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苗民族主義的虛偽

博客文章

疫苗民族主義的虛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疫苗民族主義的虛偽

2021年06月16日 20:03 最後更新:20:10

先由一個小故事開始。美國近日向宣佈向中美洲國家千里達捐贈80瓶輝瑞疫苗,你沒有看錯,是80瓶,不是80萬瓶!結果?自然是在網上遭到群嘲。

一瓶輝瑞疫苗可以稀釋出6劑疫苗,即美國捐贈了480劑疫苗。美國幹了這件「大事」,連美國的《新聞週刊》也發現了,還寫了一篇報道,標題為《中國官方媒體嘲諷美國捐贈千里達480劑疫苗,此前中國損贈了10萬劑》,報道中提到中國日報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在美駐千里達使館宣佈捐贈的推特下方留言說:「這個量像是給一家養老院捐贈的,而不是給一個國家。」

《新聞週刊》分析,陳衛華在推特的留言,似乎是在嘲諷「美國這樣的世界領袖,竟然會在推特上宣佈這麼小的一筆援助」。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駐千里達使館發聲明說:「美國致力於疫苗多方面幫助千里達政府,我們相信每一劑疫苗都有它的價值。」

千里達是加勒比海小國,西部與委內瑞拉相望,但人口也有140萬人。480劑輝瑞疫苗,真的不知如何分配。

千里達外交部長布朗在議會裡面交待,千里達收到來自中國捐贈的疫苗有10萬劑、來自印度的有4萬劑疫苗、來自巴貝多的有2000劑、來自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的有16000劑、來自百慕大的有9000劑、來自格瑞納達的有1萬劑疫苗,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捐贈的。另外,千里達向中國採購了20萬劑疫苗。相對之下,美國的480劑疫苗就變得相當礙眼了。千里達一個小例子,已顯示出美國對捐贈疫苗幫助窮國的態度。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接種了22億劑新冠疫苗。G7(7七大工業國)佔了其中的5.6億劑或25%。而G7人口合共7.7億,只佔全球人口的9.9%,反映了以美國為首的G7富國大量囤積疫苗,讓國民優先接種,這很顯然是「疫苗民族主義」。然而,美國卻惡人先告狀,倒個頭來質疑中國捐贈及出口疫苗,是在搞「疫苗外交」。

最近召開的G7峰會,會後遭到很多人批評,指會議完全放錯了重點,不應該對付中國,而是應該放在現時更加逼切需要解決的環球新冠疫情和氣候暖化問題之上。

樂施會不平等政策研究方面的負責人馬克斯·勞森(Max Lawson)對《金融時報》說: 「這次G7峰會將在恥辱中繼續下去。面對百年來最大的衛生緊急事件,以及正在摧毀我們星球的氣候災難,他們完全不能應對我們時代的挑戰。G7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行動與世界需求之間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們不需要等待歷史來判定,這次峰會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阿聯酋的《海灣新聞報》發表題為《為什麼過時的G7不再重要》的文章,指美國總統拜登想令G7變得再次重要,就找出一個共同的敵人。正如G7早期的共同敵人是蘇聯一樣,今次以中國作為對手。一些G7的成員國可能贊同拜登的新信條,但對世界上其他地區而言,中國實際上是「好人」而不是什麼「惡人」。中國在過去10個月的所作所為,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援助,向80個國家提供疫苗。美國曾以國內需求為由,拒絕捐贈疫苗,其他G7國家尚未向貧困國家捐贈多少劑疫苗,還談什麼領導地位。

這些批評聲音,G7當然知道,所以這次峰會也多了一個小小的主題:捐贈疫苗。不過,捐贈疫苗的數字很混亂,初時傳出的數字是G7在未來一年多會合共捐出10億劑,其後澄清是6.1億劑,當中包括美國總統拜登說會對92個低收入國家捐贈5億劑輝瑞疫苗。一些富有國家,聲稱捐出6.1億劑疫苗,但除了G7、中國和俄羅斯之外,其他國家都不能夠疫苗自足,也沒有錢購買疫苗,即是全球另共有55億人,需要110億劑疫苗。G7承諾會捐出的疫苗只有6.1億劑,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相當偽善。

無論如何,G7雖然號稱自己領導世界,但是,她們對世界所關心的問題卻完全失焦。在世界最關注的疫苗獲取上顯得吝嗇自私。相比之下,中國已經出口和捐贈了3.5億劑以上的疫苗。你說中國是疫苗外交也好,疫苗援助也罷,中國實實際際地協助解決了很多國家非常緊急的抗疫問題。

盧永雄

Tags:

俄羅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樓真是被買爆倉嗎?

