最近G7(七大工業國)在英國倫敦召開外長會議,美國本想再發動對中國的制裁,結果德國和意大利大力反對,所以最後就無疾而終,變成一個比較空泛的針對中國的聲明。

無論德國的運動服裝或者汽車,以至意大利的名牌,中國都是主要的市場。德國、意大利不想蹚這場制裁中國的渾水,不想附和美國再去搞中國,亦都很容易理解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灣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媒:廣交會中國報價太吸引 關稅嚇不跑美國買家

2024年04月24日 16:31 最後更新:16:40

「中國産品價格太低,買家根本不擔心關稅問題。」

美媒彭博社如此總結在第135届中國廣交會上觀察到的這種「主流觀點」。

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在這個中國最大的貿易盛會上,大多數人仍看好出口,華南地區連日的强降雨絲毫沒有澆滅境外採購商的熱情,場館四處是人們熱火朝天做生意的畫面。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報道稱,許多買家和賣家都對貿易戰升級的風險不太在意,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産品的價格實在「太有競爭力」,令人難以抗拒;而且,中國産品的質量相對於其他亞洲競爭對手也更有優勢。

「我的客戶告訴我,就算徵收50%的關稅都不至於趕跑他們。」一家售賣卡車零部件的中國出口商介紹稱,美國買家承包了他大約一半的訂單,他們會再以四倍於採購價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儘管在美國大選年這個特殊時刻,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在對華大打「關稅牌」,目標産品清單越拉越長,近來已經接連對金屬、船舶和電動汽車等中國産品出手;歐盟也亦步亦趨,對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産品發難。但彭博社發現,在廣交會上看到的大多是對中國出口的樂觀情緒。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Jackson)是一家波斯尼亞家具公司的採購員。他在展會上說,他能以歐洲製造商一半的價格買到標準「非常非常相似」的産品。

關於關稅問題,他不以為然,「關稅可能會産生一些影響,但中國太大了,他們還有其他國家可以賣。」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文章進一步指出,即使對來自欠發達國家的買家來說,中國産品也很便宜。

對於第一次來中國的坦桑尼亞機械貿易公司老闆丹尼爾•盧蘭達拉(Daniel Lulandala)來說,廣交會上令人心動不已的報價,正在幫助他實現拓展商業版圖的夢想。現在他考慮在家鄉開辦一家工廠,使用一台價格約為8000美元的中國機器生産積木。他有信心能在三個月內回本。

談到與中國製造商直接談判的興奮時刻,盧蘭達拉表現出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情:「如果我早幾年就來這裏,我現在的生意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彭博社報道稱,許多貿易商都表達出一個態度,即無論如何世界都需要中國商品,他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解决關稅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汽車配件進口商亞曆克斯•斯特頓(Alex Student)向彭博社介紹了一種抵消關稅的辦法——改用「離岸價」,這意味著物流和倉儲成本由他的美國客戶承擔,而作為關稅基礎的銷售價格將會下降。

斯特頓套用一句美國諺語說道,「解决問題的方式不止一種。」但他也坦言,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關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美國消費者。他透露,當特朗普政府開始徵稅時,他在國內的零售商拒絕支付更高的價格,而是要求他讓出口商提供稍微便宜一點的版本。

「到頭來,是誰在為關稅買單?是消費者。」斯特頓直言不諱道,「你要麽為了保持利潤而放弃産品質量,要麽繼續使用相同産品但損失更多的利潤。」

為了加强供應商多元化,斯特頓提到,他的公司去年也從越南進口了一些商品,此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部分産品也在考察範圍內。

這是二十多年來,斯特頓第一次購買中國製造以外的産品。但他認為,這些國家的産品若想和中國競爭,仍前路漫漫。斯特頓說,也因此,即便是在「最壞的情况」下,中國商家仍有可能獲得他公司約75%左右的業務,「我無法預見這個數字會變得更小。」

在《南華早報》23日刊登的該報記者何慧峰對廣交會的觀察中,讓這位自本世紀初就開始報道廣交會、見慣出口訂單波動的資深記者「震驚」的是,「今年外國進口商出乎意料强勁的回流」。

她在報道中寫道,在巨大的展覽中心,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最擁擠。展臺前擠滿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買家,這讓「幾乎每個中國參展者都納悶:為何今年來了這麽多外國人?」

文中稱,一些出口商表示,人數激增可能是因為需要補貨甚至提前備貨,以應對美國大選期間甚至大選後中國産品可能被針對的風險。更有趣的是,一些海外參展者表示,儘管西方報道稱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産能過剩」造成威脅,但他們無法抵禦物美價廉中國産品的誘惑。

一位外國進口商說:「買還是不買?我終於親身體驗到中國電動汽車——那麽多品牌和型號,價格也不貴。非常棒。」有美國買家還拍攝了關於售價9000美元的比亞迪品牌電動汽車的視頻,短視頻在網上瘋傳,這款在美國被禁售的中國電動車價格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何慧峰還提起,以往她還能在午休時間找出口商交談,但這次他們根本抽不出時間。有出口商說:「以前是我們等客人,主動聯繫他們,現在是他們排隊等我們。」還有出口商提到,今年來自俄羅斯、中東和南美洲的買家有所增加,而且他們願意在更多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據央廣網24日報道,第135届廣交會已於23日順利進入第二期展會。截至23日17時,來自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採購商156927人綫下到會,比上届同期增長21.2%。第二期進口展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家企業參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亮點紛呈,共有144家企業參展,占比約65%。

第一期展會於4月19日落下帷幕,最終交易額尚未公布,但一些省市的交易團已經公布「戰績」:天津交易團累計意向成交2.51億美元,較第134届秋季廣交會同期增長8.1%;溫州交易分團成交意向達9113.9萬美元;湛江企業現場簽下意向訂單達9105萬美元……

廣交會上的盛况是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生動縮影。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達10.2萬億元,單季首次突破10萬億元,增速為5%,創6個季度新高,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14.5%。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4月1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對廣交會2萬多家參展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手訂單增長或者持平的企業占比達到81.5%,比上届提高16.8個百分點。企業對訂單情况相對樂觀,開拓國際市場也更加踴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