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地 化身「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

社會事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地  化身「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
社會事

社會事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地 化身「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

2021年07月25日 15:43 最後更新:15:45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介紹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

更多相片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發展局相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介紹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西環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大部分設施和裝置是可移動。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去年10月起全面24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整個項目由海濱長廊和相連的休憩用地組成,佔地約5,900平方米。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指,「海濱共享空間」的特色,是以「願景帶動」的管理模式,沒有制定太多規則或限制。在這裡,大家可以跑步、踏單車、踩滑板、閒坐、奔跑追逐、攜寵物進入及使用,各適其適,而大部分設施和裝置均可移動,包括運貨用的卡板、不同設計的座椅、搖搖椅、「期間限定」的遊樂設施等,大家按喜好使用,發揮創意,創造自己的天地,亦增加市民對海濱的歸屬感。

溫室內的水耕農場,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發展局相片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約2,000平方米的範圍,現時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 」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也是唯一一個公開給市民使用的水耕農場。「堅農圃」建築設計顧問陳啟豪介紹設置於溫室的水耕農場時稱,溫室高6米,是全港最高的水耕農場,共種有6,000棵植物,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溫室溫度維持在25至27度,室外種植蔬菜一般需時兩個月才可收割,現在只需一個月就可收割。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黃偉綸表示,會繼續與海濱事務委員會緊密合作,進一步開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例如銅鑼灣的「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可望於今年年底陸續開放,屈臣道以北的「東岸公園主題區」亦可望今年第三季開放。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發展局相片

黃偉綸指,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作為「海濱共享空間」實驗場,是香港海濱發展一個重要試點,用地的設計和管理模式均是實驗性質。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發展局相片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去年10月起全面24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整個項目由海濱長廊和相連的休憩用地組成,佔地約5,900平方米。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大部分設施和裝置是可移動。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大部分設施和裝置是可移動。發展局相片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指,「海濱共享空間」的特色,是以「願景帶動」的管理模式,沒有制定太多規則或限制。在這裡,大家可以跑步、踏單車、踩滑板、閒坐、奔跑追逐、攜寵物進入及使用,各適其適,而大部分設施和裝置均可移動,包括運貨用的卡板、不同設計的座椅、搖搖椅、「期間限定」的遊樂設施等,大家按喜好使用,發揮創意,創造自己的天地,亦增加市民對海濱的歸屬感。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至於毗鄰休憩用地約2,000平方米的範圍,現時由非政府機構「堅農圃 」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是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都市休閒農場,也是唯一一個公開給市民使用的水耕農場。「堅農圃」建築設計顧問陳啟豪介紹設置於溫室的水耕農場時稱,溫室高6米,是全港最高的水耕農場,共種有6,000棵植物,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溫室溫度維持在25至27度,室外種植蔬菜一般需時兩個月才可收割,現在只需一個月就可收割。

溫室內的水耕農場,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發展局相片

溫室內的水耕農場,一個月可出產一噸蔬菜。發展局相片

黃偉綸表示,會繼續與海濱事務委員會緊密合作,進一步開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例如銅鑼灣的「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可望於今年年底陸續開放,屈臣道以北的「東岸公園主題區」亦可望今年第三季開放。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堅農圃」在休憩用地旁營運開放式社區園圃,向市民推廣身心健康和社區共融。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發展局相片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發展局相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發展局﹕社區隔離設施已轉為備用或作重用安排

2024年04月17日 10:00 最後更新:10:20

發展局表示,現時所有社區隔離設施已轉為備用狀態或作重用安排,而各社區隔離設施過去一個財政年度每月實際開支合共約375萬元。

建造業議會網頁圖片

建造業議會網頁圖片

局方稱,各設施中竹篙灣每月開支佔最多,約170萬元,其次是落馬洲河套區,約為140萬元,以及啟德跑道區約為40萬元。

發展局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就財政預算案的提問時表示,早前已經公布元朗潭尾、新田、青衣和河套區南端的社區隔離設施使用安排,其中元朗潭尾和新田社區隔離設施均由建造業議會營運,相關人手編制及開支並非政府編制和公帑開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已改裝後為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由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管理,過去一個財政年度未開展相關用途,本月才開始營運。河套區南端用地則轉移到其他地方重組再用,土木工程拓展署正開展土地平整工程。

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已改裝後為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FB

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已改裝後為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FB

當局表示,正檢視如何陸續為其餘設施作後續安排,分階段釋出用地或原址善用設施作其他用途。目前備用的隔離設施由衞生署安排外判基本保安以保障設施安全,同時部分設施仍需安排外判清潔服務,以及維持照明、冷氣、消防和電訊設備的運作,涉及電費及維護費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