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伊麗莎白女王80日環遊亞太

博客文章

伊麗莎白女王80日環遊亞太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伊麗莎白女王80日環遊亞太

2021年07月22日 19:22 最後更新:19:31

英國和日本很有淵源,在軍事科技領域之上,早於百年前便結緣。英日飄零逾半世紀,今天兩國再度會合。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Ben Wallace)表示,英國派出航母遠征亞太,是與日本尋求維護國際秩序。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AP圖片)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AP圖片)

5月22日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在朴茨茅斯港出發。BBC報導,本次的艦隊命名為「航母打擊群」,英國視之為「英國走向全球」的象徵。「在接下來的28個星期,航母打擊群將航行2.6萬哩,比整個地球赤道的距離還要遠。」

英國曾經是工業及科技最強國。全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艦於1918年由英國用一艘郵輪改建而成——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HMS Argus),日本軍事觀察團看到之後,設法取得其技術(來自間諜竊取),對其艦鳳翔號進行改良,成功建成日本第一艘航母,英日海軍實力雙雙名到世界前茅。

BBC認為英國到今天為止,軍事技術還是超過中國。「目前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核動力航母,其餘都以船隻傳統使用的重油作為動力,因此需要不斷加添燃料。中國的遼寧號2017年從青島來回香港,總航程約3200公里,就需要加油兩次。英國的伊利沙伯二號加添燃油後的續航力約可達1.9萬公里。」伊麗莎白女王號是用勞斯萊斯Marine Trent MT-30燃氣渦輪引擎,它具備柴油機電力推進和燃氣輪機共同使用裝置的新型輪機。

19世紀,英國為防範能夠跨越歐亞、擁有陸海雙權的超級對手俄羅斯,不惜千里以赴,要找最有潛力的東方戰略盟友,共商防俄大計,當時第一個考慮不是日本,而是大清帝國,大家可能想像不到了,但大清何能承擔重任?於是發展迅速的日本填補了位置。英日之後還有默契的阻擋向亞太區進展的新興美國。

歷史都走過百多年了,時代不同,英國要跟日本走得那麼近,未來還再留下兩艘戰艦進駐日本港口,想幹什麼?BBC引述前英國國家安全顧問裏基茨爵士(Lord Peter Ricketts)認為︰「這次的行動,更像是一場外交舞台的表演,而不是為了顯示軍事戰略。」英國很想表達對全球化的影響力,可是以英國國勢之弱,難以向國際傳播信息,因此英國利用還可利用力量,向世界宣示日不落日國還未日落。

英國多次表示聯手美國、日本等對抗中國;5G拒絕華為都算了,最近連一座經營不善的8吋低技術晶圓廠,也以國安理由阻撓出購予中國企業。這裡要引述國內軍事戰略評論家王鼎杰2017年的文章︰「清王朝的失誤就在於不切實際地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別人是蠻夷之邦。結果,送上門來的中英聯盟機會不要。卻整天做白日夢,認為自己可以感化日本,形成共同對抗西洋列強的東方陣線。」

伊麗莎白女王號5月在朴茨茅斯港出發。(資料圖片)

伊麗莎白女王號5月在朴茨茅斯港出發。(資料圖片)

百多年之後,英國繼承清朝第二︰好好的中英科技經濟友好合作不要,以為自己海軍還有餘力「八十日環遊亞太」;英國整天做白日夢,認為自己可以感化日本,形成共同對抗「東方強國」的「西方陣線」。

看看,改幾個字就非常應景的形容今次英日重聚,最後,祝願伊麗莎白女王號如期安全到埗橫須賀。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2024年03月28日 20:33 最後更新:20:45

習近平昨日在人民大會堂先後與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以及荷蘭首相呂特會見。他提點︰當今世界出路是「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向美國代表說的一番話很有份量︰「中國經濟是健康、可持續的。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超過30%,這是中國人民幹出來的,也離不開國際合作。」事實上,有識之士明白所謂「中國崩潰論」適宜永久刪除,勿再循環使用。

「我們將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讓中國人民不斷過上更好生活,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提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時候,習近平恰如其分的表達,也不必過份自謙了,再說,中國資源之大、市場之廣,再玩下美國不單只是擋車的螳螂,更可能變成捕蟬的螳螂。想想,中國可自主量產7nm芯片、手握稀土供應權,還有的是美國傳統軟硬件依靠中國市場的程度等等。

中國與人為善,向來如是,美國如有善意,大家有生意可做。習近平指出︰「追求中美共贏和世界共贏。歡迎美國企業更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繼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贏在中國。」

加入美國對華限制的半導體聯盟的荷蘭,今天得到什麼回報?荷蘭總理心裡有數,不過,也有需要給對方補一課。習近平向呂特表示︰「經濟全球化或許遭遇逆風,但歷史大勢不會改變,『脫鉤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中方始終認為,你輸我贏、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早已過時。」呂特回應︰「脫鉤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因為任何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的行動也會傷及自身」。

踏入新一年,中國外貿與內部消費回升,主要工業企業的利潤更見逾10%增長,青年人口就業暫未見鼓舞數字,但中國正在穩中向好進展,西方認定的中國陰霾逐一掃清。

自從新冠大流行以來,一直遭遇到美西方媒體杜撰「中國信用危機」,簡言之,中國別樹一幟的治理模式就係「信唔過」,明明白白中國拯救了無數生命,體現盡救盡救的人道至高標準,放任患者死亡的大部分西方國家,反而用盡心機解說中國的「動態清零」是破壞民主自由的劣政,除損害國民的個人價值之外,更令中國經濟陷入水深火熱。

去年,《華爾街日報》借國內房地產泡沫現象,股市不振等負面因素,推斷中國衰退10年之論,也許,華爾街的「狼」,以為在美國主導對華的技術制裁、經貿的「去風險」,可以達到窒息中國進步的成效,於是提早放出「沽空中國」的消息,「狼」以為中國還在美國掌控之中。

中方一直沒有高調的跟各路媒體爭論,只待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中國在好消息加持下,由國家主席面見歐美代表,表達中國信譽可靠的信息。奉勸西方不要只讀《孫子》的韜略計謀,最好學點《資治通鑒》。此書這寫給治國者的心靈雞湯,速覽中國歷史智慧。《詩經》有云︰「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宋神宗以此賜書之名。作者司馬光推崇治國︰「信者,人君之大寶也。」當今為什麼那麼動盪混亂?正因為有大國不顧信用,搬龍門還不夠,還想搬球場,每日向世界大話西遊,掩飾自己的虛和劣。商應以夏亡為鑒,勿失信於民失信天下,道理歷久彌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