2024年03月27日 19:35 最後更新:21:53

自從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布樓市撤銷辣招後,本地樓市回暖,成交增加,內地媒體開始湧現一些「香港樓被買爆倉了」、「香港新樓大幅搶購」的標題。感覺是內地的輿論比香港的真實樓市熱。

毫無疑問,撤辣後香港樓市的確回暖,成交增加。據中原地產的數據,撤辣之後短短4日,香港新樓錄得590宗成交,之前整個2月才只有276宗成交,即是4日成交量就已經是2月總成交的1.1倍。另外近期推出的新盤去貨情況的確有改善,入飛的數字亦比較理想,所以說撤辣後香港樓市活躍起來,並不為過。

有人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樓價又要大升了。甚至開始有人質疑,政府撤辣是否撤得太徹底。

我看這種擔心有點過慮。最近有朋友剛剛沽出她的港島東豪宅,單位七百多呎,全海景單位,最後以1700萬成交。今年年初樓價最低的時候,同一類型的單位成交過1500多萬,兩年前房價最高的時候,同類單位亦曾試過賣2000萬以上。如今1700萬成交價,的確從低位反彈。但朋友說,撤辣後她本來以為會有很多買家問價,結果只有一個買家詢價,是一名內地移居香港人士,雙方議價了一陣子,最後就是這個唯一的買家追價成交。

從最後能夠成交的角度來看,市場氣氛的確變好了。但從出售的過程來看,樓市並無內地媒體說得那麼熾熱。成交數字大幅上升,只因之前的數字太低。過去香港正常巿道時每年會賣出一萬多間新樓,即一個月過千間,所以今年整個2月才只賣出276間,是成交數字少到不正常,而不是撤辣後的數字多得太誇張。

對內地人而言,撤辣之後千多萬的樓,減少26%的稅項開支,可以省下數百萬的稅款,如果一直是想來香港買樓的內地客,就會抓緊機會入市買樓,特別是已經移居香港的人士,更加會覺得機不可失,反正租樓都有支出。另外亦有些內地人想把資金調來香港,借香港撤辣的機會調資來港買樓,亦是另一種需求。

不過有地產發展界商估計,撤辣後釋放出來的購買力,估計可持續3個月至半年,但未必會一直熱落去,主要有幾個因素。

第一,積壓新盤的數量龐大。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的樓市逐步回落,發展商不想減價賣樓,成交大幅減縮,2022年一手住宅成交只有10,261宗,創9年低位,去年一手住宅成交亦只有10,681宗,反彈4.3%,但仍處低位,新盤賣不去就變成倉底貨。估計住宅新盤存貨有4萬多至6萬個,數量極之龐大。假設這一波反彈浪潮能夠消耗一兩萬個單位,發展商今年已經可以交到功課,但除非樓巿有很高的熱度,否則一時三刻亦難消化所有存貨,供過於求的狀況未有改善。

第二,利息高企。現在買樓的按揭利息和最低潮比高了3厘有多,買樓的負擔相當重,買1000萬的單位一年等於要多付30萬元的利息,投資要承受重壓,自住亦是租平過供。現在一直說美國下半年會開始減息,會帶動香港利息向下,問題是香港一日未大幅減息,樓巿整體氣氛亦難全面扭轉。未來走向,要視乎利息幾時開始下降和下降的速度有多快。

第三,內地經濟。有人認為香港的樓市主要看本地經濟,樓巿固然受本地的經濟甚至股巿影響,但更大影響是內地經濟。如果內地經濟復甦良好,甚至比較熾熱,內地資金多,很多資金湧來香港,會帶旺本地樓市。但是內地經濟復甦得較慢,所以內地資金來港有限。

總體而言,宏觀環境未完全改善,減辣後樓市這股反彈浪未必可以長期持續,所以毋需太擔心樓價會大幅上升。換一個角度,樓巿能夠穩定下來,不會進一步拉低經濟,政府已算達成撤辣的目的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