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馬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 專家料受暖化影響

大視野

大馬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 專家料受暖化影響
大視野

大視野

大馬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 專家料受暖化影響

2021年06月14日 21:40 最後更新:21:47

有水底攝影師早前在婆羅洲北部沙巴外海拍到一隻白頂礁鯊頭部出現斑點及病變的照片,隨後政府與保育團體的專家團隊亦在其他白頂礁鯊身上觀察到同樣的皮膚病,有海洋生物學家認為白頂礁鯊罹患皮膚病原因是海洋升溫。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非營利保育團體「珊瑚礁守護者」資深海洋生物學家史匹吉認為海洋暖化是造成西巴丹白頂礁鯊生病的原因之一。因為西巴丹是海洋保護區,禁止捕魚,附近亦無聚落和工業設施,故可排除人為因素涉入。西巴丹5月的海水表面溫度達到攝氏29.5度,較1985年高1度。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博特拉大學水生動物研究所發現該海域的珊瑚同樣出現白化問題。沙巴大學海洋研究所表示7月將會捕捉白頂礁鯊來採集檢驗樣本,找出病變原因。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白頂礁鯊擁有白色鰭尖,白天通常在珊瑚礁旁歇息,深受潛水愛好者喜愛。夜晚時便會出沒,並覓食小魚等動物。

白頂礁鯊頭部出現斑點及病變。網圖

白頂礁鯊頭部出現斑點及病變。網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世界首例 日本科學家用「人造子宮」成功培育深海鯊魚

2023年10月12日 14:20 最後更新:15:41

日本企業致力研究「人造子宮」,成功培育並產下一條能自行發光的深海鯊魚,7個月後鯊魚全長已長至18cm。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沖繩美麗海財團為了拯救早產鯊魚的生命,早在2017年起便致力研究人造子宮裝置,用於人工飼養小鯊魚。日前研究團隊使用裝置培育「模拉里烏鯊」(Etmopterus molleri)胚胎5個月後順利生產,並成功存活了7個多月,而這是該物種最長的圈養記錄;體長已長至18cm,體重則增加到18克。

觀看影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研究團隊指出,為了克服胚胎在分娩過程從「人工羊水」到海水環境的變化中存活下來,出生前3個月起就透過人造子宮,分5階段增加海水量,逐漸改變環境,成功緩解了鯊魚在分娩時的壓力;其中,人工羊水的成分和鯊魚的血液相似。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人造子宮裝置分娩鯊魚,首席研究員富田稱其為「向保護稀有物種邁出的一大步」,他們也將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上。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