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俠客島:除了航天員,「它們」也帶著任務上了天

兩岸

俠客島:除了航天員,「它們」也帶著任務上了天
兩岸

兩岸

俠客島:除了航天員,「它們」也帶著任務上了天

2021年06月22日 05:42

這兩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上天的新聞讓大家很是振奮。眼尖的網友發現,這大國重器竟然還是「太空帶貨小能手」。

咋回事兒?島妹帶你一起看。

上世紀60年代,蘇聯、美國先後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當時,毛澤東感慨道:「我們怎麼能算是強國呢?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幾十年過去,中國航天不僅可以“上九天攬月”,還可以順道把很多“貨品”帶上太空,可不僅僅是一顆土豆了。

都有啥?

小麥、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番茄、辣椒、棉花,連處於休眠狀態的「烏雞蛋」都有。有網友說,種菜養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能,這一論斷再添實錘。

不過,帶這些農副產品上天,可不是改善航天員伙食。真正的目的是借太空之力培育更好品種,實現增產增收。

具體怎麼操作?

首先,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搭載返回式太空艙,進入太空。然後,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線、微重力等共同誘變,使種子產生基因變異。等回到地面,科研人員會經過多代篩選、培育,最終形成特性穩定的新品種。

與傳統地面誘變育種相比,特殊的空間環境,使太空育種具有變異率高、變異幅度大、有益變異多、穩定性能強等特點,因而能夠培育出高產、優質、早熟、多抗良種。

當然,也不是所有種子上天轉轉就能變得高產優質。此前衛星搭載過的種子,只有百分之幾甚至千分之幾可能發生變異;育種專家也要經歷至少4至6年的選擇、淘汰、試種、審定,才能最終選育出優質高產的精品。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就開啟了「航天育種」之路。最初搭載種子,只是為了探測太空環境對植物遺傳的影響。誰料從天上回來後,一些蘿蔔種子幼苗茁壯,大蒜種子竟長出了重達150克的蒜頭!

於是,自神舟一號起,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南瓜、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苜蓿等紛紛「上天曆練」。

隨著太空育種技術的發展,如今育種範圍已愈發廣泛。除了糧食、蔬菜、水果、油料,還有花卉、中草藥、釀酒微生物等也涵蓋其中。

效果咋樣?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梁小虹給出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中國已培育出700多個航天育種新品系、新品種,累計種植面積1.5億畝,產業化推廣創造經濟效益超過2000億元,實打實地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做了貢獻。

那麼,烏雞蛋進入太空又是咋回事呢?

原來,工作人員想研究空間環境對胚胎生長發育、遺傳變異的影響,以優選出新品種,而烏骨雞因品種純合度高、經濟價值高,成功入選。別看烏雞蛋不起眼,早在19年前神舟三號發射成功時,它就已經上過天了。

這次進入太空的烏雞蛋來自江西省泰和縣的武山鳳,未受工業污染、純凈環保。工作人員原本設想讓這些烏雞蛋在空間站孵出小雞,他們還為此研製了空間孵化裝置。但受搭載重量所限,只能讓它們在太空中處於休眠狀態,返回地面後再孵化。

在人類的航天史中,動物上天並不稀奇。類似猴、狗、兔、貓、鼠、魚等動物都曾進入太空,參與太空實驗。

諸如動物、農作物種子等,都是空間生物實驗研究的重要內容,目的是在太空的特殊環境下觀察生物活動的現象和本質。比如,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實驗艙和美國實驗艙的應用項目中,生物研究佔比已達32%。

除了生物研究,新型材料、生物燃料、抗體蛋白、抗腫瘤菌株等也先後被送入太空。

比如神舟三號搭載了能產生諸多治病抗體的空間細胞生物反應器,並選擇具有製藥前景的4種細胞,研究微重力對細胞的生長、增殖、合成和分泌活性因子等方面的影響。其中,2個細胞樣品可產生抗天花粉蛋白抗體——這種蛋白對愛滋病治療有一定效果。

神舟七號更是創下新型材料與醫用菌種的搭載記錄:有用於工業生物技術研究的新型生物材料、生物燃料、醫藥和食品的重要微生物菌種;還有用於醫學領域研製抗惡性腫瘤的優良菌株等。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近年來的1000餘種新材料中,80%是在空間技術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2000多項空間技術成果已應用到國民經濟各部門。

所以說,開展載人航天工程(18.230, -0.37, -1.99%),在相當程度上能夠帶動基礎科學研究和材料、電子、機械、化工等方面技術的發展。

比如美國「阿波羅」計劃投資數百億美元,直接催生並壯大了美國的液體燃料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無線通訊等一大批高科技工業群體。後來,該計劃取得的4000餘件專利轉為民用,更帶動了美國科技的發展與工業繁榮。

如今,中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太空機遇。航天產業包羅眾多前沿技術,已經成為一國高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服務國防,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越來越顯著的經濟效益。

2022年前後,中國空間站將正式完成在軌建造任務。屆時,中國將在空間站上部署航天醫學、空間生命和生物、材料、微重力燃燒和流體、物理、天文等領域的高水平實驗設備,科學家們可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前沿領域的研究工作。

屆時,會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從天而降」,走進尋常百姓家。這一天並不遙遠。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