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 正式就讀清華大學

兩岸

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 正式就讀清華大學
兩岸

兩岸

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 正式就讀清華大學

2021年06月17日 22:10 最後更新:08:50

唐傑教授介绍,華智冰的臉部和聲音是通過AI生成。

人工智能(AI)技術高速發展,近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宣佈其研發團隊主創的中國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正式「就讀」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更多相片
清華大學。新華社圖片

唐傑教授介绍,華智冰的臉部和聲音是通過AI生成。

華智冰上學的片段。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唐傑教授介绍,華智冰的臉部和聲音是通過AI生成。華智冰背後依託一個具有1.75億參數的超大規模AI模型「悟道2.0」。華智冰能在模型中切換表達英文與圖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主創的中國首個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清華大學圖片

唐傑表示團隊希望華智冰將來能像人一樣思考,甚至在很多任務上超越圖靈測試,具有通用機器學習的認知能力。

微博圖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賈珈則負責華智冰的外形及聲音、表情、口型和肢體動作生成。賈珈表示為了創造高真實感、多風格的人物形象,團隊構建了高精度3D表情包,通過廣泛3D人臉建模,使華智冰可以低成本地學習相應的細節動作。華智冰現時已學會164種編舞單元。

清華大學。新華社圖片

清華大學。新華社圖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唐傑教授介绍,華智冰的臉部和聲音是通過AI生成。華智冰背後依託一個具有1.75億參數的超大規模AI模型「悟道2.0」。華智冰能在模型中切換表達英文與圖片。

華智冰上學的片段。

華智冰上學的片段。

唐傑表示團隊希望華智冰將來能像人一樣思考,甚至在很多任務上超越圖靈測試,具有通用機器學習的認知能力。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主創的中國首個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清華大學圖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發團隊主創的中國首個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清華大學圖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賈珈則負責華智冰的外形及聲音、表情、口型和肢體動作生成。賈珈表示為了創造高真實感、多風格的人物形象,團隊構建了高精度3D表情包,通過廣泛3D人臉建模,使華智冰可以低成本地學習相應的細節動作。華智冰現時已學會164種編舞單元。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儘管集合了多種AI技術,惟研發團隊坦言,華智冰仍需在入學後不斷學習。團隊下一階段將輸入大量「語料」,讓其持續學習數據中隱含的模式,包括文本、視覺、圖像、影片等,便於其像人類一樣能從身邊經歷中學習知識經驗,從而變得聰明,最終能理解人的想法,主動產生符合用戶需求的互動。

唐傑表示希望華智冰第一年能夠學習各種語料,第二年學習深層知識,挖掘數據中的隱含模式,最終在第三年能夠像人一樣創新。

華智冰兼具智商和情商的自動問答能力。唐傑期待華智冰能在多項認知智能上超過人類,不僅能識別圖像、寫詩作畫、回答數學問題,甚至還會編程、寫代碼、做網頁。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清華智庫發布首份國際安全觀報告 近4成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安全的

2023年05月24日 18:34 最後更新:18:34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5月24日發表首份《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民調呈現出的是一個樂觀、自信、進取的中國人形象。」希望藉此向世界呈現中國「無濾鏡的樣子」,減少中外對話中的「資訊赤字」。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該份民調主要展示八個發現:受訪中國民眾高度關注國際安全問題;對國際安全的整體狀況比較樂觀;對中國的國際安全處境比較樂觀;對全球化和國際合作持相當積極的態度;最關注傳染病、領土與大國關係;對中國的全球影響⼒高度自信;希望中國採取更加積極進取的外交姿態;最關注美國的影響,對俄羅斯好感度最高。

基於在民調中的發現,CISS進一步總結概括以下核心資訊——中國民眾對當前國際安全狀況以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的看法都頗為樂觀;對全球化高度支持;主張中國外交姿態應當積極進取。同時,隨著年齡和學歷層次上升,受訪者的態度變得更為謹慎或複雜。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台灣《中時新聞網》引澎湃新聞報道,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表示,過去長期以來,對外傳播的中國聲音,一方面量還不夠;另一方面,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對外傳播中往往都帶著一層「濾鏡」,即中國的對外傳播中可能不自覺地會帶有「美化」的濾鏡,而西方在傳播中國形象時則可能會帶著扭曲或者誤讀的濾鏡。

達巍指,本次民調希望以較為科學、嚴謹的方式,既不去美化,更不刻意扭曲,試圖準確呈現中國人原原本本的樣子,或者說是「無濾鏡的樣子」。「民調呈現出的是一個樂觀、自信、進取的中國人形象。」達巍表示,儘管置身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受訪的)中國民眾對世界還是充滿樂觀情緒,對全球化仍然持正面看法,對中美關係的未來也沒有那麼悲觀,這一結果值得認真思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報告發現,近半數受訪者認為當今世界是「安全」的,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在當前國際環境中,中國是「安全」的;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安全影響程度最大,但也有近五成的受訪民眾認為中美關係未來會改善;約八成受訪者認為烏克蘭危機的主要責任在美國和西方國家,受訪者普遍強調,俄烏衝突中最應重視的問題是對平民生活的影響;而相較於美國和日本,中國民眾對俄羅斯的好感度最高。

《「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2023)》簡介指出,世界正處於歷史的十字路口,國際秩序正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重大的變化,而中國在這些變化中無疑處於「風口浪尖」。中國之外的世界注視著中國,有人帶著好奇與期待,有人則充滿疑問或者焦慮。

清華大學智庫進行的調查指,近半的受訪中國民眾認同國家是安全的。

清華大學智庫進行的調查指,近半的受訪中國民眾認同國家是安全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