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除可用作興建房屋,也帶來多個額外好處。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海港及土地)黃志斌表示,香港每年均會產生一千五百萬公噸建築物料,可作填海用途,惟在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填海工程開展前,本港多年來均沒有大型填海項目,故僅能將相關物料運往台山,惟現時三跑工程等填海項目已陸續完成,故相信若「明日大嶼」項目稍後能夠「接得上」,將為一個理想地方處理公眾填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黃志斌表示,政府除了考慮資源情況,亦須考慮填海安排,未來香港亦會繼續有新建設項目,雖然台山與本港距離不遠,但需要經水路載滿填料運往當地,碳足印排放量亦相當高,故希望本港填海項目,能夠成為相關填海的出路。惟他強調,並非所有建築物料均適合填海,以現時三跑工程為例,政府於將軍澳一三七區設有填料庫,從而篩選出部分能夠進行填海的建築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填海造地所帶來的另一好處,是有助疏導交通。黃志斌指出,現時選址的中部水域,位置較為理想,並形容「位置為幾條幹綫的中心點,可以加強香港東西接駁」,日後將會十分方便,與中環的距離僅約十公里。他稱,項目的交通接駁細節須由顧問公司作一步研究,惟按現時情況所見,人工島東面為香港島,西面為大嶼山,北面則為屯門及荃灣,日後若有颱風來襲,亦可作自然屏障。他指,現時中部水域附近亦有船隻停泊,附近也有棄置的泥坑,因此環境敏感度亦相對低。

「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模擬圖。 資料圖片

「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模擬圖。 資料圖片

至於本港其他地區,黃志斌稱現時本港西面已進行了很多大型基建,包括機場第三條跑道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惟接近龍鼓灘附近的水域,會有中華白海豚出沒,因此這個位置較為敏感。

黃志斌指填海助減廢「收容」建築物料。

黃志斌指填海助減廢「收容」建築物料。

至於香港的東面,他說:「打開地圖,東邊為香港後花園,生態價值非常高,市民平時經常去郊遊的地方,所以政府不會在香港東面有相當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