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以色列炸毀媒體機構大廈實錄 死亡電話冷酷無情 沒給時間讓記者回去收拾器材

博客文章

以色列炸毀媒體機構大廈實錄 死亡電話冷酷無情  沒給時間讓記者回去收拾器材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以色列炸毀媒體機構大廈實錄 死亡電話冷酷無情 沒給時間讓記者回去收拾器材

2021年05月17日 15:44 最後更新:05月20日 17:07

以色列空軍週六在加沙地帶炸毀了一座12層建築,該棟建築也是美聯社、半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機構的辦公地點。各地媒體齊聲譴責,美國卻無動於衷。

以色列炸毀媒體機構大廈。

以色列炸毀媒體機構大廈。

內地直新聞訪問了深圳衛視評論員吳蔚,評論事件給美國帶來的難題。

直新聞:事後白宮竟然只係要求保障記者安全。您對此事有何觀察?

深圳衛視評論員吳蔚:我們可以試著將自己置身其中:一位以色列情報官打來電話,告訴你正身處的大樓將在一個小時後被夷為平地,請抓緊時間撤離。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得知這一消息的瞬間腦袋一定是一片空白的,但考慮到幾天前加沙的另一棟大樓正是以這種「死亡倒計時」的方式被徹底摧毀,你就會明白:電話那頭的人絕不是在開玩笑。你甚至無從向他申訴:這是一棟被各國媒體機構合法使用的民用建築,你憑什麼炸我?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迅速抓起身邊一臉茫然的記者同事,匆忙間收拾一番,狼狽地往外跑。

我在美聯社的報道中看到這樣一個細節:這棟建築的業主在電話中請求以色列軍方能否給各位匆忙逃出的記者10分鐘時間,返回屋內搬出昂貴的機器設備。但對方的語氣冷漠且篤定,就像一個毫無感情的機器在對你發送「死亡通知書」,要你馬上離開。業主馬赫迪對電話那頭說:「您即將摧毀我們一生的工作、記憶和生活。我會掛斷電話的,做你想做的事情吧,但是神靈將見證這一切。」

最諷刺的一幕是,在死亡倒計時的最後10分鐘,從大樓內逃出來正驚魂未定的半島電視台記者在另一棟大樓上架起機器開通了「行刑」現場衛星直播,在攝影機鏡頭裡,以色列空軍的炸彈準時且準確地落在了大樓一側的承重結構上。一陣巨響伴隨著衝擊波掀起的漫天煙塵令大地動搖,當煙塵逐漸被風吹散,12層大樓仍然屹立不倒。但幾分鐘後,第二發、第三發炸彈接連而至。這座曾被各國媒體用來見證2009年、2012年、2014年巴以衝突的制高點在巨響中轟然倒塌。半島電視台直播間里的女主播強壓著悲痛用英語向世界播報:「我們向您保證,半島電視台絕不會就此沈默。」

「傑達姆」激光制導炸彈。資料圖片

「傑達姆」激光制導炸彈。資料圖片

現場畫面及軍事知識素養告訴我,這是以色列空軍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定向爆破」。掛載2000磅「傑達姆」激光制導炸彈的以色列戰機在上空盤旋,2000磅是什麼概念,接近一噸重的大型炸彈。機腹下的攻擊引導吊艙使用激光持續照射大樓一側的承重梁,攻擊時間到達後,第一發「傑達姆」被投下。命中目標後,戰機並沒有離開,而是通過攻擊吊艙觀察打擊效果。等硝煙散去,發現目標依然屹立,很快,第二發第三發接連落下,在激光引導的指示下飛向同一個落點。大樓迅速向一側垮塌,旁邊幾座建築物幸免於難,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定向爆破」。

我甚至可以合理推測,以色列情報部門已經通過衛星照片提前研判,這棟大樓應該朝哪個方向倒下造成的附帶傷害最小。而此事最冷峻的一面是:以色列軍方的打擊決心十分堅決,樓不炸塌,戰機絕不離開。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聲稱:這不是一個無辜的目標,哈馬斯恐怖組織一直在借助國際媒體的掩護開展活動。美聯社的官方聲明則毫不客氣地一巴掌甩了回去。隨著一切化為塵土,這棟大樓究竟「是不是無辜的」已經淪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羅生門事件」。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以色列軍方用一種看似將傷亡降到最低的所謂「人道方式」,對一座又一座建築冷酷地執行了死刑,露出了一副「管殺不管埋」的決絕。

半島電視台之於阿拉伯世界就像美聯社之於美國,像這樣的權威「國社」的辦公地點被以色列軍方外科手術般定向爆破,美國總統與國務卿先生卻只是在電話中淡淡地來了一句:請務必保障記者們的安全。讓外界忍不住質疑: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美國與以色列究竟達成了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

直新聞:有美國媒體評價,拜登正有意專注於中美競爭,但人算不如天算,以巴衝突卻點燃了中東火藥桶。那麼在你看來,這一輪以巴衝突的起因是什麼?是否打亂了拜登專注大國博弈的計劃?

