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日(21日)下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高峰論壇包括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等出席高峰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立法會議員、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亦發表主旨演講。

「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日(21日)下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日(21日)下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在圓桌對話環節,團結香港基金學術顧問鄭培凱、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香港設計總會秘書長劉小康、亞洲演藝研究創辦人毛俊輝、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霍啟剛等多位香港文化界人士進行對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通過視頻形式作總結發言。

更多相片
「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日(21日)下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融通中外·文明互鑒」——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今日(21日)下午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高峰論壇包括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等出席高峰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立法會議員、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亦發表主旨演講。

圓桌對談。

在圓桌對話環節,團結香港基金學術顧問鄭培凱、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香港設計總會秘書長劉小康、亞洲演藝研究創辦人毛俊輝、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霍啟剛等多位香港文化界人士進行對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通過視頻形式作總結發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全國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唐英年,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等亦出席高峰論壇。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將推出策略性工作,並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進一步將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四項策略性工作包括: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的空間;致力與海外著名文化機構建立緊密關係;持續推動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善用科技及培養人才。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發表講話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在國際藝術文化交流領域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當前香港迫切發展需求的積極回應,為香港未來發展明確新定位、培育新優勢。

香港文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在致辭時表示,香港長期以來就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的一條「運河」,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對香港過往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更高期待,更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她表示,香港要打造中外藝術文化交流中心,需要思考如何增強對話實力、提升文化魅力、激發文化活力三個問題。

香港文聯顧問、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汪明荃。

香港文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發表演講表示,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全面促進文化發展,進一步發揮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來講,香港仍有進步空間。香港回歸後出現一些問題,不時引發社會動蕩,特別是國民身份認同、國家歸屬感等方面,他認為,這些問題只能通過細緻的文化工作才能最終達致文化認同,問題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

香港文聯顧問、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汪明荃出席活動後表示,「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一個新定位、大任務,另外,已有領導向業界解釋如何申請國家文藝基金。她認為,新定位和藝術基金能夠協助業界進行創作,幫助香港藝術家進入內地交流,提升香港文藝水平。

香港著名導演嚴浩。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表示,支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樂團在新形勢下亦會有更多交流活動,例如推動同內地音樂院的合作。中樂團對於國家藝術基金的對香港業界的支持感到欣喜,閻惠昌指,近20年來,樂團一直為培養中樂人才作出了不少努力,當中包括首辦「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的國際中樂指揮大師班及樂隊實習計劃、困難片段及考級樂譜等,這些項目均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如果得到基金的支持,可以讓樂團更深化計劃的實行及發展。

粵劇演員謝曉瑩。

香港著名導演嚴浩表示,香港歷來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一個機會,令到香港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無綫電視副總經理兼行政委員會特別顧問曾志偉。

粵劇演員謝曉瑩表示,感謝國家為香港文藝發展投入資源,希望將來可以促進更多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也希望,她形容粵劇是本地文化特色、傳統中華文化的結晶,可以在大灣區乃至世界其他地方推廣粵劇。

圓桌對談。

圓桌對談。

全國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唐英年,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等亦出席高峰論壇。

林鄭月娥:推四項工作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建立港人國民身分認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將推出策略性工作,並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進一步將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四項策略性工作包括: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的空間;致力與海外著名文化機構建立緊密關係;持續推動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善用科技及培養人才。

林鄭指出,要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必要先建立港人,特別是青年人的國民身分認同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嚮往。因此,有效的教育引導、輿論宣傳和社會文化薰陶至為重要。

她表示,這不單是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的使命,也應該是教育界、傳媒和社會團體的共同責任。特區政府會與各界共同努力,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用好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的支持,達致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張旭:發展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意義重大 中央積極研究支持香港文藝政策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發表講話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在國際藝術文化交流領域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當前香港迫切發展需求的積極回應,為香港未來發展明確新定位、培育新優勢。

對於香港如何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張旭認為,首先要促進文明互鑒,發展中外人文思想交流中心;二是加強創新引領,建設中外文化創意產業交流樞紐;三是加快人才聚集,打造中外文化人才高地。

他表示,中央高度重視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積極研究支持香港文化藝術發展政策。國家藝術基金自2021年起對港澳全面開放,港澳地區的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可直接申報資助項目。

他還透露,文化和旅遊部也在積極推動內地優秀藝術考級機構與香港機構合作,開展藝術培訓和考級;會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認真研究向港澳文藝工作者開展職稱評審的相關政策,將港澳納入國家藝術系列職稱評審體系。

張旭表示,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對促進香港重新出發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香港培育更多優勢產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為推動香港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內生動力;對建設文化強國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提升中華文化在香港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增強香港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為實現香港經濟社會長治久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對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進一步發揮「香港所長,國家所需」,增強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獨特功能和作用。

