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大專生機械人比賽(Robocon Hong Kong Contest)舉行,今年誕生雙冠軍,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隊伍,將代表香港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中大隊伍

中大隊伍

科大隊伍

科大隊伍

本屆比賽以春秋戰國時的投壼遊戲為主題,7間院校、13支參賽隊伍須設計一個投箭、一個防守的機械人比賽,兩隊各派3名隊員,操縱兩個機械人,投箭入壼,在限時的3分鐘內,比賽隊伍須控制機械人,在外場將箭投入所屬隊伍的壼中,防守隊伍則在場內負責轉動箭壼,以防礙對手入壼,以壼中箭數量計分,得分最高或5全得雙箭,即可勝出賽事。除了講求機械人的製作、速度外,策略部署亦很重要。

更多相片
中大隊伍

全港大專生機械人比賽(Robocon Hong Kong Contest)舉行,今年誕生雙冠軍,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隊伍,將代表香港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科大隊伍

科大隊伍

科技園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

本屆比賽以春秋戰國時的投壼遊戲為主題,7間院校、13支參賽隊伍須設計一個投箭、一個防守的機械人比賽,兩隊各派3名隊員,操縱兩個機械人,投箭入壼,在限時的3分鐘內,比賽隊伍須控制機械人,在外場將箭投入所屬隊伍的壼中,防守隊伍則在場內負責轉動箭壼,以防礙對手入壼,以壼中箭數量計分,得分最高或5全得雙箭,即可勝出賽事。除了講求機械人的製作、速度外,策略部署亦很重要。

中大隊長葉俊華(Billy)

主辦機構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表示,今年的參賽隊伍表現出色,較往年水準高很多,中大的「箭無不勝」和科大的「火之龍」各擅勝長,中大機械人取箭、射箭出色,科大則速度取勝,且底盤「摩打」自己設計,評判難以取捨,經過商議,決定頒雙冠軍。

中大隊伍示範其機械人投壼

中大「箭無不勝」隊隊長葉俊華(Billy)已第六年擔任中大機械人團隊長,三度奪得Robocon香港區冠軍,2019年更勝出「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他透露,落場比賽的機械人,已是第三代,由於比賽限時3分鐘,3 月份時他們設計的第一代機械人面世,用了8分鐘,超過大會規定的時限 ; 第二代5 月份面世, 用了4分鐘,到了第三代,一分幾鐘完成,他說, 他們練習超過200次,起初操作不暢順,撞破了不少東西。

科大火龍隊隊長劉嘉傑(右)及征龍隊隊長羅霖鋒(左)

郭霖謙(JK)為投射機械人操作員,為人工智能課程二年級生 ; 陳懿文(Maya)是工程學院一年級生,首次參加比賽,這次主要與設計投射機械人 ; 而馮雅蕾(Crystal)是醫學院三年級生,負責組長及程式編寫。

科大的機械人

香港科技大學派出兩隊參賽,「火之龍」是雙冠軍之一,「征龍」取得季軍,「火之龍」隊長劉嘉傑表示,他們創旋轉炮台設計,底盤不動,可從任何角度射出,不過改動得最多的是取箭系統,他們簡化了從取箭至射箭的過程,由第一代需要三、四個動作,多個組件,至最後取箭系統可上下左右移動,縮短取箭到射出的時間,及減輕機械人的重量 ; 另一方面,他們也設計了鐳射感應器,可測量到機械人與壼之間的距離,增加投箭的準確度。至於「征龍」,其策略是全攻型,以速度取勝。兩隊從去年12月開始研製機械人,經歷三代,第三代今年5 月底面世。

科技大學環球社會創辦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

科技大學環球社會創辦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到年底參加國際賽時,兩隊將合一成為科大隊。事實上,「火之龍」和「征龍」可說是同一隊,只是試驗不同的戰略。「征龍」隊長羅霖鋒表示,感謝以往的隊員分享經驗,他們只是盡力做好,並不把勝負放在心上。

大專生機械人比賽現場

科大每年9 月開始選拔學生參賽,今年有240人想入隊,最後選出40人,教學助理梁俊彥說,參賽增加同學實戰經驗,對他們日後前途有幫助,他透露,除了加入科技相關行業外,也有畢業生進入投資銀行工作。

