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央媒合力推廣大灣區前景 國際一流灣區雛形顯現

博客文章

央媒合力推廣大灣區前景 國際一流灣區雛形顯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央媒合力推廣大灣區前景 國際一流灣區雛形顯現

2021年05月17日 15:46 最後更新:05月20日 17:08

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央媒於昨日與今日刊發評論文章,聚焦《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4周年。

從2017年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以來,4年時間內,一系列支持政策舉措相繼出台,「中國第一灣」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央視16日《新聞聯播》報導提到,2020年大灣區經濟總量達11.5萬億元,比2017年增加1.4萬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達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廣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3萬家,比2017年增加近2萬家。相較於美國舊金山灣、紐約灣、日本東京灣等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在國際上並無先例。衝破了體制機制的束縛,粵港澳規則加速融合,第一次實現科研設備、科研人員在合作區內快速出入境,第一次實現香港科研機構辦事「信用+秒批」,國內第一家由港澳投資的稅務師事務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多個「第一次」應運而生。

《人民日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比其它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歷經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港澳回歸祖國之後,合作不斷擴大深化,坐擁區位優勢,累計雄厚經濟實力,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大灣區不同城市肩負示範引領和創新引領的使命,推進了重大合作平台的加速建設,也使科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截至目前,深港兩地合作區對接和落地項目達138個,其中有港澳背景的項目近30個。

新華社文章《灣區潮湧千帆競》指出,作為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不到全國0.6%總面積的粵港澳大灣區,創造出了佔全國12%的GDP,可超一個中等國家經濟體,甚至高於美國三藩市灣區。

央視的報導指出,一個發展潛力無限、想象空間巨大的世界級活力灣區,雛形已清晰可見。由習主席親自謀劃、部署與推動的大灣區建設戰略,從一個決策轉化為現實。《人民日報》評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佔據重要戰略地位,迎來新機遇,「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粵港澳三地立足新發展階段,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必將推動建設取得更大新進展,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方向進發。而新華社則寫道:「今日之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無數有志青年奮鬥的舞台,在青春中國的逐夢航程中劈波斬浪。」

多個央媒全力推廣大灣區,看來未來中央都寄予厚望,至於香港如何抓住這次機遇,轉化為香港再出發的動力,香港各界都應該好好思考啦。

點擊以下連結,閱讀全文:
央視《粵港澳加速融合 世界級灣區雛形顯現》
人民日報《擘畫未來 共用榮光(大灣區 大未來)》
人民日報《推動大灣區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新華社《灣區潮湧千帆競——寫在<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簽署4周年前夕》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