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葉劉淑儀倡重置貨櫃碼頭 釋放臨海地建「新居屋」

政事

葉劉淑儀倡重置貨櫃碼頭 釋放臨海地建「新居屋」
政事

政事

葉劉淑儀倡重置貨櫃碼頭 釋放臨海地建「新居屋」

2021年05月20日 09:13 最後更新:09:13

葉劉淑儀近期多次提議香港可以考慮與大灣區整合貨櫃碼頭,並釋放葵青貨櫃碼頭附近三百公頃臨海用地改作建屋;回收的土地可發展以扶助中產為目標的「新居屋」,研究調高居屋入息上限,同時「新居屋」呎數和樓則都要優化,包括變賣需補地價,或限制只能賣給政府和輪候人士,以免房屋商品化。

葉劉淑儀。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資料圖片

葵青貨櫃碼頭。資料圖片

葵青貨櫃碼頭。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表示,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持續下跌是不爭事實,「政府曾考慮起十號碼頭都要放棄。」指葵青貨櫃碼頭有約三百公頃臨海「靚地」,若納入空置和使用率低的後勤用地,可多達一千公頃。她續指,碼頭定單以中轉貨運為主,由於付貨人事前已選擇空運或海運,因此碼頭無必要鄰近機場,可研究遷往長洲南重置或者縮減現有的葵青貨櫃碼頭一半面積以釋放土地興建房屋。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等高增值海運服務。

更多相片
葉劉淑儀。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近期多次提議香港可以考慮與大灣區整合貨櫃碼頭,並釋放葵青貨櫃碼頭附近三百公頃臨海用地改作建屋;回收的土地可發展以扶助中產為目標的「新居屋」,研究調高居屋入息上限,同時「新居屋」呎數和樓則都要優化,包括變賣需補地價,或限制只能賣給政府和輪候人士,以免房屋商品化。

葵青貨櫃碼頭。資料圖片

葵青貨櫃碼頭。資料圖片

葉劉指葵青貨櫃碼頭有約三百公頃臨海「靚地」,若納入空置和使用率低的後勤用地,可多到達一千公頃。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表示,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持續下跌是不爭事實,「政府曾考慮起十號碼頭都要放棄。」指葵青貨櫃碼頭有約三百公頃臨海「靚地」,若納入空置和使用率低的後勤用地,可多達一千公頃。她續指,碼頭定單以中轉貨運為主,由於付貨人事前已選擇空運或海運,因此碼頭無必要鄰近機場,可研究遷往長洲南重置或者縮減現有的葵青貨櫃碼頭一半面積以釋放土地興建房屋。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等高增值海運服務。

資料圖片

優化呎數樓則

梁振英早前建議在大欖郊野公園的邊陲土地興建3萬個居屋單位,落成後每呎售6000元。資料圖片

「重置葵青貨櫃碼頭」方案早在二〇一八年「土地大辯論」中討論過,當時未被列入優先建議,特首林鄭上月回應上述建議時亦稱未有相關計畫,但同意遲早要處理。葉劉直言對政府數年來都沒有認真研究方案感失望。「林太都話應該做,咁點解你又唔做?」她質疑政府或顧慮過程中要與現有碼頭營運商談條款,「可能驚被人指責官商勾結。」她拒絕估計上述方案前期研究需時多久,但相信下屆政府有機會做到,因完善選制後下屆立法會變得可控,可將諮詢程序高效化。「只要政府有膽同營辦商傾,應該好快。」

葉劉指葵青貨櫃碼頭有約三百公頃臨海「靚地」,若納入空置和使用率低的後勤用地,可多到達一千公頃。資料圖片

葉劉指葵青貨櫃碼頭有約三百公頃臨海「靚地」,若納入空置和使用率低的後勤用地,可多到達一千公頃。資料圖片

優化呎數樓則

她提議,回收的土地中,大部分可發展公營房屋,模式有別於現時的公屋或出租屋,而是以扶助中產為目標的「新居屋」。「中產兩頭唔到岸,公屋無份私樓又太貴。」她指現時居屋入息上限低,認為應重新檢視房屋階梯,研究調高居屋入息上限,同時優化「新居屋」呎數和樓則。

她又指,政府責任是協助市民找到適切居所,如果「新居屋」由政府高度補貼,就不可容許免補地價變賣,避免房屋商品化被炒賣,「一定要補地價,或者只能賣給政府和輪候人士。」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重置葵青貨櫃碼頭」方案早在二〇一八年「土地大辯論」中討論過,當時未被列入優先建議,特首林鄭上月回應上述建議時亦稱未有相關計畫,但同意遲早要處理。葉劉直言對政府數年來都沒有認真研究方案感失望。「林太都話應該做,咁點解你又唔做?」她質疑政府或顧慮過程中要與現有碼頭營運商談條款,「可能驚被人指責官商勾結。」她拒絕估計上述方案前期研究需時多久,但相信下屆政府有機會做到,因完善選制後下屆立法會變得可控,可將諮詢程序高效化。「只要政府有膽同營辦商傾,應該好快。」

梁振英早前建議在大欖郊野公園的邊陲土地興建3萬個居屋單位,落成後每呎售6000元。資料圖片

梁振英早前建議在大欖郊野公園的邊陲土地興建3萬個居屋單位,落成後每呎售6000元。資料圖片

對於前特首梁振英提出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她認為絕對值得研究,但首先要解決交通問題、社區配套設施和就業機會等問題,直言「例都未改就賣樓,風險大啲」,並質疑建議過渡簡化,「比較口號式。」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全球專家探討繁榮迫切議題「2024全球繁榮峰會」5.13一連3日香港舉行

