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阿爺出手幫香港解決了重要的政治難題,各界開始討論如何解決房屋問題,有人話要發展新界新市填,有人話繼續填海最好,有人就表示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但不論係明日大嶼抑或發展新市鎮,起碼搞十幾廿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對於覓地建屋,通常市民討論緊某一、兩個土地選項,就會忽略其他嘅可發展土地,但房屋嚴重短缺,點解社會唔可以統統都考慮?如果我係執政者,可能就會好似《九品芝麻官》入面嘅徐錦江講一句,「我要晒!」

既然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土地選項,一些不顯眼但佔地極多的土地,我哋都應該研究同考慮。大家有冇諗過,如果能夠進一步發展新界土地或祖堂地,都可以係解決香港土地荒嘅一帖良藥?現時,新界嘅祖堂地佔地2,400公頃,等於126個維園的土地,只要社會各界動動腦筋,配合修改法例,可以興建數十萬個住宅單位嘅土地,就近在咫尺!

祖堂地係乜東東?簡單而言,就係由傳統組織例如家族或堂而並非個人擁有嘅新界鄉村土地,由於由家族等持有,故被稱為「阿公地」。講明係「阿公地」,當然不是隨便能動,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雖無訂明出售祖堂地的門檻,民政專員有權給予同意,但據報只要收到一份反對意見,就會否決申請。即是話,新界祖堂地多,但大家「得個睇字」。

老實講,要100%人同意出售或者發展一塊祖堂地,極度困難,總有人已經「失蹤」,或者扭計想爭取多啲利益。我斗膽提議,如果政府能夠立法或修法,只要祖堂地80%嘅權益人同意補地價轉換用地性質,則可以提出強制要求餘下20%權益人參與土地性質轉換的方案,做法有少少似強拍,如果方案獲通過,補地價獲批,興建多層式住宅,整個過程大約只需2.5年,呢個亦係短、中期釋放一部分土地以解決房屋問題的絕佳方法。

綜觀內地、星加坡以至台灣,有自置居所的人口比例達八、九成,而香港住在自置物業的人口大約有五成(包括居屋),剩低的五成人,大約三成住公屋,兩成租屋住。

換句話講,即係唔計政治立場,香港社會本身已經撕裂成兩半,有樓嘅就享受物業升值成果,無樓嘅睇住樓價上升而望門興嘆,社會矛盾當然「沒有更深,只有更深」。所以,要解決房屋問題,香港政府要果斷出手,亦要激活私人市場更積極參與!




梁熙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