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今日廣東·鄉音|解憂「家鄉味」

大灣區

今日廣東·鄉音|解憂「家鄉味」
大灣區

大灣區

今日廣東·鄉音|解憂「家鄉味」

2021年06月24日 23:11 最後更新:06月25日 04:11

生於斯,長於斯,食於斯,家鄉味把我們細小的味蕾醞釀成滿肚刻骨銘心的回味。對家鄉味的念念不忘其實與我們對家鄉的思念分不開。那是人們對鄉愁更深層次的衍生。家鄉味,總能讓我們再次重溫恆久的孩童記憶。

看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我感觸頗深。「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遊子在外漂泊總有惆悵與無奈,何以解憂,唯有家鄉味。  

所幸,現在各地的湘菜館、川菜館、東北菜館、粵菜館遍地開花。竊以為,這主要還是因為各地流動人口多,到陌生城市工作的人,總會產生下館子吃點家鄉菜的強烈需求。  

記得2007年,我與同是廣州人的同事到蘭州去工作,第一時間自然是找米飯填肚子。可一連走了幾個店,都是吃麵條、餃子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米飯吃的,因做法不同,也讓我們如同嚼蠟。於是隨後去的幾個城市,我們首先要做的準備就是先搜索旅店附近有沒有粵菜館。我們的味覺里已經對家鄉味產生了「癮」,欲罷不能。  

《我和我的家鄉》里,閆飛燕回到當年的小村子,念念不忘的不就是那一碗羊雜湯?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就像我的岳父,他是梅州客家人,吃慣了老家的豆腐,到異地生活後總想念著那種味道,所以我每次去岳父家裏吃飯,桌上總會擺著一盤豆腐,不是煎的就是燜的,不是水豆腐就是豆腐乾。後來他老人家每次回老家,還喜歡大袋小袋地把家鄉特色食物裝回來,米粉、茶葉、年糕、藥材和各種粄,不把車子塞滿絕不罷休。  

生於斯,長於斯,食於斯,家鄉味把我們細小的味蕾醞釀成滿肚刻骨銘心的回味。對家鄉味的念念不忘其實與我們對家鄉的思念分不開。那是人們對鄉愁更深層次的衍生。家鄉味,總能讓我們再次重溫恆久的孩童記憶。  

天然食材或許都一樣,之所以能形成「家鄉味」並不是食材的本意,而是各地風土人情經年累月的熏染,才有了靈氣,有了韻味。同樣的麵粉,經過各地不同廚師的揉搓和烹調加工,就顯現出它獨具地方特色的不同風味。就比如湖北熱乾麵、天津狗不理包子、蘭州拉麵、陝西肉夾饃,等等。所以歐陽修才會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罷?人們對家鄉味的追求,除了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理當還有對過去生活回憶時的精神撫慰。  

每逢節假日,朋友圈裏看到最多的恐怕就包括各種家鄉小吃。出外時間久了,想必我們也常會感嘆,什麼時候能回家吃上一口爸媽燒的家鄉菜呢?(羊城晚報2021年06月20日A07版 責編:吳小攀)

編者按本欄目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紀實性,以散文隨筆為主,緊扣嶺南文化。投稿請發至郵箱:hdjs@ycwb.com,並以「鄉音徵文」為郵件主題,個人信息請提供電話、身份證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宣傳香港人才樞紐獨特優勢 人才辦5月初舉行高峰會

2024年04月23日 14:33 最後更新:23:05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於5月7至8日在會展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並會同步舉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表示,希望透過高峰會宣傳香港作為人才樞紐的獨特優勢、及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及合作。活動邀請20多名來自本地、大灣區、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人士,分享國際就業市場、人才流動趨勢,探討人才交流及合作機遇等,活動免費入場。

人才辦將於博覽展設展示區,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各人才入境計劃和人才辦的支援服務,並由抵港人才分享落戶香港的經驗。博覽展預計有近百間公私營機構參展,包括投資推廣署、機管局和醫管局等。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來港的人才主要從事金融、科技、商貿工作,又說本身有家庭的人才,最關注香港的教育,其次是就業機會及住屋需要。他表示,人才辦有不同的合作夥伴,可以協助解決不同需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