2024年04月23日 17:13 最後更新:17:20

「2024全球繁榮峰會」將於2024年5月13日至15日在香港舉行,環球不同領域的領袖和專家翹楚將聚首深度交流,探討影響全球繁榮最迫切的議題,為全球未來發展開拓新里程。

是次盛會的發起人葉劉淑儀說,「全球繁榮峰會」是一個嶄新渠道,透過這高質量民間交流平台,推動各方合作,推動國際社會就地緣政治問題提出應對方案。

是次盛會的發起人葉劉淑儀說,「全球繁榮峰會」是一個嶄新渠道,透過這高質量民間交流平台,推動各方合作,推動國際社會就地緣政治問題提出應對方案。

「2024全球繁榮峰會」由「香港全球繁榮峰會」與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攜手打造,將在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舉行。峰會發起人、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全球繁榮峰會是是一個嶄新的渠道,透過這個高質量民間交流平台,凝聚環球專家深入討論影響全球繁榮的議題,藉交流推動各方以開放的思維凝聚共識、加強合作推動國際社會就地緣政治問題提出應對方案,達致全球繁榮及持續發展。

葉劉淑儀又指,是次峰會匯集來自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歐洲和亞洲多個地區的專家領袖,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是開拓新視野的難得機會。「香港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具有地區優勢,民間應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各界建立多年深厚的地區網絡,廣交各國朋友,促進各國友誼,同時期望香港作為交流平台功能再次提升,在世界舞台發揮更重要的角色。」葉劉淑儀說。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科恩伯格教授(Roger Kornberg),將擔任主題演講嘉賓。 諾貝爾奬圖片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科恩伯格教授(Roger Kornberg),將擔任主題演講嘉賓。 諾貝爾奬圖片

峰會指,透過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峰會將發揮民間外交橋樑作用,促進國際交流,繼續有效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功能,鞏固香港聯通國際及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角色,推動全球高質量發展,實現命運共同體。峰會包括五場專題討論及一場青年領袖論壇。

峰會邀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國際結構生物學權威羅傑.大衛.科恩伯格教授(Professor Roger D. Kornberg)擔任主題演講嘉賓。此外,專題討論的五個前瞻性議題包括:全球化與去全球化、泛安全化的風險及對發展的影響、科技合作和人類未來、大國競爭與和平共處,以及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

峰會還設有一場青年領袖論壇,雲集亞洲地區具遠見的青年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和學者,就 2024 年世界經濟的未來進行集思廣益。為期一連三天的峰會,將有200多名來自中國內地、全球多國與本港的商界、學術界、智庫等機構的代表,獲邀出席是次盛事。

是次盛會的演講嘉賓,還包括知名經濟學家、霍普金斯應用經濟學教授漢克(Steve Hanke)。

是次盛會的演講嘉賓,還包括知名經濟學家、霍普金斯應用經濟學教授漢克(Steve Hanke)。

「2024 全球繁榮峰會」的五場專題討論詳情如下:

專題(一)﹕全球化與去全球化 當發展國家以本國經濟安全的名義重組供應鏈時,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極不明確, 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風險。

主持人: 桑曉霓女士(Henny Sender)紐約貝萊德集團董事總經理、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辦公室高級顧問

講者: 阿馬特先生(Iñaki Amate)

香港歐洲商會主席
史蒂夫.漢克教授(Professor Steve Hanke)透過Zoom線上參與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應用經濟學研究所、全球衛生研究所和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商業企業研究聯合主任

李世默博士
成為資本董事長

許利平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

專題(二)﹕泛安全化的風險及對發展的影響 探討國際社會對國家安全考慮日益重視,影響企業及投資者發展,目前無論是「脫 鈎」或「去風險化」都對全球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主持人: 葉劉淑儀女士 前保安局局長(1998-2003),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

黃平教授
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唐偉康大使(Ambassador Kurt Tong)

美商亞洲集團管理合夥人

專題(三)﹕科學技術合作和人類未來 隨着人類持續努力應對個別政府和社群無法單獨解決的全球挑戰,促進科學技術合作 對於未來發展可持續和創新的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主持人: 葉玉如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講者: 羅傑.大衛.科恩伯格教授(Professor Roger D. Kornberg)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教授

邁克爾.斯賓塞博士(Dr Michael Spence)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校長兼教務長

王曉東教授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資深研究員

姚期智教授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專題(四)﹕大國競爭與和平共處 大國競爭的重臨引起大國跌入「修昔底德陷阱」漩渦的關注。如何管控大國競爭產生 的分歧及壓力,將對於緩解大國衝突的風險至關重要。

主持人: 李成教授 前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和高級研究員,現任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

哈希姆.喬喬哈迪庫蘇莫先生(Hashim Djojohadikusumo)

讓‧德魯伊大使(Ambassador Jean De Ruyt)
歐盟─亞洲中心聯席主席

董雲裳女士(Susan A. Thornton)透過 Zoom 線上參與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客座講師

楊潔勉教授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

專題(五)﹕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 氣候變化日益嚴重的影響凸顯了各國之間迫切需要加強合作,攜手拯救地球並促進未 來可持續發展。

主持人: 蔣東強先生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講者: 伊琳娜‧博科娃女士(Irina Bokova)

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國際科學理事會贊助人及國際科學理事會可 持續發展科學使命全球委員會聯合主席

應家柏先生(Winfried Engelbrecht-Bresges)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

齊曄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