盧新寧: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在致辭時表示,香港長期以來就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的一條「運河」,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對香港過往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更高期待,更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她表示,香港要打造中外藝術文化交流中心,需要思考如何增強對話實力、提升文化魅力、激發文化活力三個問題。

盧新寧指出,香港要提升文化魅力,就要找到文化主場,築牢文化根基。她強調,五千年中華優秀文化是取之不竭的的寶庫,外國人都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靈感,但如果我們自己疏離家國,丟棄根脈,不懂得從本國歷史文化汲取精華,甚至陷於「本土」迷思,又怎麼能創造出獨具魅力的文化形態?又怎麼有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盧新寧說,香港已經開啟了由亂及治的轉折,之後推動經濟轉型是重要一步,未來應該培育創科、文化等新優勢,找到新的增長點。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社會市場各盡其責,協同發力。政府要通過頂層設計協調社會,引導市場,激發城市創造活力,立足良好的市場體制和法律,強化創新引領,培養更多年輕人走上文化舞台,用好大灣區,打造創意資本國際對接的平台。

馬逢國:文聯願與業界一道說好中國故事 建議成立文化局或文體旅遊局

香港文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香港文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馬逢國。

香港文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發表演講表示,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全面促進文化發展,進一步發揮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來講,香港仍有進步空間。香港回歸後出現一些問題,不時引發社會動蕩,特別是國民身份認同、國家歸屬感等方面,他認為,這些問題只能通過細緻的文化工作才能最終達致文化認同,問題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馬逢國續表示,運用深厚和多元的文化底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打造文化傳播平台,也可以促進香港的經濟轉型,維持香港的國際地位。作為大灣區的一員,香港更應該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強化灣區內的文化交流合作,貢獻文化智慧,同時拓展香港的發展空間。

馬逢國提出幾點建議,其中包括政府相關部門職能的調整,例如成立文化局或文體旅遊局,聚焦整合散落在不同部門的文化政策。另外,要落實推動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使命,就須增加資源配置的力度,設立專項的藝術文化交流基金,讓業界得到更有力和便捷的支援。在人才配備方面,也必須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社會全面配合,從青少年到社會各階層,將一體多元的文化政策落到實處。

他表示,在國家大力支持,特區政府的積極領導,加上文化藝術界共同的不懈努力,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前景亮麗,大有可為,而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一定能夠實現。而香港文聯是新成立的文化藝術團體,去年開始運作,目標是團結業界,凝聚力量,提升水平,致力為業界提供服務,建構新平台扶助青年藝術家,拓寬與內地新合作交流溝通渠道。香港文聯願竭盡全力,與業界一道通過交流,展現出香港精神,說好中國故事。

業界聲音:支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期待香港文藝新發展

香港文聯顧問、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汪明荃。

香港文聯顧問、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汪明荃。

香港文聯顧問、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汪明荃出席活動後表示,「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一個新定位、大任務,另外,已有領導向業界解釋如何申請國家文藝基金。她認為,新定位和藝術基金能夠協助業界進行創作,幫助香港藝術家進入內地交流,提升香港文藝水平。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表示,支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樂團在新形勢下亦會有更多交流活動,例如推動同內地音樂院的合作。中樂團對於國家藝術基金的對香港業界的支持感到欣喜,閻惠昌指,近20年來,樂團一直為培養中樂人才作出了不少努力,當中包括首辦「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的國際中樂指揮大師班及樂隊實習計劃、困難片段及考級樂譜等,這些項目均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如果得到基金的支持,可以讓樂團更深化計劃的實行及發展。

香港著名導演嚴浩。

香港著名導演嚴浩。

香港著名導演嚴浩表示,香港歷來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一個機會,令到香港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粵劇演員謝曉瑩。

粵劇演員謝曉瑩。

粵劇演員謝曉瑩表示,感謝國家為香港文藝發展投入資源,希望將來可以促進更多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也希望,她形容粵劇是本地文化特色、傳統中華文化的結晶,可以在大灣區乃至世界其他地方推廣粵劇。

無綫電視副總經理兼行政委員會特別顧問曾志偉。

無綫電視副總經理兼行政委員會特別顧問曾志偉。

無綫電視副總經理兼行政委員會特別顧問曾志偉表示,國家的藝術基金全面開放給香港文藝工作者,我們要好好利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擁有的國際文化平台、金融地位,更好地把外國的投資帶進來,也要把香港的藝術作品引入內地。 他指,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給業界帶來很大的鼓勵,希望影視界能夠藉此機遇,加強中西文化合作交流。

香港作詞家與作曲家協會主席陳永華表示,不同界別的文化藝術人士聚集在此,分享彼此心得,給予他很多動力。他希望香港加強推廣中國文化和歷史教育的力度,又建議在全港學校加強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