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畢業50年 「中大護法」香樹輝退休做義工報恩

社會事

畢業50年 「中大護法」香樹輝退休做義工報恩
社會事

社會事

畢業50年 「中大護法」香樹輝退休做義工報恩

2021年06月25日 19:13 最後更新:19:23

退休後仍然為中大做義工,背後的原動力,是因對中文大學的感激之情。

新城財經台開台功臣兼主持香樹輝今年3月正式榮休,退下長達二十年的工作。另一邊廂,香樹輝自1981年起出任新亞書院校董,至今已四十年,更被外界冠稱「中大護法」,坦言除中大以外,絕少擔任其他公職,即使現屆75歲之齡,仍然為中大做義工,背後的原動力,是因對中文大學的感激之情。

新城財經台開台功臣兼主持香樹輝今年3月正式榮休,退下長達二十年的工作。另一邊廂,香樹輝自1981年起出任新亞書院校董,至今已四十年,更被外界冠稱「中大護法」,坦言除中大以外,絕少擔任其他公職,即使現屆75歲之齡,仍然為中大做義工,背後的原動力,是因對中文大學的感激之情。

https://youtu.be/kgAd-6r1K68

會考八科只得一科C的香樹輝,當年沒有學校收他升讀中六,指「如果沒法讀上去,就只有外出工作,結果差不多最後關頭,母校九龍總商會英文中學開辦預科班取錄了我,後來讀報得知中文大學招收自修生,讀過中六的已合資格,當時中大辦事處設於旺角恒生銀行大廈,就膽粗粗報考入學試」。香樹輝表示,當年看中崇基校園較美,一心打算報讀中大經濟系,結果踏進了新亞書院的大門改變他的一生。四年大學生活,香樹輝說獲益良多,並為他日後帶來工作及進修的機會。

香樹輝(前排左二)1997年與新亞校友合照。中大圖片

香樹輝(前排左二)1997年與新亞校友合照。中大圖片

為感激中大帶來的種種機會,香樹輝說因此學校或書院找他幫忙,他絕不會推卻,「畢業後不久,新亞書院想找人幫手服務校友會,見我識人較多,順理成章叫我去參與。最初以為只是做些雜務,誰知第二年(1976)叫我選主席,勝出後就一直連任理事,後來1981年新亞校董會批准校友代表加入,我就以校友會代表身分加入,做到九十年代感到有點不好意思,就退下來讓其他人選校友會校董,但校董會就以社會人士身分再次委任,結果一做就做了四十年」。

香樹輝自1981年起出任新亞書院校董,至今已四十年,更被外界冠稱「中大護法」。中大圖片

香樹輝自1981年起出任新亞書院校董,至今已四十年,更被外界冠稱「中大護法」。中大圖片

被外界一直冠稱「中大護法」,香樹輝謙稱自己沒有做護法的能力,「應該是九十年代時,徐詠璇被冠以『港大護法』稱號,有人問誰是『中大護法』,既然香樹輝整日在不同報章的專欄,寫中大校友的近況及見聞,自然是他了!」香樹輝解釋,自己只是以校友身分,遇有中大發生什麼事,尤其是外界流傳不實消息時,他會於專欄中解釋,談不上什麼護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香樹輝(前排左二)1997年與新亞校友合照。中大圖片

香樹輝(前排左二)1997年與新亞校友合照。中大圖片

現時退下火線,只保留報章專欄繼續筆耕,香樹輝指,寫稿及跑馬佔去退休生活大部分時間,曾有人建議他轉型做YouTuber,惟他研究一陣子,因沒有把握有收入及收視,最後選擇放棄,惟他稱「賽馬是我的摯愛」。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首年內減重 血糖有較大機會回復正常

2024年02月08日 13:37 最後更新:14:55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

2型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血糖。然而,近年有臨床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或可透過持續減重達到「糖尿病緩解」,即是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研究團隊分析了香港醫院管理局電子病歷系統中37,000個2型糖尿病新症的數據。研究發現,相對於病發後體重有所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患者能在發病首年內成功減重最少10%,他們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機會率是前者的三倍,成功減重5%至10%的患者之糖尿病緩解機會率亦是增重患者的兩倍。此外,與仍要服藥的患者相比,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患者整體死亡風險減少30%。研究結果為糖尿病患者發病後盡早進行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實證支持。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表示,雖然研究證明糖尿病緩解是一件可以實現的事,但整體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仍然相當低。英國一項臨床實驗「DiRECT」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為期十二個月的體重管理干預措施,半數成功在沒有用降血糖藥的情況下將平均血糖指數HbA1c降至6.5%,達至糖尿病緩解。但在中大的研究中,只有6%的2型糖尿病新症在平均八年的隨訪期間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這相當於每年不到1%的比率。

陸安欣指,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臨床研究中的生活干預措施和管理方式相對密集及全面,但在現實環境中,患者未能完全遵循這些措施和方式生活;而在近期臨床研究中證實有助達到糖尿病緩解的創新體重管理策略,亦未在現實世界中採用。

研究進一步顯示,要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是具有挑戰性的。是次研究發現,即使患者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每年大概有20%的人會回復至高血糖的狀況。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指,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之低以及維持糖尿病緩解狀態的困難反映了糖尿病的複雜性。患者可能需要採取綜合方法,包括堅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持久的體重管理,以一直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才能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表示,由於現實世界中能夠達到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較低並難以維持,醫生和糖尿病患者應對達至糖尿病緩解設定一個較切合實際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全球應優先考慮推行預防糖尿病的策略,並採取公共及個人化措施達成此目標。

目前中大團隊正開發多元社區糖尿病預防策略,作為減輕糖尿病負擔的長期解決方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