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疫情結束了 為何Delta毒株能突破深圳防控關口?

博客文章

廣州疫情結束了 為何Delta毒株能突破深圳防控關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廣州疫情結束了 為何Delta毒株能突破深圳防控關口?

2021年06月25日 10:59 最後更新:06月28日 10:13

廣州疫情事實上結束了,只剩白鶴洞街道等待最終解封。

6月9日至18日,廣州疫情共新增40例陽性感染者。截至23日,廣州已經連續五日「零新增」,疫情結束了。

但是在深圳和東莞,仍面臨另一波境外感染的疫情衝擊,需要高度戒備。

因為CA868航班的疫情,往來深圳很多航班被取消。

因為CA868航班的疫情,往來深圳很多航班被取消。

深圳和東莞病例,均為Delta變異株的登陸衝擊所致。首位境內感染者是海關工作人員,負責接降落深圳的國航CA868航班時被感染。其後病毒在機場餐廳服務員、機場通勤者之間傳播,又通過用餐環節跳躍感染了大學生賈某,之後傳播開去。

深圳機場也大力加強檢疫。

深圳機場也大力加強檢疫。

深圳首位境內感染者海關工作人員姜某,根據病毒基因測序結果,他是在6月10日負責接降落深圳的國航CA868航班時,不慎被感染的。

所以,迄今為止,深莞疫情的本土傳染鏈還是比較清晰的:

1、海關工作人員姜某(男,30歲),10日接CA868航班時不慎感染。

2、機場餐廳服務員朱某(女,21歲),後海公司員工蕭某(男,35歲)11日週五傍晚下班,在機場轉乘公共交通時不慎被感染。

3、12日週六蕭某回東莞休息,傍晚在麥當勞餐廳就餐,同時大學生賈某某(男,19歲)、井某(男,20歲)在此就餐,被感染。居住在寶安機場福圍村的劉婆婆(女,64歲)也因就餐等問題被感染。

參考廣州疫情,Delta變異株確實很厲害。但在全民戴口罩的背景下,一般只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地方就餐等不戴口罩的場合,才能完成人際間的跳躍傳染。

如今十多天過去了,還需加緊查明其他隱秘的病毒感染者。

那麼,當日CA868航班入境深圳後發生了什麼?

至19日,10日從南非抵達深圳的CA868航班已陸續檢出38個陽性病例:

11日,1例確診和3例無症,均為中國籍。

14日,3例確診,均為中國籍。

15日,又有25人檢出核酸陽性,包括13例確診、12例無症;按國籍劃分,中國籍22人,南非籍2人,津巴布韋籍1人。

16日,新增1例確診、2例無症轉確診,均為中國籍。

17日,新增2例確診、1例無症,均為中國籍。

18日,新增1例確診;

19日,新增2例確診、5例無症轉確診,均為中國籍。

據此統計,該航班上累計發現38例陽性,包括30例確診(包括7例無症轉確診)和8例無症,其中中國籍35人、外籍3人。

這創造了自去年4月限航以來的新感染紀錄。

CA868航班的始發地,是南非約翰內斯堡。目前,正處於冬季的南非正在暴發第三輪疫情高峰。

在航班出發的10日,南非日檢出超9000例;而目前的最新日檢出已經超過13500例。

究竟飛機上的人是怎樣染疫的?現在海外公民想要回國,必須在起飛前48小時,在中國使領館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鼻拭子、咽拭子雙採樣核酸檢測,然後抽血做抗體雙蛋白(IgG、IgM)測試。在4項檢測全部通過之後,提交證明材料,經過中國大使館審核,發綠碼之後才能上飛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CA868航班上的確診病例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公民,下機後即被隔離,隔離之後反復測核酸。

航班到深圳後通過層層檢測,最後才發現累計38例確診,才觸發熔斷機制,而不是一下飛機就立刻檢出38例。正因為此,這38例絕大部分應該是在飛機上感染。

根據Delta變異株(B.1.617.2,印度發現)的強傳染力,應該是有乘客在完成檢測之後、登機之前的短暫時間,不慎感染,進而在飛機上傳播。

這也提醒,作為一座國際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要堅持底線思維,用最周全的準備來應對最複雜的情況。

在外防輸入上,把握疫情嚴峻形勢和病毒的強傳播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要加強源頭防控和過程管控。特別是對一線工作人員,雖然很辛苦,但僅靠疫苗和防護服是不夠的。

像廣州疫情中,定點醫院市八醫院2名醫護人員也不慎被感染了。

一線工作人員,穿脫防護服,消殺都需要專業指導,脫卸防護用品時要求每一步都要執行手衛生。

穿脫一次防護服,有27個步驟,需洗手12次。穿防護服花10分鐘左右,脫防護服需要20分鐘以上。

因此有必要接受專業的感染防控指導培訓,加強感控督導,查堵風險點,全面落實感染防控制度。Delta變異株來勢洶洶,每一次不慎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