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抑鬱症與大腦神經生長因子有關?專家為你拆解迷思

生活事

抑鬱症與大腦神經生長因子有關?專家為你拆解迷思
生活事

生活事

抑鬱症與大腦神經生長因子有關?專家為你拆解迷思

2021年05月27日 17:14 最後更新:17:14

大腦神經生長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簡稱BDNF,是近年神經科學專家最感興趣的研究項目!我們都知道壓力(Stress)是引發抑鬱症的最重要原因,但當中的因果關係多年來未能充分了解。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人體神經系統內的神經細胞(Neuron)大約有一千億,佔人體消耗的熱量兩成。我們每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由中樞神經系統(CNS)發號施令,當我們的意識受干擾、睡眠不足、情緒受困,神經系統便會降低效率,精神不集中,發出休息的訊號。神經系統有「可塑性」(Plasticity),隨累積經驗及不斷學習而改變,神經細胞之間溝通由「軸突」(Axon)及「樹突」(Dendrite)交織而成,通過傳導素(Neurotransmitter)調節訊息。專家發現不同精神病由傳導素異常而引發,當中例如血清素、腦腎上腺素、多巴胺、谷胺酸等等,而且特別是抑鬱症,故現今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是調節多種傳導素。醫生一般亦用「血清素藥物」來簡稱「抗抑鬱藥物」。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專家發現壓力(Distress)抑制大腦神經生長因子,阻礙神經細胞「軸突」與「樹突」正常生長,神經細胞慢慢枯萎,就像秋天落葉的樹木,神經細胞之間溝通不足,神經系統不能正常運作。反應緩慢、精神散渙、缺乏動力都是抑鬱症的主要症狀。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近年大腦神經生長因子研究,病人學習減輕壓力、保持心境開朗、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都有助產生大腦神經生長因子,也是治療抑鬱症的最佳方法。治療抑鬱症藥物亦有新發展!最新的抗抑鬱藥物不但可以調節腦部多種傳導素,同時可提升神經生長因子大腦神經生長因子,讓腦內「軸突」及「樹突」回復正常運作,穩定情緒,減低復發機會。現在精神科專家建議治療抑鬱症藥物,由「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更正為「情緒調節劑」(Mood Modulator)!

專家發現壓力抑制大腦神經生長因子,使神經細胞慢慢枯萎。unsplash圖片

專家發現壓力抑制大腦神經生長因子,使神經細胞慢慢枯萎。unsplash圖片

營養師推介享用甜品的2大「最佳時間段」,可讓想吃甜品又擔心發胖人士進行合理放縱。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人們為紓壓進食甜品卻憂身體發胖

現時不少人會選擇飲奶茶食甜品的方式釋放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然而,這種紓壓方式對於想要保持身材或正在減肥的人來說卻十分苦惱,擔心甜品會導致發胖或影響減肥效果,因此選擇忍著不吃。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營養師推介吃甜品的2大最佳時機

對此,台灣知名營養師蕭瑋霖就分享了兩個吃甜品的最佳時間點,幫助那些想要享受甜食同時又擔心身材的人們,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合理地安排甜食,達到既享受生活又維持健康的平衡。

1.飯後食用

蕭瑋霖指出,人體感到飢餓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血糖過低,如果在空腹時進食甜品,會造成血糖震盪大,血糖急劇上升引發大量胰島素分泌,若胰島素的分泌速度超過血糖上升的速度,胰島素會開始利用體內已有的血糖,從而導致所謂的「反應性低血糖」。這種低血糖會再次引發飢餓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得人們感到更加饑餓,然後攝入更多的甜品。因此,在飽腹的狀態下進食甜品,可以降低血糖劇烈波動,避免飢餓感循環,能夠控制食慾和食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2.運動後食用

蕭瑋霖推薦的第2個最佳時間點是運動後,只因在進食甜品後,甜品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會在腸道中消化,導致血糖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幫助將血糖轉運到脂肪細胞或肌肉中進行利用或存儲。由於合成脂肪的路徑相對較短,若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吃甜品,且未創造熱量赤字,那麼這些糖分很可能被轉化為脂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相對而言,運動後肌肉活躍,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增加,此時進食碳水化合物,如甜品中的糖分會傾向於被肌肉吸收並利用,而非轉化為脂肪。這樣不僅有助於肌肉恢復,也避免了甜品轉化為體內脂肪的可能。因此,如果想吃甜品而又擔心增加脂肪負擔,建議在運動後進食甜品,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相對較小。


營養師建議合理攝取甜品以維持健康

不過,蕭瑋霖提醒,雖然這2個時間點可以讓吃甜品的負擔較小,但由於甜品多為精製糖,因此仍應控制其食用頻率和份量,以免影響減肥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