科技園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

科技園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

主辦機構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表示,今年的參賽隊伍表現出色,較往年水準高很多,中大的「箭無不勝」和科大的「火之龍」各擅勝長,中大機械人取箭、射箭出色,科大則速度取勝,且底盤「摩打」自己設計,評判難以取捨,經過商議,決定頒雙冠軍。

香港中文大學派出兩隊參加, 分別是「箭無不勝」及「工無不克」,均打入四強,最後「箭無不勝」與科大「火之龍」勝出。兩隊都以1分幾鐘完成Great Victory(5個壼全得雙箭)。

中大隊長葉俊華(Billy)

中大隊長葉俊華(Billy)

中大「箭無不勝」隊隊長葉俊華(Billy)已第六年擔任中大機械人團隊長,三度奪得Robocon香港區冠軍,2019年更勝出「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他透露,落場比賽的機械人,已是第三代,由於比賽限時3分鐘,3 月份時他們設計的第一代機械人面世,用了8分鐘,超過大會規定的時限 ; 第二代5 月份面世, 用了4分鐘,到了第三代,一分幾鐘完成,他說, 他們練習超過200次,起初操作不暢順,撞破了不少東西。

隊員楊育麟(Ricky)是電子工程學二年級學生,第一年參加這比賽,他負責組裝及測試機械人,解決硬件問題,他表示,最具挑戰性的是設計和試驗投箭的炮台,找出最準繩的角度和出錯的地方,試驗了逾百次,24小時不停在試。

中大隊伍示範其機械人投壼

中大隊伍示範其機械人投壼

 郭霖謙(JK)為投射機械人操作員,為人工智能課程二年級生 ; 陳懿文(Maya)是工程學院一年級生,首次參加比賽,這次主要與設計投射機械人 ; 而馮雅蕾(Crystal)是醫學院三年級生,負責組長及程式編寫。

「工無不克」隊的Crystal不是工科生,卻對機械人極感興趣,她認為,跨學科習有助個人成長,Crystal說,小學時曾現過機械人比賽,中學沒有機會參加,到了大學再遇機械人比賽,除了醫科外,她也有選修工科,她認為,現在不同的專業可融合,醫科與工程科目可合作,例如不少微創手術工具,都是兩者合作的成果。

科大火龍隊隊長劉嘉傑(右)及征龍隊隊長羅霖鋒(左)

科大火龍隊隊長劉嘉傑(右)及征龍隊隊長羅霖鋒(左)

香港科技大學派出兩隊參賽,「火之龍」是雙冠軍之一,「征龍」取得季軍,「火之龍」隊長劉嘉傑表示,他們創旋轉炮台設計,底盤不動,可從任何角度射出,不過改動得最多的是取箭系統,他們簡化了從取箭至射箭的過程,由第一代需要三、四個動作,多個組件,至最後取箭系統可上下左右移動,縮短取箭到射出的時間,及減輕機械人的重量 ; 另一方面,他們也設計了鐳射感應器,可測量到機械人與壼之間的距離,增加投箭的準確度。至於「征龍」,其策略是全攻型,以速度取勝。兩隊從去年12月開始研製機械人,經歷三代,第三代今年5 月底面世。

科大的機械人

科大的機械人

科技大學環球社會創辦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到年底參加國際賽時,兩隊將合一成為科大隊。事實上,「火之龍」和「征龍」可說是同一隊,只是試驗不同的戰略。「征龍」隊長羅霖鋒表示,感謝以往的隊員分享經驗,他們只是盡力做好,並不把勝負放在心上。

科技大學環球社會創辦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

科技大學環球社會創辦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

科大每年9 月開始選拔學生參賽,今年有240人想入隊,最後選出40人,教學助理梁俊彥說,參賽增加同學實戰經驗,對他們日後前途有幫助,他透露,除了加入科技相關行業外,也有畢業生進入投資銀行工作。

科技園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說,今年的參賽隊伍見明顯進步,參賽隊伍數目亦增加,教育大學今年也有參賽,雖然教大並無工科,但準教師們都希望把STEM帶入中小學,所以參賽吸收經驗。

大專生機械人比賽現場

大專生機械人比賽現場

冠軍隊伍將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今年的「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主辦方是中國青島,由於疫情緣故,比賽將改為網上進行,將在網上直播兩隊鬥快把指定數量的箭投入壼中。

霍露明表示,香港的比賽贊助商,都樂意聘請參賽者作實習生,從中物色人才,創科一向缺乏動手的人才,很多學生實習完成後,都在這些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