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可再生」的想像與實踐— 漢斯‧約瑟夫‧費爾

博客文章

「可再生」的想像與實踐— 漢斯‧約瑟夫‧費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可再生」的想像與實踐— 漢斯‧約瑟夫‧費爾

2021年06月21日 09:00

香港夜景舉世聞名,我們這一代很難想像這顆東方之珠竟有一天不能亮起霓虹燈。1973年,石油危機席捲全球,香港也不能倖免。當時為了節約能源,全港需要按夏令時間作息,霓虹光管只能在晚上六時至十時亮起,生活一切須要節約用電。政府更呼籲市民慎用燃油,其他燃料也要「慳得就慳」。

同一時間,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國,情況更嚴峻。戰後的德國工商業發展蓬勃,對能源的需求巨大,能源危機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2018年「呂志和獎 ―持續發展獎」獲獎者漢斯‧約瑟夫‧費爾(Hans-Josef Fell)當時還是一名學生,他回憶人們習慣於廉價、穩定的石油供應,突然石油短缺,價格連番暴漲,恐慌爆發。一向以汽車聞名的德國,推行車速限制,並且禁止國民在週末開車,以節省燃油。市面百業蕭條,往日熱鬧的街道變得空空蕩蕩。他踩著單車穿梭其中,驚覺對石油的依賴扼住了這個國家的咽喉。

在能源使用方面,漢斯找到自己以至國家該走的路向,亦勉勵其他人打破既有框框,大膽想像,小心實踐。

在能源使用方面,漢斯找到自己以至國家該走的路向,亦勉勵其他人打破既有框框,大膽想像,小心實踐。

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並非取之不盡,開採過程有一定的危險,而燃燒後產生的溫室氣體更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當時漢斯有很強的信念,認為國家長遠需要使用天然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和水能等,才能令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發展。他決定身體力行,首先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板,慢慢又引入生物能源以應付日照不足的情況,經過反覆試驗、失敗、改進,最終成功達致全屋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漢斯的努力慢慢地讓社區起了變化,太陽能電板一塊塊地爬上了小鎮的屋頂。於是漢斯聯合鄰居,在1994年創立了世界第一間太陽能發電合作社,又投身議會,促成德國通過「可再生能源法」,鼓勵民間發展太陽能、風力、生物能源及地熱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考並頒佈類似的法例,啟迪了無數科技創新與改良,改變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

香港的地理條件與德國大不相同,我們肯定不能照搬德國的經驗。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是大勢所趨,當年漢斯來港領獎,建議我們拓闊對能源使用的想像,例如是否可以從澳洲取得能源,或者在大灣區做風力發電?

筆者曾到訪漢斯的100%可再生能源家園,周圍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他們每天所吃的蔬果都是自己親手種植,生物多樣性令人嘆爲觀止。

筆者曾到訪漢斯的100%可再生能源家園,周圍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他們每天所吃的蔬果都是自己親手種植,生物多樣性令人嘆爲觀止。

近年,本港也有不少企業嘗試「就地取材」,如靠海的建築物試用水力發電,儘管得出的電量不多,但嘗試是很重要的一步。當年漢斯著手建造他的可再生能源小屋,很多人都笑他痴人說夢,但當房子真的建成了,就能啟迪更多的想像、實踐,失敗了繼續改進,我們就離夢想越來越近。漢斯有一句話令我至今難忘:「我們不是空想一個更好的世界,而是打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單車德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