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公民科九月推行 多校暫用通識剪裁教材

政事

公民科九月推行 多校暫用通識剪裁教材
政事

政事

公民科九月推行 多校暫用通識剪裁教材

2021年07月09日 07:44 最後更新:10:29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九月新學年正式推行,逐步取代高中通識教育科。記者發現,大部分學校書單顯示該科用書待定,小部分選用書商以通識科課本剪裁的銜接教材。教育局早前向出版社簡介課本送審程序,首批課本在十一月送審,料四月列入適用書目表,並列明課本內容須符合《憲法》和《基本法》。

《基本法》 資料圖片

《基本法》 資料圖片

首批課本11月送審

教科書未能趕及首屆公民科推出,記者統計十二所中學的書單,發現包括文理書院(香港)、福建中學等六所中學,均列明「待定」或「開學後由校方安排」,五所則使用香港教育圖書為新科推出、以通識教育科課本剪裁的「銜接教材」,其中深水埗的佛教大雄中學更列明輔以教育局官方教材。油麻地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則使用校本教材。

《基本法》 資料圖片

《基本法》 資料圖片

當局早前向出版社簡介公民科的課本送審程序,屬中四及中五課程,主題一及二的首個課題,即「『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與「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課本內容,須於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送審,其餘課題明年二月送審,當局預計四月完成所有課題的評審報告,列入適用書目表。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當局同時推出公民科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列明課本內容須符合《憲法》和《基本法》,讓學生了解國家與香港的憲制關係,加強認識法治精神和國家情況,如議題涉及憲制秩序、歷史、道德標準、法理等事實,須明確指出「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出版社亦應多採用或參考官方機構和具公信力的組織提供的資料,選取「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供學生掌握事情脈絡,按客觀事實,以理性和持平態度在課堂展開討論。

為配合公民科九月推行,有學校使用通識教育科課本剪裁而成的「銜接教材」。資料圖片

為配合公民科九月推行,有學校使用通識教育科課本剪裁而成的「銜接教材」。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文憑試首屆公民科開考 題目涉國民身份認同及人工智能等

2024年04月16日 13:34 最後更新:14:12

中學文憑試首屆公民科開考,成績只分「達標」和「不達標」。所有題目必答,考生可引用資料冊上的資料作答。題目分別涉及內地教育發展與國家綜合國力提升、人工智能的應用與資訊素養、以及國民身份認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全卷42分,包括5題各1分的多項選擇題。題目有要求考生分辨佛山、泉州、肇慶是否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國歌條例》內有否提及「國歌可以用作公眾場所的背景音樂」;《基本法》的解釋權是否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等。

其他題目分別有短答及長答題。其中在涉及「內地教育及國家綜合國力」的題目,可用的資料包括報章報道中共二十大報告有關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的內容,亦有提供中國教育部有關接受教育的人數。有分題問及為何教育對提升中國綜合國力重要;亦要求考生在「經濟、科技、文化」中選取兩個範疇,說明相關發展如何展現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至於涉及「人工智能」的題目,資料引述「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站有關人工智能的資料、談及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以及資訊素養的文章。在分題方面,問及國家安全的兩個重點領域、要求考生討論在教育上應用智能聊天機器人的正面及負面影響。

「國民身份認同」的題目方面,資料引述教育局發出有關國民教育建議活動的通函,包括定期升掛國旗及奏唱國歌等,亦引述政府有關內地遊學團的新聞公報。有分題問及國民教育活動如何增加學生對國家的認識、解釋「參與前往地的遊學團有助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的看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