特約評論員 吳蔚:當戰爭打響,最先倒下的往往是真相,這是人類文明史最諷刺的寫照。要說這一輪以巴衝突的起因是什麼,巴勒斯坦方面會指責以色列軍警對他們宗教節日活動的無理打壓,以色列則打著反恐的旗號「以暴制暴」。但是,以巴這對冤家鬥了這麼多年,哪一次又真正打出了一個所謂的「誰對誰錯」呢?只有無辜的平民百姓在流血流淚。

美國媒體說拜登這一次是「人算不如天算」,我卻要說這是「他算不如人算」,美國在半推半就下被以色列「繞進去了」。何出此言?我想從兩個因素進行闡述,它們恰好都與以色列有關。

先說內因,戰爭是一個國家國內政治的極端化外向表達。今年4月25日,以色列第24屆議會選舉投票結果出爐,沒有任何一個陣營取得了組閣所需的61個議會席位。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獲得120席中的30席位居第一,但這個第一是不穩固的,因為以「反對內塔尼亞胡」為共識聚攏在一起的「擁有未來黨」、藍白黨等陣營一共拿下了57席,距離聯合執政門檻只差4票,這足夠讓內塔尼亞胡驚出一身冷汗,真是差點就翻車了。

有驚無險的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贏,以色列國內陷入了一個短暫的政治僵局。一場新的洗牌開始了,陣營之間如何互相拉攏、挖牆腳,把票數湊足61票,拷問著內塔尼亞胡及他的執政盟友。以色列政治學者已經作出預言:內塔尼亞胡要想翻盤取勝,必須進一步「右轉」,尋求在以巴問題、伊朗問題上立場更加強硬的右翼政黨支持。簡而言之,內塔尼亞胡需要對巴勒斯坦鄰居展現出更加強硬的一面,才能在這場選舉中突圍成功。現在大家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這場大亂鬥打到現在,雙方互有平民傷亡的情況下,內塔尼亞胡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甚至公開放話:只要有必要,我們會繼續發起空襲。從動機上看,這場陡然升級的以巴衝突將「助攻」利庫德集團對國內進行政治整合。

再說外因,大家都知道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是以色列這個被阿拉伯國家團團包圍的彈丸之國至今屹立不倒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關係甚至延伸到國內政治領域,以色列與美國都以一種深度捆綁的方式遙相呼應。但是這種深度捆綁並不意味著雙方的關係一直會你儂我儂。就以奧巴馬執政時期為例,無論是《伊核協議》的簽訂,還是以巴問題、戈蘭高地佔領區問題,奧巴馬都沒有順著以色列的意思來,雙方關係降到了歷史低點。那麼在經歷特朗普曇花一現的「美以蜜月期」之後,曾作為奧巴馬副總統的拜登如今上位成了白宮一把手,他對以色列的態度,乃至於他的整個中東戰略計將安出,以色列方面並不確切瞭解。肉眼可見的只有拜登言之鑿鑿地要在今年「9·11」紀念日之前從阿富汗全面撤軍。

此外,對伊核問題的處理,拜登也還在搖擺不定。以色列可以說是用一種激烈的方式在敲打美國:「朋友,你應該給我一個確切的說法了。」

因此,在這兩個因素的內外疊加之下,我們的視野漸漸清晰起來。一方面,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需要借助此次巴以衝突解決執政危機;另一方面,以色列又急需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不要老想著從中東拍拍屁股走人,這個火藥桶隨時可以炸。這句話倒也沒有錯,以巴衝突歷來就是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衝突逐漸升級的導火索,在這個「鏈式反應」面前,美國要想撤得乾乾淨淨,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此外,我也要提醒一下,美國國內對拜登從中東抽身持反對態度的人也不在少數。因此,我才會說:這一次美國是在半推半就之下被以色列「繞進去了」。最起碼,美國在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拉偏架,屁股明顯坐在以色列這一邊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